不同土壤及氮肥条件下水稻氮利用效率和增产效应研究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04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土培池条件下,研究了2种土壤(砂土和黏土)和4种施氮水平下4个水稻品种(组合)施用氮利用效率、增产效应及吸氮特性。结果表明,(1)在砂土和黏土上施用氮肥均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但黏土上的产量显著高于砂土上的,而砂土施用氮肥的增产效应显著高于黏土。(2)不同土壤条件下,水稻对氮肥的利用情况不同。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呈砂土〉黏土的趋势,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土壤氮素依存率呈黏土〉砂土的趋势,而氮肥农艺利用率则因水稻基因型不同在不同土壤上表现有所差异。(3)随施氮水平的提高,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
其他文献
以E优540和Ⅱ优162两杂交中籼稻为材料,通过人工控温处理,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籽粒灌浆期中的含水率、淀粉合成、可溶性糖转化、Q酶活性,以及淀粉体发育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稻
对司笃克氏棉幼胚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色素腺体形态建成进行连续的切片观察和棉酚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司笃克氏棉的种仁中含有肉眼可见的色素腺体,为典型的有色素腺体类
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了N、P、K肥运筹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黏滞谱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期后移,直链淀粉含量下降,最高黏度值在生长前期施用不同品种间变
对转硫氧还蛋白基因(trxs)的大麦种子进行了生化指标测定及发芽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转基因大麦籽粒中硫氧还蛋白h的活性是非转基因种子的3.3倍;水溶蛋白和醇溶蛋白中巯基含量的比
水稻在温度低于10~12℃时就会表现出冷害症状,冷害可引起水稻代谢和生理过程的伤害,造成膜透性增加,叶绿素合成受阻和叶绿体结构破坏。光呼吸在耗散过剩光能、保护光合机构和避免
本研究以3个籼稻花培恢复系TE358、TE363、TE367和2个不育系1132A、协青早A的杂交组合F1、F2群体、回交群体BC1F1为材料,在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鉴定基础上,进行了抗性遗传
以鲁原301、潍麦8号和山农62G三个具有超级小麦产量潜力的新品种(系)为材料,测定其在生育后期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的日变化,以及荧光参数在不同
以杂交水稻汕优63和籼稻扬稻6号为材料,研究了旱种(地膜覆盖栽培)水稻结实期茎中碳同化物的运转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抽穗至成熟期旱种水稻标记^13C从茎中向籽粒的再分配、
利用北京昌平2年早稻田间试验结果,对ORYZA2000模型模拟旱稻生长发育的适应性做了初步研究。根据2003年旱稻田间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调试,获得了早稻的基本作物参数,包括早稻不同
利用雄性不育是实现谷子杂种优势利用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寻找与不育基因Ms^ch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提高不育系的选育效率,本研究构建了Ms^ch不育,可育近等基因系(NILs),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