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护肤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q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火爆的电视剧《庆余年》里,范闲吐槽“京都天气特别干燥”,便自制了一台“机械结构,水力驱动”的加湿器。这也引发了观众的热议:没有加湿器的古代,人们都怎么护肤?
  早在汉朝的一部古籍中,就记载了关于润肤脂的内容,其中形容使用了面脂之后的皮肤会非常细腻光洁。一个“脂”字,说明了这款古代面霜是从动物体内提取的含有油脂的材料做成的面脂,这道工艺一直沿用到了唐朝。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记载了,明代面脂一共分为四种:红蓝花粉染胡粉、山燕脂花汁染粉、山榴花汁制成和紫矿染棉。这些面脂实际上也是前几代制作方法的延续和改良。
  不过有不少爱美人士觉得,这种含有色彩的面脂,可能有不止滋润皮肤的功效,也许还有隔离或者改善肤色效果的作用吧。
  除了在面脂工艺上下功夫,古人也发明了不少“偏方”。鸡蛋清,是古代女子的必备“护肤品”:在洗完脸后将蛋清涂在脸、手或脖子上,据说坚持一个月便有滋润柔嫩的功效。
  古人还用淘米水洗头,淘米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淀粉和蛋白质,具有滋润养颜的功效,古代称之为“潘”。可见在先秦时期,淘米水也是非常常见的护肤品。
  到了后期,这种局部的“水疗”被升级改造成了木桶“SPA”,也就是在洗澡时,在泡澡木桶里加上一勺黄酒或撒上新鲜花瓣,便能使皮肤更好地吸收养分,保持水分。
  自古以来便有“一白遮百丑”的审美观念。古代的美白多是通过内调。有些美白护肤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将白芷来熬水喝。白芷的主要作用就是清除黑色素,加快皮肤的新陈代谢,有美白、亮肤的作用。
  为了快速美白,古人还会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手动涂白。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过米粉的制作方法。这白色的米粉便变成爱美女子的“粉底”,但这“粉底”附着性不强容易脱妆,没多久就会掉的一点不剩,之后便被胡粉取而代之了。一直到唐朝时期,胡粉始终是美白首选。
  在这条历史长河中,不论是为了護肤还是为了享受,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亘古不变。
  选自《光明日报》
其他文献
专注的聆听和随心所欲的听,是完全不同的。做个小测验吧。你和你的朋友,算作一个小组。你是A,她是B好了。第一个回合,她说,你听。  第一小节,她认真地说,你仔细地听。注意啊,是聆听。“聆”在字典上的意思是:书面语的听。当我端详这个字的时候,总觉得不是那么简单。“聆”是由“耳朵”的“耳”字和“命令”的“令”字组成的,我一厢情愿地相信这是对耳朵的一个指令,好像在说———耳朵,你可要好好地听,千万不可以走
到中年之后,我喜欢上了“少”。年轻时崇尚“朋友遍天下”的感觉没有了,朋友嘛,多固然是好的,少一点也没关系。没朋友也没什么,中年心境里最重要的一条是,能享受得了孤独,并且能在安靜中自得其乐。  有几年了,我恐惧出去参加饭局,尤其是人多的那种,过于喧闹,结束之后满身疲惫不说,单单是点满了整桌子的菜吃不掉就很是让人难过。不去参加,眼不见心不疼。  有一次我回乡,中学时的一位同学是当地富豪,他没有请我去大
写出一部好作品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我常问自己,也常被问到。想了想,以下几点是必须的:思想,才华,激情,阅历,以及知识储备。但我以为,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因素,往往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写作时具有的定力,换句话说,就是凝神聚气的能力。  作家也是寻常人,难免会被各种欲念打扰,或者被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裹挟淹没。要想在写作时凝神聚气,在我看来首先要干净。这个干净包括了环境和内心两个方面。  大约十多年前,我
金圣叹曾把雪夜读书视为人生的一大快事。  雪夜读书的美妙之处,我认为在一个“静”字。漫天的大雪拭去了白天的肮脏和喧嚣,“白茫茫的一片真干净”,雪的纯净容易使夜读的人返回一种“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心境。耳听雪落的天籁,而看在眼里的是另一种文字的“交响”,更兼身旁的一个红泥小火炉将温暖荡向每一个毛孔,这种感受大概也是“妙处难与君说”。  书中的思想散发阳光的热量和火眼的光芒,温暖着那颗裹在寒凉与寂寞的心
我小時候生活在非常快乐的想象世界。在小小的平房里,有我的画笔和小书桌。与我同住的是窗台上的蚂蚁军队、蜘蛛侠客,树丛里的花朵精灵、躲在床底下的梦妖精,和整天在厕所跳舞的小怪物。有了孩子后,我和太太常带着他去找虫、爬山、看树、玩水。有一阵子他和我们在或新或旧的城市街道行走。他一边走,一边念念有词地讲着他所幻想的故事。我也很喜欢听他在晚餐桌前描述他前一晚梦里的怪物。直到现在,二十几岁的他,还常和我热烈讨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十二生肖中有几种动物,平时在人们心目中是扮演反面角色的,最典型的就是鼠。只要读过书的中国孩子都会念那句古诗“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但是,到了鼠年,鼠的形象就大翻身,变得可爱而吉祥起来。有一次过年,一个叔叔给我看了一幅《老鼠嫁女》剪纸,我那好奇和兴奋的心情至今记得。这是我第一次通过老鼠对传统的婚嫁仪式有所了解,也第一次觉得老鼠挺可爱。上海郊区有的地方认为正月十六是老鼠嫁
读汪曾祺的散文集《人间草木》,里面有好多让人惊艳的句子,尤以“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为赞!和花坐一会儿,不就是静听花儿私语,或与花儿对话,作一次心灵的沟通吗?人的一生里,很多时候都是在做时间的旅人,奔波于忙碌的生活。所以,真应该“浪费”点时间与花语———和野杜鹃坐一坐,与山桃花、狗尾草等聊一聊,顺便闻一闻阳光的味道。一年四季里,倾听春
喝茶论水,雪水为上品。下雪时若真能扫些雪来用以煮茶,那绝对是件风雅之事。朋友对此想法十分赞赏,打电话来说他打算送黑釉大瓮给我,专门储雪水。这位仁兄家祖传三代开酒坊,最不缺那种黑釉大瓮———晋北地区,家家户户腌咸菜都用这种大瓮———个头远比武松在快活林里一把将蒋门神的老婆扔进里边的那口缸还深还宽。大不大?  古人喝茶,品水为首位。《红楼梦》有一回里写妙玉,从地底下挖出“鬼脸青”的花瓮,给宝钗斟了一斝
北宋时期的黄鹤楼,一直巍然卓立长江以南,它建于城墙高台之上,一改唐代楼阁样式,强化了旅游功能,赋予了清新雅致的风格。整个建筑群由主楼和数十处台、轩、廊组合而成,如同一个大庭院,其中主楼两层,顶层为十字脊歇山顶,琉璃瓦面呈黄色,周围坐落着小亭画廊,气势雄浑,被誉为“天下绝景”。宋初的大臣王钦若、哲宗时期的徐兢出生于黄鹤楼上,后者曾出使高丽,著有《宣和奉使高麗图经》。南宋中期,黄鹤楼被毁,遗迹成为文人
开元十八年,唐代正处开元盛世之中。当时郡县物产丰盈,百姓安居乐业,政府修建的官道累积里程已达六万里以上。在帝国的中心地区,东至河南、山东,西至四川、甘肃,南至湖南、湖北,北至河北、山西,官道两边都设有大量旅店酒肆,招待四方旅客,路上盗匪绝迹,即使远行数千里之外,也无须携带任何防身兵器。本年二月,唐玄宗下达了一项诏令,于文武百官春季旬休时,鼓励大家去周边旅游,员外郎以上的官员,每人“赐钱五千缗”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