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病》的教学回顾与剖析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udia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好略读课文是教师的一个困惑。作者以《学会看病》教学为例,剖析课堂教学的步骤和方法。
  【关键词】《学会看病》 回顾 剖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88-02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如何摆正略读课文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成为语文教师的一个困惑。近期,笔者有幸承担一节展示课的教学任务,特地选取了人教版语文第九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学会看病》,与同行进行研究探讨。现将所感所悟与同仁商榷。
  第一步:课前预习
  【镜头回放】
  师:昨天,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自学了生字词,你觉得哪个词比较难读?
  生1:我认为“打蔫儿”容易把儿话音读错。
  生2:我觉得“按图索骥”这个词比较难读。
  师(出示词卡):把同学们提出的容易读错的词各读两遍。
  师:课文中你有没有不理解的词?
  生3:“艰涩”这个词我有些不理解。
  师: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来帮助他一下?
  生4:我在词典中查到“艰涩”的意思:①指道路阻滞难行;②指语言艰深难懂;③指艰难,艰苦。
  师:在本文指的是什么?(学生答不出来)
  师:不理解没关系,我们学到课文中的语句时再来理解这个词。
  【剖析】预习是让学生自己摸索、动脑、理解的过程,略读课文更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应给学生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如:1.读课文三遍以上,做到熟读。2.自学生字新词,从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给生字注音,写出每个生字的音序、音节、部首,组两个词,选两个词语根据上下文进行解释。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4.查找课文相关资料,了解作者。5.思考课后问题,提出疑问。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预习要求进行自学,熟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哪些词的读音、书写、意思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字词还不懂,在课文中不明白的地方标上了记号,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更能注意那些不大理解的知识,增强了听课的目的性。学生的预习工作做得好,既能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逐步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又锻炼自学能力。
  第二步:自主批注
  【镜头回放】
  生1:我认为母亲狠心、冷漠,她逼着生病的儿子独自上医院。
  生2:我认为母亲很爱孩子,教子有方,她叫孩子独自上医院看病是为了磨炼儿子。
  师:既然同学们对母亲有不同的看法,那我们就仔细读读课文,到书本中找找答案,看看这位母亲到底狠不狠心,她当时是怎么想的。
  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第20至23自然段,画出描写母亲心理的句子,圈出关键词,多读几遍,感受母亲当时的内心,在句子旁边做批注(不少于两处)。
  【剖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思维和情感活动,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画出重点句,圈出关键词,在句子旁记录自己阅读课文时的思考和感受,即指导学生作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前人读书的经验,教师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欣赏、评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让学生写阅读批注,能帮助学生走进母亲的内心,实现与母亲的心灵对话,感悟母亲对儿子的担心,对自己的后悔与谴责。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写阅读批注,使学生加深对所读文章的感悟,形成阅读个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第三步:汇报交流
  【镜头回放】
  师:你还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读出母亲的后悔?
  生1:“出门那一分钟”“世上最狠心”“不但……还……”“雪上加霜”等。
  师:你能抓住这些关键词读出母亲的后悔吗?
  师:我们继续交流,像刚才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做批注的感受。
  生2:第22小节写到“时间艰涩地流动着……收缩成一团”,我从“艰涩”“坠入”“沙漏”读出母亲觉得时间很难熬。
  生3:我有补充,这句话我从“忐忑不安”“两个小时”“还”“疼痛”读出了母亲对儿子非常担心。
  生4:我从第23小节句子“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感受到母亲内心很矛盾,也很自责。
  师:同学们,读到这里,我们还能把这位母亲说成是残忍、狠心、冷漠的吗?
  【剖析】略读课文应视为提供学生自主阅读实践机会的平台。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把舞台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思维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各抒己见,交流想法。只有让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课堂讨论的作用才得以发挥。在本环节中,学生踊跃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发挥了主体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注重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关键词交流阅读感受,降低课堂交流的难度,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关注多元感悟,渐渐培养学生完整表达的习惯,使得学生的课堂交流能力,在不断的交流尝试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第四步:实践运用
  【镜头回放】
  师:是的,特别是母亲内心独白的描写非常细致,值得我们学习。那么,在看病的过程中,儿子的内心一定也是不平静的,我们来模仿母亲的内心独白写一写儿子的心理活动。自主选择一个、两个或是三个场景来写。
  场景一:母亲要我一个人去医院看病,我……
  场景二:我在医院里看到其他孩子有父母陪同,我……
  场景三:我终于学会了看病,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我……
  【剖析】语文新课程标准将目标和内容直接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课要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力求“一课一得”。我们透过课文一系列母亲的内心独白,感受到了母亲看似言语严厉、冷酷,却深藏一颗温柔、充满母爱的心。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可能也不必面面俱到,而应该抓住文中最有特点的表达方法——母亲的内心独白,作为语言训练的重点,让学生从看病前、看病中、看病后这三个场景任选一个或两个,或是三个,仿写儿子的心理活动,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从学生交流的写话来看,他们能够走进儿子的内心,并合理地表达出来,使整堂课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样教学,利用有效的读写迁移,如句型模仿训练、引导想象练笔、仿写课文中有特点的表达方法等,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第五步:拓展延伸
  【镜头回放】
  师:感谢这位用心良苦的母亲,她不仅磨炼了孩子,也让我们从中获得启示和思考。这位母亲就是文中的作者毕淑敏,谁来说说你对她的了解?
  生:毕淑敏,国家一级女作家,当了20年医生后开始专业写作,被誉为“文学的白衣天使”……
  师:推荐她的两篇文章给同学们——《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这是一篇反映天下父母心声的好文章。还有一篇是我们课本后面的选读课文《剥豆》,相信大家读完文章会对毕淑敏这位母亲有更深的认识。大家也可以和父母一起读一读这两篇文章。
  作业:随文练笔。以儿子的角度,用第一人称写出儿子看病的过程,要求写出儿子内心的独白。
  【剖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文本所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教师应抓住教材与推荐读物的联系点,在学生阅读文章意犹未尽之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作者的其他作品,举一反三,使学生想读、多读,激发学生博读课外佳作的热情与兴趣,进行课外阅读的拓展,教会学生把拓展性阅读当作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阶梯。随文练笔则促进了表达方法的迁移升华,学生通过适当的拓展延伸,进入作品的情境,把作者的言语和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语言运用能力。
  (责编 杨 春)
其他文献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是故障关合接地开关的关键储能零件,并长期处于压缩状态,对于长期压缩状态下的弹性元件,应力松弛是其主要的失效形式。为研究全寿命周期内弹簧应力值是否仍
对某水利枢纽施工塔机支腿拉板的受力进行了三维弹塑性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拉板断裂面的形态加以比较,依据断裂力学基础理论对支腿拉板的强度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由于存在
<正> 70年代以后,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数值计算、农业信息管理和农业生产技术各方面。目前,世界上已有10多个国家将计算机应用于品种资源研究工作。80年代以后,我国先后在
本文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为基础,创新性地采用学生团队合作模式,对广西医科大学2013级护理本科生进行基础护理学技能考试,并分析团队及考站的考试成绩,旨在探讨护理本科生基
该文确定白玉菇蛋白最适提取工艺,探究不同p H值对白玉菇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采用碱法提取白玉菇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在不同pH值下对提取
减震沟是降低爆破地震效应的重要措施.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了有无减震沟时的峰值震速分布和开挖面与减震沟距离变化时质点的峰值震速衰减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深度、不同宽度减
加快西部开发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给我们发展经济的机遇,经济要发展、标准化工作应先行,首先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质量技术监督、适应标准化领域工作发展,要做好
优秀的产品来自上乘的质量,更与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息息相关.要始终将质量管理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吸收采纳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
<正> 随着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冲压技术和冲压设备的不断进步,拖拉机覆盖件的设计和制作技术也日臻完善。 五十年代以前的拖拉机覆盖件比较简陋,到了六十年代
对基于微课的学习、活动理论和行为科学等理论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微课构成的学习活动模式,为教学活动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