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游 戏 让 生 物 课 堂 “活” 起 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sl5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及探究性很强的学科,应充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不仅主动地获取了知识,领悟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勤于动手
  关键词:生物教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G633.91
  现在中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对较重,课堂上大都显得死气沉沉,效果也不好。通过我校新课改以来不断的创新和尝试,我在一些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上适当加一些小游戲,把学习和游戏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生物学习的基本功并在学习中不断地实践和应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改变传统教学的重教不重学、重记不重做等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让学生想学,愿意学,能学,愉快地学。游戏中关键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及时发现学生的理解的误区,有针对性。
  下面介绍我在课堂上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走进生活学生物,相关内容自己动手做。在生物教学中,很多情况下,学生只要用耳朵认真听讲,老师已经皆大欢喜了,如果说学生动手,不外乎学生动动笔写个概念,记个公式之类的,但让学生身体行去做实验的真是不多。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需要学生动手,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有些实验并不费多大心机。让每个学生动手—动脑,例如,学习真核细胞的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是本节内容的难点,单纯靠课件学生很容易当时有影响,过后理解不深刻,所以可以添加小游戏。课前让学生准备剪刀和卡纸(至少两种颜色),课上介绍这部分内容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亦可随机前后位四个同学为一组),配合课件演示完之后。以四条染色体(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要求:母方用一种颜色,父方用另一种颜色,由小组内同学画出染色体(最好画的是子染色体),并在卡纸上画好細胞(细胞大小要依据染色体的大小)再用剪刀剪下画好的染色体,将剪好的染色体放到卡纸已画好的细胞内,分时期演示染色体的动态变化,此时每个同学的手相当于“纺锤体”,牵引染色体的移动。并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讨论:1.用曲线图将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周期性变化描述出来。
  2.列表比较各个时期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
  3.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这种动态变化有什么意义呢?
  这部分内容还可以由学生表演,由两位女同学担任姐妹染色单体,从复制开始(两同学的牵手完成复制),再到出现染色体、集中、平均分配,由另外一个同学画外音,描述每个时期的主要特点。这样的游戏让学生对内容记忆深刻,突破重点一步到位。课后将做的最好的小组图片按不同时期固定,放到生物课堂展示区内展示。
  二、走进游戏心理学生物,让学生积极而快乐。
  心理游戏实际上一种思考方式,一种生活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很容易“走神”,特别是生物课早上第四节比较多,这时利用四五分钟时间集中学生注意力。游戏目的:使学生懂得善用注意力的重要性,学会凡事都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游戏步骤:1.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寻找教室里所有的红色,然后请大家闭上眼睛。2.问大家教室里的绿色在那里?黑色在那里?白色在那里?黄色在那里?3.通常,大家这时候脑子中是一片红色。4.随后,开始游戏意义的引申与提问。课前几分钟就能将学生的情绪带动起来,暂时忘记疲劳,精神抖擞的去学习知识。再例如,高三学生准备高考往往不会合理安排时间,顾此失彼。复习开始时为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可以做这样一个游戏。游戏目的:启发学生在高三复习中如何对有限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以取得优异成绩。游戏步骤:1.讲台上有一个装了一些黄豆的保鲜盒,还有几个苹果,这些苹果代表我们想要得到的美好事物。2.请一位参与者上台,让他把苹果尽可能多地放入保鲜盒内,但要保证能把盖子盖好。3.这时,无法将全部的苹果放进去。4.然后,我们选用另一种办法,先将苹果全部放入保鲜盒内,在将黄豆倒入,此时,全部的苹果和黄豆都装进了保鲜盒内。最后,适当做一些分析:一个成功者往往懂得计划时间,将你的时间完全置于目标中,会取得最大化绩效。课堂记忆无疑是学会时间管理的第一步。启发学生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这样的游戏随时都可以做,比起纯粹的说教,效果要好许多。
  三、平等对待,全员参与。生物课的特点与自然界联系最多,书本上的知识点大都是自然现象、自然规律,想要掌握它们的特征、特性、规律等,反对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传统模式,我们必须想办法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让学生真切看到、摸到、感受到事物及事理的内在联系及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教案的设计到课堂教学的实施,都力求满足每一个学生,承认他们理解能力以及最终发展程度上的差别,在讨论中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从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去看待学生,用赏识教育的观点评价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都充满学好生物课程的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地备学生,而且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分层备课,精简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表现的机会。在作业的设计上,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依照不同学生的需求,尽量留一些具有发散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为不同的学生留有余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可以给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留有充分的空间。
  其实,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游戏没有小学和初中学生那样有吸引力,我这里所说的游戏,是和课堂重难点相结合的游戏,通过游戏去理解微观世界里的内容。艰涩的内容变得浅显,让生物课堂也趣味盎然。实践证明,生物课不仅能活起来,而且会有很强生命力,必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有很多也各有其特点,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总之,我们要精心准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与生物教学内容合理的融汇在一起,效果才能更好。
其他文献
秦岭细粘束孢(Leptographium qinlingensis)是主要危害我国秦岭巴山林区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内健康华山松(Pinus armandi)木质部和韧皮部的重大病原菌,该菌协同小蠹虫入侵导致寄主树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应用扫描电镜对瘤胫厕蝇Fannia scalaris(Fabricius)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瘤胫厕蝇成虫触角上存在着2类感受器:毛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其成绩的好坏也成了当前学校和社会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指标。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形成要求过硬语文基础,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十分重要,为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终极目标,打造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成为了当下小学教育者关注的热点。笔者在文中也做出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主动性  G623.2  目前整个小学教学的理念和模式都呈现一种较为畸形的状态
营养元素对植物优质、高产、高效极其重要,利用合理的施肥手段不但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在降低种植成本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减少营养元素的流失,对环境保护也起到积极的
摘要:在以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创造性人才为教学目标的今天,小学数学课堂有必要引入新的评价机制,适应时代变革促进学生发展。发展性评价作为以“重过程”“重发展”的评价方式,很好地契合了教学要求与时代要求。本文从实际出发,浅析发展性评价的具体内涵,通过分析当今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发展性评价的原则要求,从多方面讨论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发展性评价。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小学数学;运用 
以“3S”技术为基础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方法,具有宏观性、综合性、周期短和成本低的特点,已成为当今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探索适合林业生产实际需要的森林资源
红梨具有较好的外观、品质和营养价值,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发展红梨种植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在红梨种植业发展初期,着手研究其病虫害的防治及天敌的保护,对红梨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笔者注重“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的组成、编写原则”等方面探讨导学案的编写及应用。  关键词:高效课;英语;导学案  G633.41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指出:“教师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特点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探索
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作为集观赏、药用、材用和生态公益林树种于一体的优良树种,无患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对三种提取RNA方法进行比较,得到最适合提取无患子叶片总RNA的方法,同时建立了无患子叶片cDNA文库并对EST片段进行初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以无患子幼嫩叶片为材料,比较了CTAB法、RNAprep pure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法、Tr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