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社会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分钟限时训练】
  对“舆论暴力”的清醒批判
  ——关于电影《搜索》
  ◎刘海波
  《搜索》不过是揭开了今日某些媒体权力膨胀的一角:一段随机抓拍的手机视频未经任何求证,连起码的平衡报道原则都不顾,就冠以道德批判的倾向性标题发布;次日虽然收到了当事人的道歉视频,但为了保持公众对于事态与媒体的关注度,不惜压而不报。操纵事件继续发酵。影片中媒体及其从业者为收视率和关注度炒作的“白领不让座事件”,不过是现实社会中成百上千类似案例中的一例,但已足以揭示某些媒体被所谓“效应”绑架的糟糕现实。
  如果说不经制约的媒体话语在影片中是恶的始作俑者,但这一行为还需借助网络这一当代社会最大的表征,集聚足够多的芸芸之众,才能制造出致人死亡的惨剧。网络言论凭借其匿名性、快闪性和众声喧哗的特点,让一些参与者可以不负责任地匿名发言而呈泥沙俱下之状,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会演变成素质低下的妄言詈语的狂欢舞台。正如影片《搜索》中所示,叶蓝秋所遭受的舆论压力主要来自网络论坛的谩骂和“道德审判”,她之所以要切断与外界的联系,躲到一家隐秘的旅馆,也是因为网络上的“人肉搜索”已经把批判从虚拟的状态转移到现实中真实的她身上,甚至于连累到她供职的公司和老板。网络匿名是把双刃剑,面对强势的公权力时,它可以成为另一个抒发的渠道:然而面对弱势的个体和群体时,它也可能变成作恶的挡箭牌。智者必须对此有高度的警惕。
  无论是媒体还是网络,都只是一个平台,其善恶正邪的来源,归根到底是它们背后的人。影片《搜索》虽谈不上有意为之,但却客观上揭示了一个不乏深刻的社会现象——普通人甚至也是针对弱势者的施暴者。这种舆论暴力来源于一种“道德自觉”:无论是公共汽车上大声疾呼的售票员,还是闻腥起劲的媒体人,抑或是街头被随即采访的路人,他们之所以对叶蓝秋同声谴责,盖因他们自觉居于道德高点,他们自有着一种“共约”的正义感——这本来是这个社会向善与良性发展的希望和基础——然而问题是,很多很多的人在根本上是习惯性的“受众”,他们没有独立思考的传统,他们对正义与否的判断建立在媒体选择性和倾向性的信息过滤上,以及建立在某种自负的经验上;他们凭着某种表象来判断是非善恶,于是乎有时候就不免以讹传讹,人云亦云,以及感情用事,转移发泄。
  生活在网络社会,习惯于虚拟生存的现代人另一项最大的威胁在于生活真实感和人际切身感的丧失。失去了真实感,言论施暴与围攻,就会十分轻率和随意;如同网络游戏中的厮杀,没有了切身关联,人就丧失了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的痛觉。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在拍摄《辛德勒的名单》时,坚持让每一个角色都用历史真实人物的名字,并在影片最后让演员及其所扮演的角色原型相挽而出,目的就是要给观众一种切身感——这些人不是虚构的,他们曾经,如今仍然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如何在虚拟世界里保持本真性和切身感,或者二者选其一,这是摆在当下网民面前的一道问题。
  (选自《解放日报》2012年7月13日,有删改)
  [注]《搜索》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癌症患者叶蓝秋因在公交车上拒绝让座,被人拍下视频,传至网络,引发人肉搜索,最终不堪重压自杀身亡。
  阅读左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舆论暴力”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影片《搜索》中“舆论暴力”源自于某些媒体为了保持公众对于事件的关注度,不惜对相關重要信息压而不报,操纵事件发酵的权力膨胀。
  B.借助网络平台,集聚众多不负责任匿名发言的网民,对当事人进行谩骂和“道德审判”甚至“人肉”搜索,是当前“舆论暴力”的主要形式。
  C.影片《搜索》中“舆论暴力”的施暴者,虽谈不上有意作恶,但因为缺少独立思考能力、被所谓的道德和正义裹挟,最终制造了一出惨剧。
  D.网络社会中生活真实感和人际切身感的丧失会让言论施暴与围攻变得十分轻率和随意,这也是“舆论暴力”产生的重要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项属于以偏概全,“缺少独立思考能力、被所谓的道德和正义裹挟”的人只是多种施暴者中的一种。
  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媒体的报道会对公众有极大的引导作用,所以其新闻报道应该遵循平衡报道原则,而不应带有道德的倾向性。
  B.网络言论具有匿名性、快闪性和众声喧哗的特点,呈现出泥沙俱下之状,将演变成素质低下的妄言詈语。
  C.网络上的“人肉搜索”把虚拟与现实联系起来,严重影响当事人的正常生活,作者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
  D.生活中的许多人,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往往建立在对媒体信息的习惯性接受和某种自负的经验上,不免以讹传讹,人云亦云。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属于曲解原文。文中对应语句为“连起码的平衡报道原则都不顾,就冠以道德批判的倾向性标题发布”,意思是可以有道德的倾向性,但应该遵循平衡报道原则。B项中“将演变成素质低下的妄言詈语”表述过于绝对,文中有“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的限制。C项属于无中生有,作者在文中没有对“人肉搜索”进行评价,更谈不上“深恶痛绝”。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媒体及其从业者追求收视率和关注度本身无可厚非,但完全被“效应”绑架,蓄意操纵舆论,则值得高度警惕。
  B.网络匿名也有好的一面,它可以让我们表达合理诉求,宣泄对强势公权的不满,而又让自己得到有效保护。
  C.“舆论暴力”的根源不是媒体,也不是网络,而是它们背后的人丧失了正义感,使社会失去了向善与良性发展的希望和基础。
  D.換位思考有助于我们更深地体察他人的痛苦,因此,不管是在现实社会还是网络世界,它都是我们避免“作恶”的有效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中“它们背后的人丧失了正义感”表述有误,这些人并没有丧失正义感,只是没有独立思考,凭着表象去判断。
  答案:C
  【高分攻略】
  一、警惕范围不清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或者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阅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关键名词、动词前边的修饰限制词,例如“一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等,见到这些词,就用横线画出来或者做特殊标志。
  二、警惕混淆时间
  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在阅读原文时,考生应关注“可能”“大概”“也许”“将来”“一定会”等这些修饰限制词語,否则会造成时间上的混淆。
  三、警惕张冠李戴
  主要指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误导考生。阅读原文时,考生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画、批的方法标出。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选项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四、警惕逻辑关系混乱
  一般考查条件错误和因果错误。条件关系设题方式有两种,或是条件不充分,或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考生在选项中见到诸如“只要……就……”“只有……才……”等条件性关联词语的时候,要仔细辨析。因果错误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五、警惕指代不明
  即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模糊、不明确,甚至是指代错误。解答此类试题,要留心文中的“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必须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再进行判断。
  六、警惕曲解原意
  指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阅读中我们要从整体上感知,准确寻找出原文中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找出语句含有的意义,提取与答案相关的信息。
  【链接】
  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一种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当下,新兴媒介异军突起,一方面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创造了极大便利,也大大增强了草根阶层的话语权,如让公共事件的真相不易被掩盖,便于民众更好地监督政府,使权力在阳光下运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媒体的狂轰滥炸、网络的无限放大及网民的心态扭曲,也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舆论暴力。众声喧哗使虚假新闻、谣言、诽谤与辱骂铺天盖地、无孔不入,肆无忌惮地蚕食私人空间。
  网络谣言
  谣言,顾名思义,是虚假的言论。源于谣言的网络暴力最开始是由利益人发布不法的谣言,再煽动不知情的网民推波助澜,而利益人则等待事件扩散,坐收其中利益。有的网络暴力虽最开始并非因谣言而起,但在传播过程中因网民以讹传讹,导致谣言四起,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当矛盾变得更加尖锐时,网民已经不考虑事件的真相,享受的是破坏和指责的快感。
  “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是一種类比的称呼,主要是用来区别传统搜索引擎。它主要是指通过集中许多网民的力量去搜索信息和资源的一种方式,它包括利用互联网的机器搜索引擎(如百度等)及利用各网民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掌握的信息来进行信息收集的一种方式。人肉搜索的力量是巨大的,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我们谁也不能保证认识自己的人没有一个会上网的,假如正好网上有人对你发起人肉搜索,很有可能认识你的人会将你的相关信息在网上公布。当然,这经常和个人隐私相关联,也非常容易涉及到法律和道德问题。所以,我们在互联网上不应该轻易地公布他人的隐私,一旦公布将覆水难收,有可能对他人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同时也会使自己陷入法律困境。
其他文献
总想写一篇文章,赠予生长于斯的土地。  ——题记  吟的是唐诗宋词,画的是水墨画,看的是京川豫吕剧,唱的是生旦净末丑,跳的是霓裳羽衣舞,着的是汉服唐装。端的是泱泱大国、乾坤朗朗,中华儿女舞动神州。  中华大地地理特征泾渭分明。  秦岭以北。塬墚川峁,瀚海阑干,风沙漫天。黄河流经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肥沃的土地养育了甘陕地区几代的人民。往东或高耸或低矮的丘陵之上,生长着冬枯夏青的温带落叶阔叶林。继续向
期刊
[法国]  读书,我只寻求那些能够令人愉快且又朴实无华的篇章;学习,我只学习这样的知识:能够告诉我,我当如何认识我自身,我当如何对待生和死。  当我在读书中遇到某些费解的地方时,我从不一味苦思冥想,倘若我尝试一两次后仍不得要领,我就把它甩开。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死啃它们,无异于浪费我的精力和时间。我的思维机器只在初始时才敏捷活跃,而那些不能令我当下关注到的东西,不能靠持久来解决。没有灵感,我的思维
期刊
文学即是“人学”,写人是文学的主旨,任何一个人的生活中离不开林林总总的各种“事”。散文的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说理、传情,往往要借助于对各种对象的抒写描摹来表达主体的情感,当然其中少不了一些为了凸显主题而必不可少的手法与技巧。考生在赏析散文中的人物,在读懂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一过程中要尝试着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争取最终正确地读懂作者,而后者对于培养、提升学生们的阅读素养乃至人文素养则是更为重要的教
期刊
[法国]  人一活动就会暴露自己。恺撒的内心,不但在组织指挥法萨罗战役时看得出来,而且在安排休闲和艳情时也看得出来。看一匹马不仅要看它在驯马场上的操练,还要看它慢慢行走,甚至要看它在厩内的休息。  人的心灵活动,有的是不太高尚的。看不到这个方面,就不算对人心有彻底的认识。在它平平静静的时候,也许看得清楚得多。感情冲动的时候,它往往显得很高尚,另外,每遇一件事,它就会整个儿扑上去,全力以赴,绝不会同
期刊
一、随笔的文体特点  随笔不是没有讲究。它篇幅虽短小,但要像麻雀那样,五脏俱全;它形式虽多样,但不能写成“四不像”,要符合文体的基本要求。  1.展示广博的知识。知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我们平时所背诵的、了解的、认识的,都可以归结到知识的范畴。随笔的写作,要求能把自己平时掌握的相关知识恰到好处地融会在文章中。  2.蕴含隽永的哲理。随笔的题材多以个人经历
期刊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发展等级”要求文章“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将中华传统文化恰当地引入作文中,必定能够增强文章的表达(论证)效果,成为提升作文发展等级的有效途径,正如学者刘国正所说:“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传统文化入文,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本文以军旅作家贾宝泉的一篇游记散文《长城秋雨夕》为例,结合高中语
期刊
波洛克曾经说过:“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如此公正无私地度量世间万物,但当法律与人情碰撞时,法律还能保证其度量法则不被改变吗?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这个全世界孩子享受欢乐与宠爱的日子,却因一件普通的偷窃案和一位一贫如洗却心系爱女的母亲,引起了情与法的博弈。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位为双胞胎女儿治病而早已倾家荡产的母亲,为了让女儿也能过一个像样的儿童节,在百货商场里偷了
期刊
本考点属“识记”层级,除平时的记忆外,在总体复习安排上,要采用相应的策略与技巧。  一、整体策略上,注重理解,用理解作铺垫。一是理解文章的结构,理清篇、段、句的联系,在理解总分、前后关系的基础上背诵;二是理解句意,不要机械记忆,可联系语境,领悟诗文含意,抓住关键词记忆。这样先有了理性的思考,再进行感性记忆,可事半功倍。  二、名句名篇默写题主要存在别字、错字、多字、漏字、錯句、上下句颠倒、笔画不清
期刊
我经常被读者要求推荐阅读什么样的书。这是我怕的事,怕误人子弟。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趣味,没有一张书单适合所有的读者。读书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自我越成熟,读书越有趣味、越有效率。西语有言: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对所有事情知晓一些,对一些事情了解所有)。这意味着,每个读者都要有独一无二的知识
期刊
法律不外乎人情。在法律面前,人情似乎显得有些卑微,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所谓“法外施恩”便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增添的一道人性光辉。  意大利的一位普通民工海因茨生活本就不富裕,无奈妻子又患上了癌症,当时有一位医师配置出了解药,200美元成本的药却被卖出2000美元的高价。海因茨想尽办法只凑出了1000美元,医师却连赊账都不愿意。无奈之下,海因茨选择了偷药,结果被抓进了警察局。偷窃是大罪,是绝不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