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与灰飞虱虫量之间关系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_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发的病毒病,为探明灰飞虱虫量与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1-6],根据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技术研究》要求,于2010年进行了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与灰飞虱虫量关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建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中进行,2010年该田黑条矮缩病发病重,2011年麦田灰飞虱大发生。供试水稻品种为淮稻5号。湿润育秧,稀直播不移栽,播期与大面积相同。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接种灰飞虱虫量为2 400头/m2(A)、1 200头/m2(B)、600头/m2(C)、300头/m2(D)、150头/m2(E),以不接种灰飞虱为对照(CK)。每个处理均设3次重复,共18个小区,小区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面积1 m2。
  1.3试验实施
  试验于5月15日用咪鲜胺浸种,5月18日落谷,按用种量75 kg/hm2(折每小区7.5 g)均匀点播,落谷窨水后覆盖塑料薄膜。5月25日揭膜罩网,笼罩规格为1 m×1 m×1 m,笼罩网用20目防虫网制作。网罩基部用竹条压到土里,防止网罩外灰飞虱进入罩内为害,网罩间留有人行通道便于调查观察。于5月31日(1代灰飞虱羽化盛期)从试验田周边采集1代灰飞虱高龄若虫及成虫,按试验设计分别向18个笼罩接种活虫,并留200头用于带毒率测定。接虫后罩严笼罩,以防外来灰飞虱的干扰为害。笼罩内的秧苗肥水管理与病害防治同常规。至水稻分蘖拔节后将防虫罩揭掉,后期肥水管理与病虫防治同大面积生产一致。
  1.4调查内容与方法
  接虫15 d后调查危害情况;水稻分蘖末期(病害显症高峰期)调查发病情况,记载各小区总株数、病株数,并计算病株率;水稻成熟后,对每个小区进行单收、单打,晾干后测产,记录各小区产量。病株率计算公式如下:
  病株率(%)=病株数/总株数×100
  2结果与分析
  2.1灰飞虱带毒率与危害情况
  经测定,接种的灰飞虱带毒率为5%。接虫15 d后(6月15日)调查,高虫量小区由于灰飞虱的集中刺吸危害,部分秧苗因营养不良直接落黄枯死,同时已有少量条纹叶枯病显症株,但未发现黑条矮缩病显症株。隔罩观察,处理A(2 400头/ m2)的小区死苗率约占10%,处理B(1 200头/ m2)的小区死苗率约占4%,其他虫量的小区基本未见死苗。
  2.2黑条矮缩病发病情况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7月28日供试水稻开始拔节,黑条矮缩病发病已到显症高峰,揭掉防虫网罩,对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由于高虫量小区有直接危害造成的生长不良死亡株,而此时黑条矮缩病病株只表现症状还未出现死亡。各处理发病株率见表1,各处理水稻产量见表2。由表1、表2可知,随着虫量的增加,发病株率逐渐上升,产量损失越大。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株率与带毒灰飞虱虫量呈正相关,随着接虫量的增加,发病株率逐步上升;但1 200头/m2和2 400头/m22个处理之间病株率无明显差异。接虫量与实际产量呈负相关,接虫量越大,黑条矮缩病的显症株率越高,产量损失越大,实际产量就越低。按处理150头/m2的虫量为例,如不防治,将因黑条矮缩病致产量损失654 kg/hm2,折合人民币近1 200元/hm2。此试验相当于在直播本田进行,虫量高,危害传毒时间又长,发病重,产量损失较大。
  通过试验结果表明,灰飞虱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程度的轻重。预防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关键在于防治好灰飞虱,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减少传毒几率,是减轻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最有效途径。
  4参考文献
  [1] 龙梦玲.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广西植保,2011,24(1):30-32.
  [2] 许建权,张大友,张亚,等.盐都区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9(4):147-149.
  [3] 张开朗,游树立,徐红,等.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发病规律及防控技术初探[J].湖南农业科学,2010(9):98-100,104.
  [4] 梅爱中,邰德良,仲凤翔.水稻播期灰飞虱虫量与黑条矮缩病的发病关系[J].植物医生,2010(3):31-32.
  [5] 陈声祥,吴惠玲.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浙中的回升流行原因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00(6):287-289.
  [6] 周彤,吴丽娟,王英,等.水稻对黑条矮缩病感病生育期研究初报[J].华北农学报,2010,25(6):128-131.
其他文献
用五水四氯化锡和乙醇溶液(乙醇:水 = 1:1)为原料,以黄麻为模板通过水热法和沉淀法制备出了不同形貌的二氧化锡(SnO2)纳米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形
介绍了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包括植物检疫、农艺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等方面内容,以供生产无公害农作物产品参考。
氧化亚氮是已经使用了一个多世纪的麻醉气体,其本身具有的优点与使用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始终是麻醉医师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应用了低流量吸入麻醉技术后,有关氧化亚氮是否有必要
期刊
试验利用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大蒜溶液对小鼠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数量的影响。选用8周龄Balb/c小鼠(均为雄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5
肝肺综合征是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其病理生理过程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就肝肺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变化,以及肝肺综合
在即将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刻,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化工行业科技盛会,也是15年前化工部提出科技兴化
【正】 孕期所具有的几个特殊情况,使麻醉医师在应用局麻药时感到困难。因对母亲应用任何局麻药都经胎盘而转运至胎儿。 胎儿药物清除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胎盘被动反应转运(从胎
不同药剂及浓度对草履蚧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药剂不同浓度条件下,蚧斩以浓度为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达90.4%;甲胺磷以浓度为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
高胸段硬膜外阻滞(T1~5)可缓解心绞痛,改善顿抑心肌的功能,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促进冠状动脉架桥术(CABG)病人的术的后恢复,因此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