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清脂肪酶水平指导生长抑素用药量对胰腺炎 诊治的效果影响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haojack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基于血清脂肪酶水平指导生长抑素用药量对胰腺炎诊治的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将这84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对照组(42例)根据药品说明书用药,观察组(42例)根据血清脂肪酶检验结果调整用药剂量,对不同剂量的生长抑素治疗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胃肠道功能恢复及血尿淀粉酶恢复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6个月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依据血清脂肪酶检验结果及时调整生长抑素的用药剂量能更加有效地改善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疾病的治愈,且降低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生长抑素;血清脂肪酶检验;胰腺炎
  中图分类号:R65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9-0188-02
  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胰酶增高等为主,其发病机制在于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进而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性反应[1]。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极高,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对于防止胰腺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2]。临床诊断胰腺炎通常联合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共同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生长抑素能够通过抑制胰酶分泌减轻胰腺炎症状,且该药起效迅速。血清脂肪酶主要来源于胰腺,胰腺炎患者的血清脂肪酶水平会有明显提高。因此,本研究以血清脂肪酶的检验结果作为生长抑素用药剂量的调整依据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将这84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23~67岁,平均(45.14±8.27)岁;病程5~30 h,平均(24.52±4.67)h。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32例,女10例;年龄25~70岁,平均(46.03±9.01)岁;病程6~35 h,平均(25.07±5.11)h。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以腹痛、恶心等为主;通过B超检查能够发现胰腺周围水肿、腹腔渗液;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清中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增加。
  1.3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配合度高,能与之有效沟通。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器质性病变;②除胰腺炎外有其他胰腺疾病;③配合度低或严重精神障碍。
  1.4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生长抑素(生产企业:上海华源药业(宁夏)沙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4031,规格:0.75 mg)治疗,其中对照组根据药品说明书使用微量静脉泵进行泵入输注,3 mg生长抑素+5%葡萄糖500 mL,泵入速度控制在0.25 mg/h,连续接受14 d治疗。
  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于用药过程中每天检测血清脂肪酶的水平,若血清脂肪酶水平>79 U/L,则增加生长抑素使用剂量。血清脂肪酶的检测方法如下:取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 mL,离心后获取血清,使用日立718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进行检测,血清脂肪酶使用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所提供的VITROS350试剂盒采取速率法进行测定。连续接受14 d治疗。
  1.5  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如下,显效:临床症状如急性上腹痛等均基本消失,血清脂肪酶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血清脂肪酶趋于正常水平;无效:临床症状未有明显改善,血清脂肪酶仍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或发生不良反应。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组内总例数×100%。②记录两组腹痛缓解用时、胃肠道功能恢复和血清脂肪酶恢复用时。③记录两组6个月内胰腺炎复发的例数,并记录两组发生治疗不良反应如肺部感染、急性肾炎、恶心呕吐和头晕等情况的例数,并计算概率。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用时比较
  观察组腹痛缓解、胃肠道功能恢复及血尿淀粉酶恢复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6个月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胰腺炎是一种以胰腺弥漫性出血、组织坏死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炎性反应疾病,据调查显示,约有20%的患者会发展至重症急性胰腺炎,其致死率极高[3]。临床诊断胰腺炎主要依靠腹部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临床经验和实验室检查等。近年来,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进步,其在对胰腺炎的诊断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4]。本研究对胰腺炎患者进行血清脂肪酶的检测,正常情况下血清脂肪酶多数存在于十二指肠,血液中含量较少,但胰腺炎患者由于胰腺组织被破坏,胰管堵塞,致使血清脂肪酶返流至血液,因此,胰腺炎患者血液中的血清脂肪酶为高表达,若疾病有所改善则血清脂肪酶水平下降。基于此,本研究根据患者血清脂肪酶的水平进行用药剂量的调整,本研究使用的治疗药物是生长抑素。生长抑素是由人工合成的代谢类激素,用于抑制生长激素、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胃泌素、胃蛋白酶释放,促进内脏血流的减少,降低酶的活性以保护胰腺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易对胃肠道吸收和营养功能造成影响[5]。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血清脂肪酶检验调整生长抑素使用剂量的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根据药品说明书用药的对照组,前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短于后者,且前者血清脂肪酶的水平能更快地调整回正常范围(P<0.05)。提示观察组调整用药剂量对于患者疾病的改善效果更为突出。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发现,观察组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相对轻微的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则出现急性肾炎、肺部感染等情况,进一步加重了疾病,且前者的疾病复发率低于后者(P<0.05),更显示出前者治疗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依据血清脂肪酶检验结果及时调整生长抑素的用药剂量能更加有效地改善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疾病的治愈,且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祁玮,黄飞,何健,等.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脂肪酶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广西医学,2019,41(23):2984-2988.
  [2]高娟,刘静.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血清脂肪酶、淀粉酶、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3):325-327.
  [3]王小剑,李玲,罗驰,等.生长抑素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0,23(3):365-368.
  [4]李孝才.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3):458-460.
  [5]夏敏.生长抑素联合中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2):99-101.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恢复过程中使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对所有患者的常规资料进行分析汇总整理,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了以“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为主的治疗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最后对
摘 要: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平邑县人民医院诊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果胶铋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研究组给予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胃脘痛、嗳气与食欲不振等症状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
摘 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9例。A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B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探讨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对比两组的血糖相关指标,显示B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2
摘 要: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联合脑钠肽在心衰患者中的表达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日照心脏病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患者纳入观察组,抽取同期60例心功能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高敏肌钙蛋白和脑钠肽检测,对比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高敏肌钙蛋白I、N端脑钠肽原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心功能不同等级患者的高敏肌钙蛋白I和N端脑钠肽原进行比
摘 要:目的 探讨温经汤结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在济宁市中医院妇产科治疗的6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布洛芬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取温经汤联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疼痛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
摘 要: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症老年患者采用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的效果及药学评价。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研究组采用莫沙必利与兰索拉唑联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反流、烧心、反酸、嗳气和腹痛症状缓解时间均
摘 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通过吲达帕胺和氨氯地平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的血压、心率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彭水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采用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将采用氨氯地平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A组,将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压、心率水平,分析该方法
摘 要: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ing,CBL)模式应用于免疫学检验教学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月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8级1班和2班共102名学生进行研究,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1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模式教学,观察组接受CBL模式教学,对比两组学生成绩优良率、考试分数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教学模式满意度
摘 要:目的 探讨采用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相关情况。结果 治疗2周、6周后,观察组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