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温经汤结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温经汤结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在济宁市中医院妇产科治疗的6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布洛芬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取温经汤联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疼痛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经汤结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具有明显效果,可缓解疼痛,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布洛芬缓释片;寒凝血瘀型;痛经;温经汤;疼痛
  中图分类号:R27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9-0180-02
  痛经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常使女性日常生活、工作受到不良影响,使其承受较大心理压力,甚至出现经期恐惧。在中医学中,痛经多见寒凝血瘀证,患者往往出现小腹冷痛拒按等症状,得热后疼痛明显缓解。月经腹痛者,往往因劳伤血气而导致体虚,因遭受冷风,存于胞络,导致风冷与血气相击,引发疼痛,对患者实施相应中药进行治疗,予以活血化瘀、理气疏肝,可使痛经得到有效缓解[1]。本研究选取6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探讨温经汤结合布洛芬缓释片的治疗效果,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在济宁市中医院妇产科治疗的6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年龄16~32岁,平均(23.58±1.63)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69±0.26)年;身高1.49~1.75 m,平均(1.59±0.13)m;体质量48.52~62.85 kg,平均(53.03±2.58)kg。对照组年龄16~33岁,平均(23.61±1.61)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71±0.25)年;身高1.49~1.74 m,平均(1.60±0.12)m;体质量48.55~62.89kg,平均(53.01±2.60)kg。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寒湿凝滞型痛经者[2]。
  排除标准:生殖器官出现器质性病变者;继发性痛经者;妊娠或准备妊娠;精神障碍者;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片(生产企业:惠州大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5287,规格:0.3 g)治疗,0.3 g/次,2次/d,经前3 d开始服用,连续口服7 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温经汤进行治疗,药方:吴茱萸15 g,肉桂10 g,川芎12 g,当归15 g,白芍12 g,牡丹皮10 g,生姜10 g,清半夏6 g,麦冬10 g,党参12 g,阿胶15 g,甘草6 g。月经前7d开始服用,1剂/d,煎煮后分成早晚2次服用,经期停药,使用3个月经周期。
  1.4  观察指标
  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两组疼痛情况,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总分10分,分值越高显示疼痛越严重。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3个周期后,按照痛经程度进行评估,总分10分,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9分。测量治疗前后积分差,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70%,有效:30%~70%,无效:<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中醫学中,痛经发病原因与病机通常认为是“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大部分痛经患者为实证,也有少数出现虚证;主要为寒证,少数出现热证。中医学对痛经进行辨证分型,主要为寒凝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湿热瘀阻型、气血亏虚型、肾气亏虚型。寒凝血瘀型是临床中较常见的一种痛经类型。寒凝血瘀型的发生往往是由冲任胞宫因寒邪侵袭导致的,寒性收引,胞宫内气血无法正常运行,因瘀滞而无法保持畅通,使胞宫发生壅阻,由此导致疼痛发生[3]。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时,西医通常予以镇痛药物,其中布洛芬缓释片较常用,可使疼痛得到一定缓解,但其疗效并不理想,具有较高复发性,其远期效果较差。对比单纯西药治疗,中医治疗时,通常按照“温经散寒、活血通脉”的原则对患者实施治疗,效果较为持久,而且复发率小,作用更为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更低(P<0.05)。由此可知,观察组采取温经汤结合布洛芬缓释片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有效缓解疼痛,与对照组单纯采取布洛芬缓释片相比较,其优势较为显著。温经汤在妇科调经中较常用,对冲任虚寒且存在瘀滞之证的患者具有明显作用。温经汤中吴茱萸、肉桂、生姜具有辛热助阳、散寒止痛之效;吴茱萸可有效散寒止痛,而肉桂具有温经血脉的作用,均属君药;臣药包括当归、川芎、牡丹皮,可有效活血祛瘀,具有养血调经的作用;佐药包括阿胶、白芍、麦冬、甘草、半夏、干姜,其中阿胶可发挥养血止血效果;白芍具有养血敛阴之效,可发挥止痛作用;麦冬可有效养阴清热,党参、甘草可发挥益气健脾作用;半夏、干姜具有辛开散结、通降胃气作用;甘草属于使药,可对药性进行有效调和。诸药合用具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的作用[4]。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当归、肉桂可对血管进行有效扩张,有效提高血流量,对血液循环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当归可对子宫收缩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白芍对子宫平滑肌张力形成明显抑制,可使血液黏度显著降低,对经血中前列腺素水平的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川芎可使血液黏度下降,对血小板积聚形成明显抑制,有利于子宫内膜正常脱落,可祛瘀活血,具有行气开郁作用,使患者经血得到有效调节,且可发挥明显止痛作用;甘草对疼痛具有明显缓解作用[5]。
  综上所述,温经汤结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具有明显效果,对疼痛具有明显缓解作用,可进行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腊莲.加味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34(5):727-72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243
  [3]余次碧,罗新梅,罗倩翊.温经汤联合艾灸治疗痛经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7):89-91.
  [4]张英杰,郑婷.通过红外线热扫描技术观察温经汤对寒湿凝滞型痛经的疗效机制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8,16(3):221-223.
  [5]张雨涵,熊丽辉.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Meta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24):58-61.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探讨在癫痫患者治疗中予以丙戊酸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淄博市淄川区医院收治的96例癫痫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予以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予以卡马西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预后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
摘 要:目的 研究剖宫产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九龙湖院区产科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8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43例实施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循证护理的4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泌乳始动、睡眠时间、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
摘 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产科助产促进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5例。参照组采取常规助产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助产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转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产后24 h疼痛评分。
摘 要: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4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随机化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的总有效率、嗅觉功能、鼻气道阻力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嗅觉功能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及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号奇偶数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比组,每组48例。对比组患者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试验组患者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体内炎症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白细胞介素(IL-6)的水平。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摘 要: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恢复过程中使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对所有患者的常规资料进行分析汇总整理,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了以“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为主的治疗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最后对
摘 要: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平邑县人民医院诊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果胶铋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研究组给予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胃脘痛、嗳气与食欲不振等症状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
摘 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9例。A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B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探讨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对比两组的血糖相关指标,显示B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2
摘 要: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联合脑钠肽在心衰患者中的表达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日照心脏病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患者纳入观察组,抽取同期60例心功能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高敏肌钙蛋白和脑钠肽检测,对比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高敏肌钙蛋白I、N端脑钠肽原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心功能不同等级患者的高敏肌钙蛋白I和N端脑钠肽原进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