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条条各自隐藏难以言语秘密的河流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y_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大的孩子今年10岁,我在他这个年纪,关于文学的典范或启蒙是林良等文学前辈参与编辑的《国语日报》。但那以后,我之于文学堪称“晚熟的人渣”。那时,我有个念建中的同学,会收集《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上面林崇汉的插画,让我对台湾的文学生态,有了初步的印象。
  直到大学,我才主动去接触台北重庆南路书街里的书,有点像是同学“好康道相报”。当时廿岁左右的年轻人读什么呢?包括洪范、尔雅、九歌等等所谓“五小”文学出版社的出版品,还有志文出版社翻译的尼采、佛洛伊德、卡夫卡、卡谬等西方思潮代表作,都是还没有畅销书排行榜时的“热门书”。
  那时候的文学作家,可不像现在的我,比方朱天心,当年受欢迎的程度简直可以让人横着走路。而台湾读者对于文学是什么,也没有很定型化的概念,那个年代,台湾文学还没有整截的切割,因此定义也十分自由。
  这样的90年代,对于台湾的文艺青年而言,虽是启蒙阶段,却很幸福,也是华文文学的现代主义,可以完全实践、实验的一个黄金时期。朱家姊妹本来是美少女,她们三十几岁的时候正逢我廿几岁,朱天心也开始从《三三集刊》、三三书坊的文学圈内杂志与文学书出版,转型到开始写《我记得》、《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已经试图触碰社会议题,进入短篇小说现代性、突击性的视野。其实那些写作,运动感已经非常强了。而我的老师张大春,则写下《将军碑》、《四喜忧国》这些作品。
  当时,台湾各领域的学问,还没有自立门槛,尚未形成机构化的分野,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张大春就像是Jordan出赛,而朱天文的《荒人手记》获得时报文学奖第一届百万小说奖首奖,也一样是重要的目光焦点。还有苏伟贞的《沉默之岛》,属于现代主义结构很漂亮的中文实践作品,那之前更早,李永平的《吉陵春秋》、张贵兴的《群象》、《猴杯》等等作品,都已经离开陈映真、黄春明、王文兴、白先勇,大约十年到二十年之久了。当时,台湾本身中文的现代主义实践不再是西方跟乡土论战、对抗,或者作家经历或遭遇过特殊历史情境的发声,而是把小说当作一种方法论来看待。在这种逻辑下,现代主义逐渐慢慢的内化成,必然的要用这样的、所谓的“现代主义”来表现。于是企图写作的人,可能需要更补强对西方小说方法论的理解,才能用小说的形式来打社会改革的“第一役”,在最主流的轨域上,跟当时台湾各种知识场域的剧烈变动、凝聚整合、分化,进行对话。
  拿历史方法来理解,当时刚“解严”,还很多人搞社会运动,写文学的人,多半还是以操作短篇小说的暗示,触碰各种社会禁忌的死角。例如:性别、同志、身体、空间、权力的政治话语。那个时候,还没有学院里真正的专家出现,大约后来十年才成为精英的明星学者、意见领袖,那时有的还是学生,各领域的话语与讨论,仍然处于小众的阶段,非常小众,相关的意见与叙述,都被关在一个个的小众里面,还没有被机构化。当时人们传阅的小说,其实蕴含着非常强大的叙事能量,那个运动感非常强。例如舞鹤的《拾骨》、王文兴的《家变》、李永平的《吉陵春秋》,甚至文体上动员到更复杂、更激烈极端一点的舞鹤。舞鹤不仅是讲故事的乔伊斯、普鲁斯特、福克纳,还独树一格,没有现代主义后的时间感,也没有经历异化过的语言自觉。
  
  大陆没有经过现代主义文体上完整的洗礼与运动
  
  大陆作家没有像台湾,经过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时期上的阶段,他们都还是站在一个“大国”,大陆作家有后俄的、欧陆的、拉美魔幻写实的东西,有许多大河小说,却没有流过异化的分支,像台湾这样多而歧异的小分支。
  我上大学的时候,书店里看到的是莫言、王安忆、韩少功、余华、贾平凹、阿城的作品。大陆作家有他们得天独厚的条件,就跟大陆第四代导演一样,受到全球中国热的一个浪潮影响,艺术家中国热也是一样,作品几乎都会翻译廿三十国语言,就算不改编成电影,动辄也有几十万本的销量,就算跟我们当时台湾称为四年级的创作者例如朱天文、朱天心等,境遇也是相当不同的。其实同为华文作家,这些人在创作正盛的30岁左右时,在新加坡等华人地区的文学场合里,也都是相遇过、见过面的,台湾这一批在进入40岁之后,普遍都遭遇到一个持续的低潮,那就是文学阅读的市场萎缩。他们的创作量相较90年代变小了,离开了那个创作量丰沛的状态,可是相对来说,莫言他们的出版与销售量,还是动辄二三十万本。
  可是这里有个危机是,大陆作家这一群人之后,直接就跳空到80后,廿岁的作家。台湾这里,则有一批30岁左右本土魔幻的写手,学院的教养都非常好,也开始在攻长篇,已经很成熟,堪称进入成熟期,像是童伟格、甘耀明、伊格言。可是在大陆同一年龄层我没有觉得非常有文气的,题材上的掌握,也没有办法处理得像台湾同年龄这么好,可能各地的散点会有,但没有像台湾这样,可以形成主流。大陆没有经过现代主义文体上,完整的洗礼与运动,虽然台湾经历现代主义,根本也是一个非常怪异的过程。
  台湾经过了60、70年代的冷战、戒严、禁书等等,存在着一段跟大陆殊文的阶段,大陆则虽然经过文革,却未必锁国,至少翻译部份很强。只是大陆与台湾翻译的情况完全不同,大陆很强势,民族主义心态很强。台湾的现代主义阶段,从反面来看,也只能仰赖颜元叔、香港的郑树森,甚至旅美学者王德威等人的翻译,对于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解想象,偏重在英美系统;然而,大陆却充满了欧陆、后俄的,还有第三世界的魔幻写实,整体的翻译比台湾全面、具有世界视野。这批大陆作家的作品,有一块现代性,就成为类似大陆文革时期的“黑暗之心”,似乎没看到现代性的曙光,仍然一再围绕着人为什么失去主体性、人为什么群体性、为什么失去个人,人为什么变形、人为什么会杀人的问题。
  我们是异化之后,现代主义多元或甚至消失的时间感,那批大陆作家还有作品,他们有得天独厚强大的生命经验产出。
  
  台湾作家的多元与复杂性
  
  台湾的繁体中文跟政治一样,比起其他华人地区,是更复杂的。政治复杂、多时间感、失语症,在台湾形成了内化的暴力。谁是他者?谁是说话者?心灵内在的搅局,引起外在语言上的暴动。到底谁才是主体?谁有资格当主体?当时,身在台湾的写作者,不光是题材在写变态的痛苦,光是语言文字本身都瘟疫了。套句黄锦树的评论,是一种“小儿麻痹的文体”。舞鹤本来就是受创的,作为一个本土派的作家,他文坛入门作《微细的一线香》,写整个家里都荒废掉,舞鹤的《拾骨》,则写没有办法找到全貌了,无法找到所由何来,无法言说的、时光烧灼过的、挫伤感与扭曲感。王文兴孤独的实践,舞鹤也没有办法用白先勇从张爱玲倾城之恋一路到王安忆或施叔青那样,一个大家庭大时代孤孽的文字,表达出他的破碎,与寻根的不可能;而朱天心多视焦的重瞳能力,则比说故事的技巧更重要;至于像本雅明《漫游者》式、这个城市崩塌了的叙述,李永平在台湾早就处理过了。这些事实上都是经过现代主义锤炼过,却没有刻意意识或运用现代主义的作品。关于文学与现代主义我都很晚熟,我们那时候在阳明山上(注:骆以军当时就读于文化大学中文系,校址位于台北市阳明山),舞鹤还没出文坛,他自费出版《拾骨》,根本没有出版社,只能邮购,无论是当时或现在,外界看来都非常奇怪,没人知道他是谁,在写些什么,但我们还是口耳相传,还是买,也还是有人看得懂,有人深受影响,小圈圈小众对于“异端”的理解容忍甚至认同,竟然也这样,把舞鹤和他的作品留了下来。
  台湾的华文作家,或更像一条条各自隐藏难以言秘密的秘密河流,错综复杂的时间感,历史压缩,内在暴力,谁在描述诠释的问题,从90年代以来一直在处理这些争议,到现在还没解决,也无法解决。其实这些议题跟小说的形式与题材,是相互结合且一致的。这是为什么舞鹤的小说可以在台湾存在,他的小说如果在大陆,可能会被认为是疯子或者是先锋派的东西。但他在台湾有一席之地,或者是王文兴,他连文字都中毒了,被学者说文体是小儿麻痹。作为一个本土派的作家,为什么他要那样发言?那样的语句、那样的讲话本身就是受创的,此外王文兴也是外文系的学生,是一个纯粹的西方读者,他是刻意在以中文的文字,进行西方现代主义的实践。再看舞鹤《拾骨》的时间感,整个家园荒废掉,即使是祭祀也没有办法找回全貌了,那就是没有办法言说的时光记忆,那个眼瞳,本来就是被伤害过烧灼过的,那个话语,会出现现代主义的挫伤感怪异感粗糙感扭曲感。至于李永平,则是来自更不同的背景。这些作家,绝不可能用五四以来梁实秋的文学传统写作。即使是白先勇与张爱玲也很不同,白、张是大历史里的孤孽,同样中国传统家族里的教养场景或余韵,都有那么大的不同。后来,朱天心、李永平在比白与张在更复杂的叙事上聚焦,他们混乱的多视焦,重瞳式、不同的焦点,却可以放在同一个焦距。这些尝试与挣扎,比他们要说的故事本身,其实更重要。
其他文献
岁末盘点,纵观2010年台湾地区大陆简体字图书市场:本年度大陆简体字图书在台湾销售没有很大的热点和事件,算是平淡的一年。传统简体字图书专卖店单店生意波澜不惊,但拜网络销售的突飞猛进、展会销售的活络密集所赐,整体市场呈小幅增长态势。读者购书意向,传承中带有转变,激情中多了几分理性和务实,消费市场处于盘洗转型之中。  厦门外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外图”)多年来一直保持对台湾大陆简体字图书最大出
期刊
韩湛宁(下简称“韩”):以前听杨弦的校园民歌,常为它歌声里所流露出的浓浓乡愁所打动,还有很多诗歌,如余光中、郑愁予的诗歌,都非常喜欢。台湾与大陆始终是分不开的。  黄永松(下简称“黄”):台湾其实是一个文化跨越新时代的实验城。台湾人口大概可以分为5个宗源:泉州人、漳州人、客家人、外省人和原住民。所以,初到大陆,我便循着移民的路线走到了泉州,来印证祖先迁移的历史,并在《汉声》第19期做了“台湾的泉州
期刊
文博会登场 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从培育期进入快速发展期  第3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6月19日上午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揭幕,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致词时指出,文化产业已被确立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工作,推进其更好更快发展,并与国民经济各领域各行业有机融合又正逢新的时机。她说,当前大陆的文化产业正从探索、起步、培育的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近5年来的年均增长速度一直保
期刊
2010年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入朝抗美已经整整60周年了。这场战争的意外爆发,使得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不得不面临着出兵抗美的艰难抉择。战争的结局,成就了新中国的伟大,以至于现在我们依然能够享受到这场战争带来的荣耀与国际地位。与此同时,这场战争也留下了诸多的后遗症,例如众所周知的台湾问题。由此也导致对于它的评价,人们总是显得贬褒不一。在国内的争论中,沈志华先生的《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
期刊
位于台北城南的泰顺街,贯穿人潮杂沓的师大夜市,街的尽头,弃离重重喧嚣,显得安适宁和。在这静谧的街尾新生了一家书店,名为“布拉格书店”,隐逸于地下室,与一间咖啡店共生。  这天晚上,布拉格书店被占领了,有人誓言要挑战它的使用极限,将整座实验剧场移植至此。一张又一张日历苍白却顽强地躺在地板上,仿佛毁坏的时光,迟迟不走。凌乱的场地中央,整齐地陈列了四排座椅,走道显得狭窄。临近晚间八点,演出即将展开,观众
期刊
《中华帝制的衰落》是一部史学名著,由美国著名中国史学家魏斐德撰写。本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的宏大背景出发,对一个帝国如何从建立秩序走向强盛、又如何最终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做了总体的解剖和透视。作者在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两方面因素来解释中华帝国的衰落,突破了当时美国中国史研究领域盛行的“冲击—反应”模式。  1974年,对魏斐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写成《中
期刊
已过不惑之年的骆以军,并非自少即热爱文学与写作。高中时期的他就是一个小混混,交友不慎,吊儿郎当,可世间事就是讲究一个缘,偶然间接触了沈从文、张爱玲、卡夫卡、加缪等人的作品,在文学中找到了感动,自此心甘情愿地耽溺在文学创作中。念大学时,从原先就读的森林系转到中文系文艺创作组,并认识了小说家张大春、罗智成、杨泽等一干优秀的台湾文学创作者,并从他们的文学理念及经验中汲取养份。尤其是具有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张
期刊
这些年,两岸出版交流非常热门,业界往来频繁,各种研讨会、展览会、项目考察不断举办,两岸业界特别是台湾业界经常漂洋过海成立工作室,与大陆出版社合作,但因为两岸出版未完全开放,出版交流仍停留在版权交易层面上,其他也都还在探索、研讨和试水中。  数字技术的出现,给两岸出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带来了新的理念、机遇、希望。围绕数字技术,两岸业界自觉地展开一系列的交流与合作,包括数字出版理念的交流,数字出版技
期刊
2010年,大事件不少:自然灾害频发,通货膨胀,房价飙升……人民群众的心情与关注点在这一年跌宕起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图书市场的热点以及销量。从阅读大环境来看,屏幕阅读已经开始成为年轻一代的首选:手机阅读、电纸书、ipad开始成为各个层次人群的阅读载体,纸质图书“被边缘化”拉响警报;从渠道来看,图书的整体销售并不乐观。包括北京图书大厦在内的众多超级书店销售非常“不给力”,大体与去年持平。而民营书
期刊
北京西城顺城街有个“后秀才胡同”,名字很特别。有后必有前,所以南边还有个“前秀才胡同”。我认识的这位书友住后秀才,当年他大概六十三四岁的样子。我们是这么认识的:我在旧书摊搜集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中文版1965年创刊,林语堂次女林太乙担任总编辑长达23年之久,董桥曾参与该刊译事(《送别林家次女》)。比较好找的是八九十年代的,六七十年代绝少见。用了十来年工夫我配齐了后二十年的(新世纪以降我停止搜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