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也要“以学定教”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f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让不同学生都能真正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这无疑是一线教师值得探讨的永恒话题。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由此,在教学上就需要体育教师做到“以学定教”。
  关键词:体育课;学生;资源;教法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的价值不仅重视学生体能水平和运动水平的提高,而且重视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新课程观也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此,本文就结合自己从教十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谈谈体育课如何“以学定教”。
  一、根据学生不同的身心特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提出:“教学创新的基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应当扮演引导者、启发者、咨询者的角色。”由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在同一种教材中,不同水平的学生就有不同的教法,下面,就以“立定跳远”这个教材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水平一”的教学主要解决“双脚蹬地,双脚同时轻巧落地”的能力。由于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又善于模仿的性格特点,因此教师比较适合创设故事前景。比如通过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郊游”,激发学生模仿小白兔、小青蛙、小袋鼠等动物的跳跃,学生兴趣盎然。当学生还没有掌握轻巧落地时,教师可以这样启发他们说:“小朋友们,如果你是一只小青蛙,你要怎么跳才不会吵醒旁边睡觉的小动物们?生动的讲解,驱使学生纠正了错误的落地动作,学生落地变得轻巧多了。可见,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可以使低年级的学生始终能在“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中进行着。
  “水平二”的“立定跳远”教学,着重解决“双脚用力蹬地起跳,手脚协调配合”的能力。由于很多学生在跳跃时出现直腿跳,造成蹬地不充分,跳得不远,这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说教,往往是事倍功半,因为毕竟孩子的肢体本位感觉较差。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本人在不断地尝试教学中,觉得设置海绵垫的摆放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把海绵垫横放,可以纠正学生只会往上跳而没有往前跳的动作。把海绵垫对折斜放,既可以让学生学会往前上方跳的正确方法,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地调整,提高动作技能。巧妙的设置海绵垫的摆放,能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在安全、有趣的活动中掌握运动技能,提高教学效率。
  “水平三”的“立定跳远”教学,着重解决“双脚用力蹬地起跳,手脚协调用力配合”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虽然尽力往前跳,但是人却住后倒,屁股着地摔了一跤,不仅手磨破了皮,而且造成下一次练习的心理恐慌和紧张。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发挥手臂的作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适时地引导。可以用语言告诉学生:“应该用手臂用力配合前摆。通俗地说,就是人想跳到哪里,手就要摆到哪里,这样才能把重心前移。”如果还有学生不明白,就需要适时地进行正确、优美的示范。对于胆子较小的学生,由于受了点皮外伤,练习就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此时,教师就应多鼓励学生,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这样,动作的难点便可迎刃而解。学生领会到动作的正确要领,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后,也就更加积极地练习。
  对于技术动作要求比较高、学生比较害怕的运动项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场地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个体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效率。体育学习活动也是如此。比如;笔者在“跨栏跑”的教学上,为了消除学生们的恐惧心理,笔者用海绵垫代替跨栏进行教学,把两块海绵垫对折,竖放在一起,要求学生跨越过去。由于很多学生都在电视上见过刘翔的跨栏动作,心里对刘翔很崇拜,对摆放的海绵垫兴奋不已,有的同学伴着“刘翔来了”的叫喊声,两脚灵活地跨了过去,宛如初中生在上跨栏课。这样的设置不仅消除了学生的攻栏畏惧心里,而且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技能,其乐融融。《课程标准》指出,无论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二、关注学生的课内外活动,整合教学资源
  课程理念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因此,教师应该立足课内,关注学生的课外活动,也就是关注他们的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
  体育老师立足课内,可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练习方法,在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低年级的跳绳教学中,由于部分学生的协调性较差,跳绳成为他们的苦恼,无论是平时的测试还是班级的比赛,都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课堂上就需要教师“以学定教”,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原因:是不会摇绳子还是手脚不协调?然后对症下药,给学生开正确的运动“处方”。引导不会摇绳子的同学练习均匀地摇绳子,可以从单手练习摇绳过渡到双手练习摇,要求不能直臂摇,因为直臂摇会造成摇绳不连贯;对于手脚不协调的同学。教师可引导他们体会用力的顺序——先用手摇绳子,再用脚跳过绳子。当学生跳绳有了“零”的突破时,说明孩子跳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教师就应及时地鼓励孩子,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知道自己已经会跳绳,只是还不熟练,需要天天练,经常练,老师等待着他们进步的好消息。可见,只有这样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运动技能和兴趣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来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才能使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从而发挥新的体育课程的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
  体育来源于生活,只有关注学生的课外活动,才能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让他们喜欢体育、享受体育、享受生活。在课余的活动中,往往能看到中高年级的男生一有空就拿着篮球往篮筐投,一旦投中,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基于这一特点,在投篮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投篮时应让球内转”这一技能,笔者先让学生模仿用食指和中指拨球的动作,体会让球内转,投篮时才不会反弹出来。接着挖掘学生资源,请班上的几名篮球高手出来展示,引导其他学生观察球的旋转和出手的角度,学生在观看中明辨是非,建立动作表象,得知原来瞄准了篮筐还要尽量让球内转,命中率才会高。最后我引导学生说:“当然,要瞄准篮筐关键在于——平时要经常地练习”学生们听了以后,觉得很有道理,出手时更用心了。   只有关注学生的课内外活动,整合教学资源,才能做到“以学定教”,提高教学效率。
  发挥师生的特长优势,让体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运动兴趣和运动爱好,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锻炼习惯和运动特长,激发运动的热情,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因此在室内课上,笔者是这样引导:首先请学生讲体育故事:说说喜欢参加什么体育运动?有什么好处?学生有喜欢游泳的,觉得游泳不仅使他长得快,而且培养他顽强的毅力;有的周末经常跟爸爸妈妈去爬山,很开心;有的在学乒乓球,现在是班上的高手,有的说:经常跳绳和跳小皮筋,现在跟同学相处得很好;有的经常跟同学打篮球,结交了很多朋友,打球可以使他消除烦恼等等。
  听了孩子们的故事后,笔者也向同学们讲述着自己的体育故事:那是在1986年,我读初二年的时候,第一次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我报的两个项目分别打破了初中组100米和100米栏的记录。当时班主任和全班同学都为我自豪,班主任还奖给我一个精美的牙杯,听说记录还保留了好多年。从那个时候起,我就特别喜欢体育,在体育运动中,我学会了如何健身,明白了做人要能吃苦的道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毅力,现在每天还坚持锻炼,比如:骑自行车上下班、跳绳、做仰卧起坐……,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体能,让自己有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学生听了很受启发。在我的慢慢引导下,学生纷纷表态以后要加强锻炼,有的甚至拿起笔和纸制定锻炼计划。师生约定一星期作一次自评,也可以把课外锻炼情况告诉同学进行小组评定,期末作为过程性评价中“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一方面评价。可见,现代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运动竞技,而且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只有因势利导,“以学定教”,挖掘学生的特长资源及运动潜能,让他们持之以恒地锻炼,才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发展,从而健康每一天,快乐每一天。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体育课也不例外。照本宣科会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以学定教”,才能符合课改的理念,满足学生自身的需要,让课堂真正达到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实现有效教学,提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总主编,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 课程与教学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362001)
其他文献
“挺身跳”是小学三年级的技巧教学内容之一,纯粹的挺身跳教学,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很枯燥,在体育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了三个阶段的教学任务。  第一阶段:向上跳起,两腿绷直  在前几次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看似简单挺身跳,学生练习时,两脚总是伸不直,向上跳起后在空中两脚向后踢。而单纯直腿跳练习,学生
随着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基层乡村卫生站如何发挥作用?新农合等惠民政策是否真正惠及普通群众?乡村医生待遇是否得到保障?带着这些问题,不久前笔者前往四川
位于四川省冕宁县北部的大桥镇。幅员390平方公里,1.7万人口.其中90%以上都是彝族,是典型的彝族聚居区。1935年红军长征过彝区,从大桥镇到彝海.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光辉史篇——刘伯承
目的:探讨连续个性化家访对脊柱骨折出院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我院脊柱关节科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为26例,家访组26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采用常规电话
摘 要:毋庸置疑,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而且会因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不同特点。我们不妨先对体育教学中体罚的类型、特点及危害等逐一了解,以便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适度地进行惩罚,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育;适度惩罚;理性回归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
篮球基本技术是指运动员必须掌握的最常用最基础的动作。如移动、传接球、运球、突破、投篮等等。各项基本技术都有不同技术规格和内容。组合技术是指运动员为了达到攻守的目的,在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中运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这个完整过程所运用的技术总称为一个组合技术。郭永波老师在《篮球技术训练方法》中将“以动作的组合结构作为三级分类标准,将动作划分为单元、二元组合、三元组合、四元组合技术动作等。以此为标准,
在走上教师岗位之初,面对情况迥异的班级,各不相同的孩子,千篇一律的使用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方法、相同的训练这种授课模式,笔者就隐隐的感觉到“标准化”式教学的不妥。这种对各不相同的孩子实行普遍化的教育模式,全然不顾其自我特征,抹杀了不同学生的独特个性,使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带着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疑问,笔者在实践过程中,一直在寻找适合更多孩子的教育教学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笔者觉得“个性化学习”可以
今年以来,广西鹿寨县民政部门与卫生部门积极贯彻有关艾滋病防治工作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落实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的关-怀救助工作。确保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
教育部要求《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测试数据上报须在10月底前完成。因为对数据的真实性,各地要一层一层把关,所以都有一个提前量,再加上国庆长假的安排,以及雨天等客观因素,仅有的几节课测试一轮都显得很紧张。  在实践中有几个小妙招很管用,推荐给大家共享。  妙招一:坐位体前屈的简易测试法  把一张方凳倒下,凳腿顶住墙等固定物,学生脚底顶凳面,进行坐位体前屈,用学生手中20CM的直尺测试从学生脚尖的水平
一、在体育教学中的妙用  1、投掷练习中的妙用  可以模仿标枪或管状物进行投掷,投掷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对投掷需要的重量进行调节,如低年级投时可以在里面装石子,有几颗小石子在里面就会发出清脆的响声,高年级学生需要重一点,可以在里塞一二本书调节投掷时需要的重量。  投掷练习鞭打动作时,把羽毛球筒头上的盖子打开,在里面放一只羽毛球,羽毛球球托朝下,比比谁把球甩出来的速度快和远度长,提高学生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