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经济学》课程教学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w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学》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忽视能力培养等现象。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偏弱,对以数学推理建立的经济学模型兴趣不大。如何帮助、引导学生学习经济学这门课程,本文从学习的对象---教材,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引导---教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论述,并提出了相关实现途径。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81-01
  《经济学》课程是高职院校财经、经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基本任务是通过课程教学为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打下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基础。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弱,经济学理论比较抽象,学生感到有一定难度。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学好经济学,使他(她)们日后受益自我、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显得非常重要。
  一、当前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选用。教材内容、形式不能与时俱进。教学内容滞后于经济现实,停留在理论本身,缺乏实用性和现实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学实际效果。
  (二)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吸收状态,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教学重传授,轻参与;重课堂,轻现场;重理论知识,轻实践应用。学生记住了知识点,却无法用经济学知识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更缺乏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受教学资源限制,采用单一的“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缺乏互联网、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快速更新的信息化时代,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四)师生间信息不对称。在现实教学中,师生之间课堂互动不够,课外又缺少联系,常常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
  二、如何教好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的教学目的除了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原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经济学的思考方法和分析工具。凯恩斯指出:“经济学理论并未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导出正确的结论”。[1]美国经济学家D·弗里德曼曾讲过,经济学像一把锤子,当你拥有它的时候,其他所有的东西看起来都像钉子。让学生更熟练更合理地使用这把“锤子”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
  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本人认为经济学课程教学应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选好入门教材。一本好的教材能够使初学者比较容易的进入所学知识领域。初学的教材不要太复杂,只要能以浅显、生动实例和语言把经济运行的规律讲清楚即可。
  (二)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之间关系。遵循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放弃传统教学以教师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吸收状态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独立性。教会学生“活思维”而不是“死理论”。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自学指导法、科研训练法等,[2]本文重点介绍案例教学法。
  (1)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案例,经济学知识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将经济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发掘和建立两者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感到经济学不再是神秘枯燥的课程,而是具有实用和现实意义。比如用经济学理论分析青年人关心、容易产生共鸣的恋爱、婚姻、家庭等话题,效果就很不错。(2)选用社会热点事件案例。应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当前大家比较关注的经济现象或重要会议、政策。例如:讲授“价格理论”时,我列举了中央“八项规定”政策,严查公款吃喝事例对酿酒行业的影响并要求学生用价格理论模型解释这个现象。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独立思考,学以致用。例如:选取“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加快完善现代化市场体体系”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引导学生应用经济学原理探讨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房地产政策及其对房价的影响。(3)角色模拟式案例教学。例如:组织讨论“春节火车票该不该涨价”问题。讨论 “谷贵饿农,谷贱伤人”古文形式题材案例。启发学生多维角度思考问题。(4)学生自己构思案例题材,供大家讨论。激发学生主动体验社会,主动思考、探索市场与社会。
  2.采用包括模拟软件、多媒体、视频、图片、互联网、现场教学等教学手段创新教学。一方面更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使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距離接近零接触,学生走出校门后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胜任自己的岗位。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信息沟通桥梁。除了课堂,课外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信息传播的效果或质量取决于教师与学生双方之间的互动程度,沟通透明度,师生间良好的沟通利于“教学相长”。
  三、提高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实现途径
  通过如下途径提高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
  (一)结合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必需、够用”,注重应用的原则,准确定位高职《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大纲。选好教材、参考书籍及其它参考资料。
  (二)作为一名经济学授课教师,要不但充实自己,大量阅读经济学有关的书籍、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信息。如果你的知识广博又富有社会、经济领域工作经验,那么你授课时便能做到游刃有余。
  (三)学校配置好多媒体、网络、图书、讲座、现场实践等学习渠道,充分利用资源,加强教学活动的互动参与性。教师可在校园网上建立课程专题讨论区、留言板、课堂信息反馈、试题库、网上答疑区,也可开通公共邮箱,及时传递相关学习资料,实现教学信息的及时沟通和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教师与学生及相关信息群的知识信息传播。
  四、结论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特点及培养目标要求,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转引自《经济学是什么》第1页,梁小民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宋友荔、饶玲主编.高等教育学.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当代农民在经济生活、政治活动以及生产实践中普遍存在种种非理性因素,影响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本文详细分析了这些非理性现象,并对其产生原因作了深层次的剖析。认
本文基于汤姆·W·戈特的“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和“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建立个人培训需求逻辑分析图,通过对客户服务中心员工现状的评估,明确员工在现有绩效与理想
摘 要:本文简单概述了输电线路施工的主要内容和现状;重点对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的问题与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输变电;线路工程;技术问题;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电力行业的飞快发展,在不断促进工业及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电力供应压力,当前由于我国的电力资源存在分布不均及地域差异大等现象,使得输电网络建设成为合理配置电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所以对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进
自20年代G。minl’l提出封闭裂孔治疗视网膜脱离,其手术成功率已达95%以上.近年来,PVR的视网膜脱离,尽管手术方法很多,但成功尚较低。我院自1990年开始采用冷凝加巩膜外垫压放液住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在十余年的高职教育办学中,学院以石油专干专业的建设为龙头,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校内外实基地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
《边城》的创作背景对于沈从文个人和社会宏观环境来说,一方面是其爱情和事业双丰收的黄金时期,另一方面又是在持续性的社会动荡、革命斗争的整体形势下稍显平和的社会缓冲阶
培训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各企业中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和发展.诚然,优秀的培训模式是促进人才建设培养快速发展重要法宝,这就要求我们的培训模式必须
我国人口众多,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具有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同时由于我国人口文化知识水平较低,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庞大的人口数量未能转化为应有的人力资源,反而成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也有了较高要求。独立学院可对学生实行“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分为就业、考研、出国三大类,针对不同毕业
刚刚遇见这样的案例:一个北大的高材生,毕业后先后到三家大公司工作,但由于自己半年一跳槽,弄得自信心受挫。后来,和朋友合办公司,不成想又以失败告终。继续打拼职场,向各类大公司投递简历。他以为自己是职场雄狮,在投递简历的同时,还发去一份企业发展规划书,结果人家当他是职场蚂蚁,理都不理。    这样的案例在职场上屡见不鲜,我对这类问题的解决建议是:一、不要灰心,把过去的职场经验当成财富,而不要自怨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