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片区扶贫工作的形势、困境和对策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精准扶贫工作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抓手。深入研究当前秦巴山片区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于未来如何进一步深化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秦巴山为例,基于A市F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贫困户认定精准度不够、产业扶贫措施单一等实践困境,并结合F县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为秦巴山区提出了“大数据+”精准甄别、扶贫产业联动等对策引导。
  [关键词]秦巴山片区;扶贫工作;分析;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11-0068-04
  秦巴山片区是国家划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是我国扶贫开发跨省市最多(涉及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六省市)、地形地貌最复杂、内部差异最大、因灾致贫返贫现象最严重的地区。据国家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底,如果按照国家2855元的新标准测算,片区内共有贫困人口156.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9.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6.3%。[1]而F县地处秦巴山片区腹地,是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秦巴生物多样性主体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汉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F县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规划部署下,对扶贫工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贫困现状仍然十分严峻。截止2016年底,F县共有贫困人口110450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3.5%,高于国家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是研究秦巴山片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典型样本。
  一、当前秦巴山片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形势
  2017年6月,我们在F县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村中随机抽选了8个贫困村,就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人群主要包括乡镇扶贫干部、扶贫工作队、村委会负责人、当地群众、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户,调研方式主要包括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调查内容包括贫困户家庭人口数、文化程度、致贫原因、收入来源、享受的扶贫政策、精准扶贫满意度和对精准扶贫的意见等。在该部分我们将结合F县政府为我们提供的相关数据和调研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当地面临的贫困形势。通过这8个贫困村的精准扶贫的相关情况,总结出了“三多三重”的贫困特征,大体可以反映出秦巴山片区面临的贫困形式。
  1.自然灾害多,脱贫任务重。F县县域内地形地貌复杂,洪涝、旱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当地民众甚至以“雨下三天,一年白干”来形容自然灾害的严重性。2016年F县人均GDP位居全省倒数第9,区域内贫困人口不均匀分布在17大片区,大多为深山、高山、老区、库区和边远、移民、撤并乡镇的边远村落。根据调研数据反映,当地60%的贫困户家里至少有5口人,87%的贫困户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在致贫原因方面,因老弱病残致贫的人口约占55%,个别村庄甚至达到60%以上,因灾致贫的约占20%,因学致贫的约占10%,缺少劳动技能和项目扶持的约占10%,其他原因约占5%。从调研数据中可以得出,自然条件恶劣、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不足、缺少增收收入渠道等是导致秦巴山区致贫返贫的主要因素,而这些贫困群众通过自我发展来脱贫致富的可能性很低。
  2.基础设施欠账多,改善任务重。因为自然条件恶劣和经济条件落后等原因,导致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改善任务重。全县自然村到行政村未通水泥路里程达1400公里,而山区道路建设成本是平原地区的2-3倍,项目补贴往往难以满足建设需要,县级配套资金量非常大,部分项目配套比例甚至高达70%。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公路,也因为地质情况复杂、气候情况多变、路窄弯多等原因导致使用率低下,不能充分满足当地的经济社会需要。与此同时,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也亟待改善,因为供水电力等配套设施的落后,饮水困难贫困户占贫困户总数的58.08%,未通广播电视贫困户占32.28%,危房贫困户高达71.11%。
  3.产业发展制约多,经济负担重。F县是典型资源富县、经济穷县,“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地貌,决定了传统农业种植效率低下,201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900元,仅为全省的70%、全国的69%,在全省倒数第4。在工业发展上,山区产业园区“三通一平”每平方公里投入是平原地区的2倍以上,建设难度非常大,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难,目前全县规模企业仅43家,对贫困群众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同时,F县位处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是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性开发区,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上有极其严格的环保准入门槛,让许多贫困群众直接失去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二、秦巴山区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实践困境
  精准扶贫的最初目的是纠正过去粗放式扶贫带来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缺乏长效机制等顽固弊端。在以往的扶贫过程中,各项数据基本来自基层政府随机抽取样本后的逐级上报汇总,扶贫中因为多报、瞒报、误报产生的信息失真问题可以说是普遍存在,为后续展开的精准扶贫工作留下了很多隐患。如贫困人口情况不明、扶贫数据严谨性不够,资金使用和项目投入“大水漫灌”,产生了“越扶越贫”的怪现象;一些贫困县为了国家的政策红利舍不得“脱贫摘帽”,在扶贫数据上弄虚作假,造成了国家扶贫资源的极大浪费;在贫困户认定和扶贫资金使用方面缺少考核监管机制,关系贫困户和人情贫困户屡禁不止,甚至滋生了挪用套用扶贫专项资金的腐败现象;对贫困户的扶持多倾向于给钱给物,没有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工作。[2]这些粗放式扶贫存在的固有思维误区和制度缺陷,直接影响了精准扶贫的落实效果,并产生了以下实践困境。
  1.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在我们调查的贫困人口中,主要以留守老人、留守婦女和孩童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加之观念陈旧,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发家致富的愿望不强烈。小部分贫困户存在消极懒惰思想,很多村民用“马瘦不吃草,人穷不起早”形容一些懒人。相当一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认为扶贫就是给钱给物,靠救济过活。一些群众为了纳入贫困户,故意通过转移变卖财产、分家分户、全部外出留下孤寡老人、不尽赡养义务等不正常手段取得贫困户资格。很多地方出现了“争当贫困户”的怪现象,形成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心理,直接导致上访、无理取闹等诸多问题,敢于闹事的群众得到了政策优惠,老实淳朴的群众却产生了“穷占便宜富吃亏”的不平衡感。还有很多群众认为扶贫只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甚至出现了没有纳入扶贫范畴的边缘户仇视贫困户的现象。   2.扶贫干部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在调研中,很多干部直接向我们坦言,现在精准扶贫工作存在“会议多、表格多、检查多”的三多问题,繁多复杂的会议、表格和检查耗费了一线扶贫人员极大的精力,直接影响了扶贫政策的落实。各个扶贫工作队往往各自为政、单打独干,没有形成合力效应,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财力物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党员队伍呈现老化趋势,有干部以“老人种地”和“老人治村”形容现在的农村老龄化,这些人市场观念淡薄,不能充分动员群众,总是将扶贫工作局限于小农思想的框架中。少数扶贫干部和村干部存在应付任务的消极情绪,总是强调资金不足、没有专业技能、群众任务难以开展等客观困难,思想僵化,缺少干事创业的劲头,成为群众口中的“住村干部”。
  3.贫困户认定需要进一步提高精准度。当前贫困户的评定主要根据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和群众评议来决定,但是当前阶段农民经济收入存在多样化和不可知性,加上中国人情社会的固有缺陷,这样就导致三大问题:一是外出务工收入完全靠扶贫人员估算和自报,瞒报少报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些不外出务工的村民比外出务工的可能更穷,但是因为在家从事种植养殖活动容易估算,所以有时收入反而更高。二是少数贫困群众因为性格孤僻,与村干部和街坊邻居关系比较疏远,因此没有被评为贫困户。在现实中,与村干部关系好的确实更容易被评为贫困户。三是扶贫工作是个动态过程,但是一些贫困户贪图政策优惠不愿脱贫,一些村干部也存在“怕得罪人”的心理,加上信息采集、反饋及管理机制相对滞后,出现了该纳入的没有纳入,能脱贫的不愿意脱贫,已脱贫而又不幸返贫的人员无法纳入系统的现象。
  4.危房改造和扶贫搬迁中存在缺陷。地方政府根据上级分配的任务和资金制定了危房改造和扶贫搬迁计划,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各乡镇存在进度不平衡的情况。有的地区集中安置点还没有选址动工,而有的地区为了赶进度,在选址上没有认真统筹规划,存在交通不便、地质较差、基础投入不够等问题。二是在调研中有些群众向我们反映,扶贫搬迁存在一刀切的问题,一些群众搬迁地点过远,远离耕地,加上猪圈等生产设施被拆除,生产生活极为不便。三是一些贫困群众本来有能力建房,却通过分户、隐藏收入等手段获得安置房,待房屋修起之后,又在外地购买产权房。四是一些贫困群众已经在外面购置了房屋,但是因为无力承担剩余房款和装修费用而无法入住,又不能享受危房改造和扶贫搬迁等相关优惠政策。
  5.产业扶贫措施单一难以形成组合拳。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各个驻村工作队针对产业扶贫倾注了很多精力,通过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金线莲中药材项目、裕源食用菌加工项目、光伏发电项目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得到了贫困户们的一致认可,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通病”。一是仍然存在“天女散花”的现象。直接发放到农户手里的资金多,对于产业脱贫投入则相对较少,只输血而不造血,未能体现扶贫的针对性和差异性。二是缺少整体规划和具体部署,资金使用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开展的项目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但是由于市场行情时常波动,一旦价格下跌就很容易导致血本无归,甚至可能让贫困户贫上加贫。三是产业扶贫主要多由政府主导,对社会资源发挥利用不够,没有制定相应的便利政策充分动员企业和社会组织,很多时候只是希望企业给予一些钱物方面的慈善性捐助,治标不治本。四是缺乏市场导向,没有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资源,也缺少大型企业的支撑引领,很难形成产业化经营,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导致很多优质农产品难以外销,例如当地的茶叶质量上乘,但是因为缺乏宣传,加上没有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导致外部市场迟迟无法打开,销量和价格一直不太乐观。五是因为扶贫资金配套项目衍生出三角债问题。上级政府对贫困县设定了较高的脱贫标准,但是一些比较边远的乡村因为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太多,补贴资金有限,要求配套资金又太高,为了完成指标,很多村委会向建筑队赊账,或者向信用社贷款,资金漏洞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这与增加村集体收入的扶贫目标背道而驰。六是产业扶贫缺少长效机制,很多项目在具体操作之中存在困难。七是一些边远乡镇的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导致很多前来考察的商人失望而归。
  6.不同部门和干部的扶持力度存在差异。为了完成扶贫任务,当地各个部门和机关干部分配了包村包户的具体任务。不同部门和干部因为职能不同,其帮扶力度也会存在差异,职能强的部门可以争取更多的资源,职能弱的部门却苦于无门,这样就使扶贫工作难以同步展开,拉大了贫困村之间的发展差距,从而出现了贫困村攀比帮扶单位,贫困户攀比帮扶干部的现象,进一步滋长了“等靠要”的扶贫风气。还有一些村干部向我们反映,一些单位对于已经脱贫的出列村往往缺少关注,总是认为万事大吉,这种做法为以后的检查工作留下了很多隐患。
  三、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相关对策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精准扶贫”早已不是靠政府单方面力量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的系统工程。要想根除秦巴山片区的延续数千年的“贫困顽症”,阻断贫困的代际遗传,就必须在深刻理解、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系列重要讲话的基础上,摒弃原先“政府单干”的单一扶贫模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民参与、法治保障的新型扶贫体系。[3]
  1.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甄别、教育引导。一是充分利用大数据比对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尽管政府已经初步建立了扶贫信息库,并招聘了专业人员进行登记管理,但是并未与银行、房地产、车辆、消费记录、企业资产等信息系统对接,信息库的管理运用也还远远没有跟上,相关工作人员认为大数据平台对扶贫的作用仅仅在于查询比对信息。只有把那些懒汉、隐瞒收入、因子女不尽赡养义务导致生活无着落的对象剔除出来,并追究其相关责任,才能让老百姓明白精准扶贫不是天上掉馅饼。二是杜绝给钱给物的输血型扶贫,“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多采用以工代赈的方法,动员贫苦户互帮互助,自己修建房屋和基础设施,加大劳务扶贫的力度,提高培训针对性与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三是落实教育扶贫与健康扶贫政策,突出解决贫困户家庭大病、慢性病与孩子上学问题,帮助老百姓树立自强自立的脱贫理念,这样才能彻底挖断穷根。   2.激发扶贫干部的创业热情。配备一定比例的年轻干部从事精准扶贫工作,为扶贫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加强宣传引导,树立一批扶贫干部典范,给予其一定的精神或者物质奖励,凸显扶贫干部和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及奖惩办法,對于那些表现优异的干部,可以在年终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认定等方面给予优先。对于工作未取得成效、工作不力的干部,组织部门则应采取谈话提醒等举措,确保脱贫攻坚任务稳步推进。对于表现优异的、有突出贡献的村干部可以通过一定程序为其办理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编制。
  3.扶贫搬迁要因地制宜。在危房改造和扶贫搬迁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合理控建规模和成本,发展后续产业。扶贫搬迁户原有住房不搞“一刀切”的拆除方式,属于危房的必须全部拆除,对于安全性较好的房屋,可以让贫困户与村委会签订相关协议,以极低的租金租用相关房屋,以便其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严格安置房审查制度,一旦发现通过操作户口、隐藏收入等手段套取国家房屋建设资金的,取消其贫困户资格。政府已经为贫困户修建有住房的,五年之内不允许在外购买住房,否则收回其使用权并追缴租金,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其相关责任。也有干部向我们提议,可否整合相关资金,多为孤寡老人、残疾智障人士建造联排的小平房,这样不仅节约建设资金,也方便村干部集中看护。
  4.产业扶贫要合力联动。清理目标相近、资金投入方向接近、资金管理方式雷同的转移支付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提高产业扶贫和非农产业扶贫的资金比重。在产业开发之前,要对资金来源、土地流转、吸纳就业、股权规划、利润的分配、市场前景、责任分担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证和数据分析,这样才能多挑选一些符合F县实际又确实有市场情景的项目,避免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在产业布局上,做好统筹规划工作,不必追求面面俱到、村村有产业,可以在每个乡镇选择两到三处地理位置好、基础设施完备的地点进行产业开发,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吸纳就业人口。建立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扶贫工作的相关机制,通过提供配套资金、优惠贷款、减免税收、项目冠名权和经营权等优惠政策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和企业在市场经济方面的优势。
  5.帮扶单位和个人要端平一碗水。扶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各个部门和个人的扶持力度存在差异确实是客观现实。要想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要加强党委领导,提高党委政府对扶贫资源的统筹整合能力,在规划设计、安排部署、统筹推进、资源投入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需要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真帮实扶。按照单位和个人的相应职能,分解落实各级各部门的扶贫开发责任,建立扶贫开发统计监测和绩效评价机制,进一步督促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政策贡献、资源贡献、成果贡献、经验贡献“四共享”机制,确保一碗水端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反复强调这句通俗易懂而又发人深省的话,就是为了让全党同志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深刻理解精准扶贫工作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打好“精准扶贫”这场攻坚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扶贫开发办.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G].2012.
  [2]徐龙顺.精准扶贫:理论内涵、实践困境与对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6).
  [3]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6).
  责任编辑  杜福洲
其他文献
[摘 要]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因此,在社会组织中强化党建工作的信号是明确的。探索实践中,各地社会组织党建存在工作基础还不够实、工作机制不够全、
期刊
[摘 要]古代西域主体部分指的就是今天新疆,新疆文化主要渊源于丝绸之路,西域丝绸之路文化也就是新疆的主要文化。西域丝绸之路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它与世界所有著名的文化体系都有着关联性,西域丝绸之路文化和世界古代各主要文化有着亲戚关系。这种关系是由新疆是西域丝绸之路最为艰险的唯一通道决定的。交融性、世界性和主导性是西域丝绸之路文化的三个特点。西域丝绸之路文化是历史留给新疆丰富且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它不但
期刊
[摘 要]本研究采用2012年到2015年辽宁省14个城市4个年度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经济新常态对灵活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水平与灵活就业规模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消费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灵活就业增加;科技投入带动灵活就业规模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中,第三产业对灵活就业影响明显。综合各种因素来看,经济新常态对灵活就业影响具有复杂性。本研究对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启示
期刊
[摘 要]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和《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小说史学研究成就斐然。本文以其对明清小说的研究探讨为例,展示了鲁迅在小说史学研究中较为自觉的现实主义精神,也体现出鲁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治学方法,并给予当下的文学研究极为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鲁迅;小说史学;明清小说;现实主义精神  [中图分类号]I2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经典作家在追求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道路上,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财富。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在人的本质、人的自由解放的历史条件、实现路径等问题上仍然存在诸多误解,需要从哲学视角展开反思,加以正本清源。  [关键词]自由而全面发展;民主;类本质;卡夫丁峡谷;人间天国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认识的不断深入,学界对人的发展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主要讨论了人的发展的异化、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的内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等问题,并形成了从纯粹理论转向历史现实、从价值观转向历史观并趋于统一、从内容规定转向实践操作并趋于统一等研究思路,和概念思辨、实证分析、逻辑演绎、历史归纳等研究方法。  [关键词]人的发展;问题;思路;方法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街道统筹辖区发展的职能作用日益重要。以党建引领区域发展、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区域化党建成为街道党工委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同在一个街道辖区内的党组织,却因单位性质不同而形成沟通的壁垒,导致优质资源无法整合,服务群众力量单薄,区域化党建工作难以推进。因此,街道党工委必须发挥核心作用,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调动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打造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规模持续扩大,导致城市人口日益增加,常住人口密度不断加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保障城市健康运行的任务更加繁重,客观上要求准确把握当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突出問题,把握好以人为本、增进城市居民福祉等基本原则,以面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任务较为繁重的人口大省河南为例,采取界定职能权限、优化执法力量等综合举措,
期刊
[摘 要]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入,最核心的是价值观的融通,这是实质性城市融入的根本保障。同时,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入,需要系统性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为此,要在把握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城市融入中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通过夯实他们城市融入的现实基础、完善制度保障、优化人文环境和提升主体素质,加速他们的城市融入。  [关键词]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城市融入;制度;政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期刊
[摘 要]《诗·郑风·有女同车》原本是产生于郑国的婚姻歌谣。该诗以男子的口吻表达了对女子的喜爱赞美之情和娶得美女与淑女的喜悦自豪心情,原本与诗首序所言“刺忽”之旨没有任何关系。但这首歌谣被采集到王朝中央以后,整理者根据时君之德对其乐章义规定为“刺忽”,表现出采诗观政目的下对这首歌谣的政治性观照。此后此诗乐章被用于乐教,体现出服务于政教的政治化倾向。后来,乐教废弛,《詩》乐丧失,《诗》续序、毛《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