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特异性免疫”一节示意图中的疑问释疑

来源 :中学生物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q0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社2019年版《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4章第2节“特异性免疫”一节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是以两幅示意图配以文字的形式进行阐述的,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内容上有较大变化,师生存在的疑问也较多.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就新教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示意图与课后习题示意图在教学中产生的疑问进行释疑.
其他文献
“双减”政策的出台,表明了国家改变目前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情况的决心,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愿望.在此背景下对中学生物学作业进行系统设计,精选、精编作业,实行弹性作业,丰富作业形式与作业评价,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为例,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说明整体设计单元活动的方法.单元活动需基于核心概念结构体系、单元学习及评价目标和真实情境,以问题探究为导向设计一系列具有连续性、进阶性的活动.
教师合理地利用迷思概念能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概念.对四阶测试编制过程和诊断流程进行阐述,归纳学生在学习“免疫调节”一节中存在的迷思概念.
论证式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和必修2中教学内容的梳理和分类,基于Toulmin论证模型分别设计4种论证式教学框架,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实施论证式教学,充分发挥论证式教学在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价值.
以“我国居民膳食问题”为大情境聚焦“组成细胞的分子”一章核心问题,根据各节内容设置子情境,并以“情境—问题—活动”为主线构建次位概念,在次位概念的基础上生成重要概念,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