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p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在教学活动中对孩子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我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点体会。
  一、培养质疑意识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或新旧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学生认识活动的内部矛盾,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状态,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质疑意识,激发求知欲望,使之成为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如在教学“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先有意设置新旧知识的矛盾:
  首先:让学生试算“求4、14和20的最小公倍数”,结果大部分同学因受旧知识的影响,只用公约数2去除这三个数,并据此认为求出的最小公倍数是2×2×7×10=280。
  其次:要求学生用列举法按从大到小顺次写出三个倍数来验证,学生惊奇的看到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应是140,而不是280,从而产生疑问。
  再次:利用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找出错误的原因。
  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产生的问题,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充分讨论、积极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把学过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造,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进程中才会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二、培养求异思维
  任何一个科学家发现知识、取得成果的过程,都是一个凭借直觉提出各种猜测进行实践验证、揭示知识规律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发表不同观点和独立见解,允许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新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教师们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多保护学生好奇心,多鼓励学生联想,优化教学内容,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三、培养创造精神
  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实质上就是个性的体现过程。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学生健康学习的重要保障。一切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步,增加成功机会,建立自信心;对权威论断敢于质疑,培养其独立性;通过小组学习,组建辩论的方法代替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教师可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把学生分成几组,有意识地让学生计算:7÷3;58.6÷11。学生计算时会发现总是除不尽,而且有些数字不断地重复出现,心里充满了好奇、疑问。这时,教师适时地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心中的疑问:“为什么这两道题总是除不尽?怎么商上面总是重复出现这么几个数字?在学生疑窦丛生时,教师指出这样的数叫循环小数,他们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探讨疑问,给循环小数下定义,让学生根据定义“创造”出一些循环小数互相判断。这样教学,使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自觉的、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其他文献
在本论文中提出了一类新的AACD模型—带随机参数的AACD模型.带随机参数的AACD模型是AACD模型的拓展,该模型能更好的模拟实际情况,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并且给出该模型的转移概
摘要:本文介绍了彩色植物的范畴及叶片变为彩色的原因和彩色植物分类,重点探讨了园林工程中如何应用彩色植物,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彩色植物 园林工程 栽植  1前言  再造一个风景秀丽的大好河山是绿化、美化祖国的最高目标和理想。我国园林绿化美化也正朝着彩化方向发展。所谓彩化,就是增加彩色植物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比例,给人以新鲜、新奇的视觉、感官刺激,激发游人的游览兴趣。本文就彩色植物树种的种类、观赏特
英语是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一门必修基础课,以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掌握英语基础知识为主要目的。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自学能力欠佳,现在的英语学习状况不容乐观。笔者结合
文章主要从管理理念,信息技术,物流人才,以及评价体系这四个方面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了诸多制约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发展的因素,
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当前,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发生灾害的频率较高,单纯由省委省政府直接提供灾害救助的方式,只能解决受灾农户的基本生活需要,实
笔者有幸参加2003年苏州市中考数学阅卷工作,试题总体上起点低、梯度显、注重双基考查,又具有思维上的灵活性和解法上的开放性,本文仅对第30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就试卷中所反馈
期刊
委婉表达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人们的日常交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注重“以和为贵”的日语中,这种表达方式尤为突出和明显。本文试对日语中的委婉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