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贾立群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fis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儿童医院二层的B超室里,很多家长带着孩子都点名做“贾立群B超”。做完了,还指着B超机问:“大夫,您做的是‘贾立群牌B超’吗?”一位医生笑着说:“这台机器加上我就可以叫‘贾立群牌B超’了。”家长们这才明白贾立群不是什么B超的品牌,而是B超医生的名字。
  “贾立群牌B超”是怎样炼成的?贾立群自1977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工作。为了提供最准确的检查结果,他三十年如一日,白天细致入微地给患者做B超,晚上如饥似渴地钻研国内外超声前沿成果,最终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成了闻名远近的“B超神探”。 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一颗无私的爱心在本职工作岗位默默奉献的贾立群感动了成千上万患者,更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好学生,耳濡目染,师德医德也如春风化雨般成为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最大的动力。
  我叫王佳梅,来自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是贾立群主任的学生。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当一名白衣天使,只要手术刀轻轻一挥,就能治病救人。可从医科大学毕业后,我没有被分配到临床科室,而是到了超声科,拿着一个探头,天天看患者的肚子。这与挂着听诊器、拿着手术刀的医生差得太远了。那段日子,我经常会梦见自己被转到临床科室,可是梦醒之后,还得走进让我看不上的B超科。
  B超科外的队总是排得那么长。B超室里面呢,也总是一片嘈杂。孩子的哭叫声,大人哄孩子的摇铃声,乱作一团,初来乍到的我不由得怀疑:我这是在医院工作吗?可是看看旁边的贾主任,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患儿,他的笑容总是那样慈祥,他的动作总是那样轻柔。他会把做B超的耦合剂放在暖气上烤热了,然后在手里再捂一会儿,才轻轻地给患儿涂在身上。做B超时,他一边哄着孩子,一边游走着手中的探头,一边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屏幕,那感觉不像是寻找什么病灶,倒像是在发现什么秘密。
  面对焦急的家长,贾主任总是耐心地说:“我吃中午饭前肯定给你们做完。”我纳闷:“这么多人,午饭前怎么可能做完?”可是后来我发现,贾主任根本就不吃中午饭。他都是晚上七八点下班后才去吃饭的。有时中午他在B超单上签字时,手都在颤抖。我对他说:“主任,您这是低血糖了。”他总是说:“没事儿,我20多年不吃午饭了,习惯了。那么多孩子都饿着肚子等着呢,我到点儿去吃饭,不合适!”
  一天早上刚上班,我就发现贾主任有点不对劲,只见他脸色蜡黄,还不时地用手去捂着肚子。我忙问他:“您怎么了?”“没事,肚子有点疼。”我劝他去看病,他看着诊室外焦急等待的病人,摇了摇头。他用一只手顶着肚子,一只手拿探头为孩子检查,大颗大颗的汗珠顺着他的额头滑落下来,他的眉头皱得紧紧的,我想他一定是疼得更厉害了。可是他不忍心让一个个点名要做“贾立群牌B超”的患儿家长失望,一直到下午6点多钟,他就这样一直坐在B超机前,看完40多位患儿,才去就诊。
  医生给贾主任做了个B超后,毫不客气地批评他:“亏你还是医生呢!来这么晚,阑尾都穿孔了,有生命危险你知不知道?”随后他就被推进了手术室。大家都知道,人的疼痛级别为12级,而阑尾穿孔的疼痛感为11级,我真难以想象,贾主任这一天是怎样在剧烈的疼痛中度过的。
  贾主任的这些举动让我是既惊奇又敬重,又有点不理解。不就是一个B超大夫吗,有必要这样么?可是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彻底改变了看法。
  那天,我接诊了一个生后23天的小患儿,一看申请单,严重呕吐,胆汁都吐了出来,这是典型的上消化道梗阻症状。
  再看超声图像,一个典型的肿物把肠腔堵得死死的。我的第一反应是肠道息肉,最常见的儿童肠道占位性疾病。我赶紧把息肉诊断报告交给贾主任审核。贾主任觉得似乎不太对,好像不是肠道息肉那么简单,又重新给孩子做了遍B超。随着探头的移动,贾主任的脸色变得越来越严肃,他得出了和我不一样的诊断:肠道恶性肿瘤。
  病理结果出来了,与贾主任诊断一致,是恶性肿瘤——绒癌,一种源自胎盘的恶性肿瘤。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根据贾老师的提示,患儿母亲也做了检查,发现体内也有绒癌。因为贾主任对每一个病人的高度负责,对每一个病例的毫不含糊,全世界罕见的母婴“绒癌”转移病例,在我们手里,得到了准确的诊断。
  孩子经抢救脱离危险了。看到一个几乎夭折的小生命因为我们的努力得以继续成长,看到病人手捧写着“贾立群B超”的单子,满脸的信任和期待,我突然理解了贾主任对患儿的细心、耐心,对工作的痴迷,还有对自己的苛刻。在他看来,只要能够守护孩子的健康,每一个岗位都是重要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打那以后,我不再羡慕手术台上的同行,我决心要像贾主任那样,做一个B超机前的天使。
  后来我听同事王晓曼说,就是因为贾主任对事业的痴迷,才有了一个诞生于北京儿童医院的国际“金标准”。
  在国际上,由于患儿肠道比较细小,B超诊断患儿肠道疾病一直是一个空白,一般都是用其他设备进行诊断,准确率不高。作为贾主任的大弟子,王晓曼老师为了学习世界前沿技术,曾经到国际超声技术一流的费城儿童医院进修。在半年的学习过程中,她没有学到想学的内容,美国人反而对我们能用B超诊断儿童肠道疾病的技术感到十分震惊,还特地邀请她去为美国同行讲课。就这样,中国的“学生”在美国成了“老师”,贾立群B超成了用B超机诊断多种肠道疾病的国际“金标准”。
  把工作当事业,精益求精,永不止步。从贾主任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执着、一种力量、一种充满阳光的梦想。我相信,只要像他那样,在小小的B超机前,我一样可以放飞自己的梦想。渐渐地,我们团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除了预约贾立群B超外,患者还争相预约王晓曼B超、王玉B超,我的“王佳梅B超”,也成了患者心中的一个品牌。
  有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得了阑尾炎穿孔,从发病、治疗再到手术后复查,都点名找我看。每次他来做B超,我都像贾主任那样,让探头再轻柔一点儿,让耦合剂再温和一点儿,让笑容再温馨一点儿。
  小男孩最后一次来复查时,他妈妈问他:长大以后想当医生么?他很认真地点了点头。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呀?他说:“因为我要像姐姐一样当个好医生。”
  是啊,在这些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不仅能帮他们治病,还能在心灵上给他们指引,那一刻,我第一次真切地体味了自己作为一名B超医生的幸福!
其他文献
如果从明末米万钟建的“勺园”算起,燕园已有近四百年历史,期间饱经风雨沧桑,校园内现存的五百多株古树见证了这块园地的变迁。每当出访有植物园的海外大学时,因知道我是学植物学的,都会请我去看看他们的植物园。但我想,燕园就是一座植物园。有山有水,部分园地还保留着半自然生态的状态,加上由于校园绿化和教育的需要,过去几十年,又引进了不少种植物。据资料所载,燕园内约有90多科300多种植物,是北京生物多样性最为
李大爷病了  村里的李大爷病了,丝毫没有往日的生机。  以前我刚到门口,他就会很高兴地来门口迎我,这一次,他蜷缩在离我十几米远的凳子上一动不动。我喊他,他只是简单地应了一声,就沉默了。看他的表情、听他的声音我判断他病了,而且病得不轻。我走近看他,发现短短几日不见,一个老人的身体变化竟然如此之大。他说他年初还有100多斤,现在最多只有80多斤,是的,皮包骨头了,我瞬间明白了什么是骨瘦如柴!腿上胳膊上
2013年1月7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生余博雅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一张漫画版图文并茂的图片,用可视化数据的形式描述了自己的大学经历,希望通过这份非常规的简历在微博上找到一份工作。她的这条微博当日被网友转发上千次,并最终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顺利为自己找到了工作。她用可视化数据图成功求职的经历被王利芬等知名人士转发,不少用人单位表示如此用心的求职者自己也愿意录用。  随着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
怎样买自行车便宜又省心?给自行车安什么锁才靠谱?以自行车为名的电影有多少部?别看自行车跟大学生活息息相关,可是细说门道又觉得自己知之甚少。  榜单  入手自行车的5种方法  Top1.校门口车店  几乎每个大学的某个大门口周边,总会有一两家自行车店,不管你买还是不买,它总是在那里,不离不弃。对于初入大学的新生而言,这里几乎是购买自行车的最便捷途径。老板会问清楚你可接受的价位、适合的车轮大小、钟意的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高校建设高歌猛进,其中以1999年为里程碑式标志,高校扩招政策开始大力推行,而于此相伴的,是校区基建项目的迅速跟进。不断扩建和新增的校区,使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了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随着自行车使用量的增加,不可忽视的管理问题也浮出水面。因此,将校园内的自行车管理进行规范化、制度化,也成为校方的重要议题。  车道、速度、停放位置均被限定  纵观各大学对于校园交通的管理规定,不难
诀窍:  1.大白菜洗净后切成两半,用盐水腌制大约两个小时,然后沥干;  2.将糯米粉放在锅里用凉水拌匀,再放在炉子上熬开,放入辣椒面,制成辣椒糊;  3.辣椒糊晾凉后,将已经切成细末的蒜、姜、苹果、梨,放入辣椒糊中,再放入白糖、味精、精盐搅拌均匀;  4.把做好辣椒糊在白菜上抹匀,放入玻璃罐子里,压紧、压实;  5.室温内放置半天至一天,待辣白菜发酵,再放入储存室。  我是来自吉林延边的朝鲜族人
白山黑水之间,有一座小城牡丹江,那儿就是我的老家,“牡丹江”三字是满语,意为“弯曲的水”。每个在外的牡丹江青年都会唱台湾组合南拳妈妈的歌《牡丹江》。跟家乡的朋友讨论过为什么台湾人要写一首我们老家的歌,朋友觉得也许他们只是想在地图上找一个名字好听又很遥远的地方,讲一个温馨平凡的小地方的故事。牡丹江曾因八部样板戏之一的《智取威虎山》而闻名,英雄杨子荣和匪首座山雕堪称“史诗般的对手”。    牡丹江是个
80后,死心眼摩羯座一枚,媒体编辑,专栏作者,作品散见于各大媒体。常奉劝自己的是:自卑害己,自负伤人。可以无用,但不可无趣。  他在非洲等着急用呢……  下午四点钟的时候,二表哥厂里的前台小妹兼秘书打来电话,让我帮忙把一份文件的英文部分翻译成中文。我接收了文件一看,是份合同,开头是甲方的姓名、地址、电话、传真、邮箱等信息,自然是英语名字。这也看不懂吗?没文化真可怕。我心里还想,常常不知道大学毕业生
数年前读张五常先生的《凭阑集》,谈到“在经济学的历史上,似乎只有两个年代,两个地方,有那样热闹的思想‘训练’所。其一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伦敦经济学院,其二是六十年代的芝加哥大学。我由1967~1969年在芝大,能身临其境地躬逢其盛,算是不枉此生。”六十年代的芝加哥大学,是何炳棣先生眼中该校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诺贝尔奖得主云集,各种思想激荡争鸣——科斯只身赴会,舌战群儒的经典一战,即发生于此——
郭俊秀,武汉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大四学生,保研清华会计专业。  他瘦瘦的,特别爱笑。这个阳光男生形容自己“爱折腾”,越是他喜欢的东西,就越要“折腾”。他在PPT方面的折腾成绩如下:撰写并出版《乐享PowerPoint !:5 个PPT 成就幻灯片达人》;在清华大学的保研夏令营面试时,以5分钟的PPT征服教授;在联想全球会计部实习时,编写英文PPT130余页,成为部门的实习生培训教程。  对于郭俊秀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