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地区下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基因型流行病学特征及与病情的关系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8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浙南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基因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LRTI)病情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9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连续5个流行年度浙南地区3家三甲医院5岁以下因LRTI住院患儿的鼻咽部分泌物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SV抗原;每个流行年度随机抽取RSV阳性标本200份提取RNA,RT–PCR法检测RSV亚型,扩增G蛋白全基因序列并测序,同时收集RSV–LRTI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基因型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疾病严重程度。

结果

1 000份RSV阳性标本中检出A亚型462株(46.2%),B亚型538株(53.8%),其中2009–2010、2012–2014年度以B亚型为优势亚型,2010–2012年度以A亚型为优势亚型。测序得到112株RSV G蛋白基因序列,包括4种A亚型基因型(NA1、NA4、GA2、ON1)和6种B亚型基因型(BA8~10、BA–C、CB1和GB2),其中A亚型以NA1最多(39/52,75.0%),其次为ON1(10/52,19.2%);B亚型以BA9最多(44/60,73.3%),其次为BA8(6/60,10.0%)。除2010–2011年度外的4个年度B亚型的优势基因型均为BA9,除2013–2014年度外的4个年度A亚型的优势基因型均为NA1,2013–2014年度仅检出ON1和BA9基因型。39例NA1与44例BA9基因型感染患儿的平均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分别为4.154分和3.341分(U=642.500,P<0.05);两者的吸氧比例分别为33.3%和13.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544, P<0.05),但两种基因型感染患儿在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入住ICU、住院时间及转归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

浙南地区2009–2014流行年度RSV亚型转换模式为B–A–A–B–B,存在多个基因型共循环;NA1和BA9是A、B亚型主要的优势基因型,NA1较BA9基因型感染病情严重,吸氧比例更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脊柱关节炎(SpA)患者附着点炎的特征性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超声观测SpA、类风湿关节炎(RA)、骨关节炎(OA)患者及健康对照者下肢附着点(股四头肌腱、髌腱起点、髌腱止点、跟腱、跖底筋膜),比较其下肢附着点超声表现的异同。结果2014年6–8月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共纳入46例SpA患者,23例RA患者,12例OA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者,其中26例SpA患者、7例RA患者有足跟疼痛史。
期刊
目的分析儿童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病房2010年4月至2014年3月确诊的4例ABPA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近10年国内外数据库中报道的儿童ABPA检索资料。结果(1)4例ABPA患儿,2例确诊为囊性纤维化,1例同时诊断为哮喘。临床表现:咳嗽3例,胸闷(黏液栓堵塞)1例,反复喘息史2例;4例肺部影像学均表现有中心性支气管扩张,
期刊
目的观察克罗恩病患儿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季节、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性、疾病累及部位及激素治疗的相关性,发掘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探讨维生素D在克罗恩病的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克罗恩病患儿为研究对象,121名健康体检的儿童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克罗恩病患儿第一次进行25(OH)D水平检测时的一般资料、检测时间、生长发育水平、临床表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儿童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致病基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121例应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粪便中艰难梭菌致病基因tcdA、tcdB、tcdC、tcdD、tcdE、cdtA、cdtB,并对目标产物进行测序分析,任一致病基因检测阳性者设为CDAD组,致病基因均阴性者设为非CD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