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林业工程中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来源 :中国农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伴随着国家对环境的大力整改,我国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有所改善。但对于整体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是没有更好的整改计划。近些年来,造林数量的不断增多,面积的不断扩大,但整体造林的成活率却不容乐观。对于造林质量的改善,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希望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研究可以收获到不错的整改效果。
  1 影响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
  造林质量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不单单是来自自然条件因素,更重要的是人为因素和管理因素。不合理的遍地种树以及盲目的引进质量不优良的树苗都会为造林的质量留下隐患。以下针对影响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展开说明:
  1.1 自然条件因素 1)造林地气候。造林多在春季,如果这个时期降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严重干旱,对造林成活和保存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反之,如果雨水偏多,就会出现苗木被水淹死等异常现象。在林木生长期,如果遇上持续高温、降雨天气,或者严寒炎热剧烈变化,都会极大的降低新造幼林的保存率,影响造林质量。2)造林地立地条件。如果造林地处在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作物产量低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或山坡、丘陵、荒山、沟、路、渠、河旁等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土层薄的地方,那么在苗木栽植后就不易成活和正常生长,造林难度很大。
  1.2 政策因素 1)产权不明晰。有些地区没有及时发放林权证,产权不明晰,责任不确定,导致造林者担心自身权益无保障,影响造林投入程度和造林的积极性,影响造林质量。2)采伐限额限制。由于现行采伐限额的约束,造成造林投资者心存疑虑,担心投入后,将来采伐受限,造成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大大降低了造林的热情,也直接影响造林质量。3)工程造林投入不足。虽然近年来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增加了造林的补贴,但国家造林补助总体上还有欠缺。况且不同地区造林的成本不同,投入上的不足直接影响了造林质量。
  1.3 管理因素 林业体制不规范,以行政命令、长官意识代替行业管理,给工程建设带来极大的损失。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各级领导往往是在工程项目上马时发表讲话,项目结束时进行剪彩。管理队伍跟不上建设的步伐,造成造林质量低下。
  1.4 人为因素 1)缺乏科学规划。有的地方造林根本就没有规划,或者有规划,但是这个规划不是在对计划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进行调查基础上制定的,主观臆断,随意造林;也有些地方虽然制定了造林规划,但在具体造林时不按照规划要求施工,而是当地有什么苗就栽什么苗,而不考虑具体的条件和实际需要,造林规划失去了科学性和严肃性,这些都为造林质量买下了隐患。2)忽视栽后管理。
  有些地区片面追求造林面积、造林数量,忽视了造林的技术含量和造林质量。造林结束后,就很少甚至无人到造林地管理,放任自流,就是发生病害也很少防治,严重的影响或抑制了林木生长。另外,就是幼林抚育跟不上,光造不管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两方面也是造成林分质量下降的原因。3)苗木或林种选择不当。
  林木种苗是造林成林的基础和关键。有的地区为了单方面追求经济利益,用劣质苗木造林,出现造林不成林的现象。有的地方林种选择结构单一,造成林分结构简单,没有形成最佳的森林生态模式。有的造林树种选用不当,与当地气候、立地条件不相适应,不能做到适地适树,严重影响了造林质量。
  2 采取的对策
  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对策,这是我国一向遵循的准则。面对影响造林质量的各种原因,能够提出不同的疑问作出详细而有计划的解答,这是作为绿化人员的责任。以下是针对影响造林质量的因素而采取的相应整改对策:
  2.1 适地适树,良种造林 按照造林学的原理,适地适树造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立地条件、气候环境和造林目的选择合适树种,如北方要选择根系发达且萌芽力强、耐寒冷、耐干旱、瘠薄的乔灌木。当然,适地适树,还必须要有良种作保障,应尽量选择林业部门公布的林木良种或适宜当地生长的乡土优良树种进行造林。这些林种生长快、抗病虫害、抗旱、适应能力强。
  2.2 强化管理,落实任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强化管理职能,从规划设计、施工整地、苗木准备、造林栽植、护林防火、抚育管理等实行全过程管理。要求没有规划设计的不能施工,施工严格按照造林规划设计和技术规程实施,并按规划进行验收。把好苗木品种质量关、整地和栽植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3 重视科技,提高质量 到相关部门去学习相关的造林技术,熟练掌握高科技的应用,大力宣传造林技术知识,全方面的掌握科学理论,培训强大的科技造林的团队。使人人都掌握一门强硬的高质量的技术水平。使我国的造林水平不单单止步于最原始的技术,而是在技术含量生得到更大一步的提升。为今后能够更好的保持森林原生态、创造原生态打好坚实的基础。从网络上也要入手推广宣传造林技术,使更多的人了解并且能够投身于绿化森立的队伍当中。利用已经掌握的技术,能够因地制宜的栽种树苗,搞好绿化的建设。
  3 总结
  造林质量直接影响到林木的成活率。在造林前要认真调查、科学规划是绿化的依据也是造林成活的保障,要对造林地区做好調查研究,选择适合的树种,采用先进的技术,做到适地种树,使造林质量达到高标准高质量的成活。要以国家领导政策为方针,结合国家的安全生态体系、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社会。付诸实际行动保护、绿化我国的森林资源。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中国第一批特小籽变中籽,杂种优势极为强大的真正杂交一代薄皮甜瓜。1 型色更加优美,果实椭圆形或长圆形,生瓜墨绿色,熟瓜渐转黄白色,少数白色。2 糖度高出23%;保持叶片完好,
摘 要:北方地区秋季降雨量少于南方地区,且较南方空气干燥。在秋季,进行植苗造林活动,也有一定的环境优势,比如土壤墒情好,含水量较高,利于苗木根系的快速生长,也利于降低工程成本。苗木在秋季的时候也具有较强的抗性。受到天气影响,苗木蒸腾作用也不断降低,利于苗木成活。在了解这些环境因素后,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苗木在秋季表现出来的生理特征,才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笔者认为,北方地区秋季植苗造林技术的基础是合理
近日,北京市计量院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和国家认监委的实验室复评审/扩项现场评审。rn此次该院共有234个校准项目和68个检测项目通过CNAS现场评审:156个检测
采用3个相同的生物滤池,分别接种好氧硝化生物膜、厌氧反硝化生物膜、厌氧反硝化生物膜+厌氧活性污泥混培物,常温条件下,通入pH值为7.5的模拟低氮废水,分别经过129、100和129 d,3个缺氧氨氧化生物滤池均成功启动。装置运行进入稳定期后,通过减少水力停留时间、提高氮负荷的方法,加快缺氧氨氧化菌富集,并研究其脱氮能力。启动成功后,3个生物滤池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5%、65%和65%,平均容
汶川地震后3周内成都铁路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479名伤员,本文对灾害中的救治经验进行总结.在最初阶段,从应急预案启动到开始收治伤员,应立即开展应急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
目的:探讨围产期孕产妇保健的状况与健康教育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参加孕妇学校的3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但未参加孕妇学校的3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