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与沥青黏附性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中外公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iche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评价机制砂与沥青的黏附性,通过采用湿轮磨耗试验和IPP图像处理技术,以采集的湿轮磨耗后试件表面数字图像为研究对象,根据磨耗区域内图像表面颜色的差异,利用IPP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沥青膜的剥落面积,进而计算沥青膜剥落率ρ,作为机制砂与沥青之间黏附性的评价指标,并研究湿轮磨耗试验的适用性、试验条件和机制砂与沥青黏附性等级的划分标准.结果 表明:当磨耗时间为600 s、试验温度为20℃时,湿轮磨耗试验能够作为评价机制砂与沥青黏附性的试验方法.机制砂与沥青黏附性等级的划分标准为:0≤ρ≤20%,黏附性为5级;20%≤ρ≤40%,黏附性为4级;40%≤ ρ≤60%,黏附性为3级;60%≤ ρ≤80%,黏附性为2级;80%≤ρ≤100%,黏附性为1级.
其他文献
针对新疆大温差地区的地理气候特征,通过DSR试验、BBR试验测试50#基质沥青、玄武岩纤维-50#沥青、90#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疲劳性能,并基于沥青胶浆性能优选出较佳
通过室内试验对比研究了西非地区塞内加尔分布的8种红土粒料的矿料组成、级配特征、膨胀性及击实与承载特性.结果 表明:粒料天然级配相对连续、粉料黏性较小的红土粒料具有相
某日春天如约而至,万物开始骚动膨胀,如果我们需要一个形象来比喻描摹,那撑起的河豚再合适不过。不管是一日之计还是一年之计都得循序渐进,一鼓作气,从水底起飞,来到陆地,穿
地方民族院校具有复杂的地理区位、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发育滞后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特殊性,存在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地区发展需要、尚未真正融入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招生、就业
该文主要研究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在掺入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前后的变化,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及掺入纤维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黄远林同志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五年制)。黄远林冶学的特点是:坚持“二为”和“双百”方针及实事求是的态度,基本理论和资料工作比较扎实。在中国漫画界,毕克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是应用型大学定位的需要,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师资队伍发展的需要,在充分理解教师专业技能内涵及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应充分
校企合作育人是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满足企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满足高校培养高案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满足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的需求,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该文研究了某二级公路路基中路基土液性指数和水泥掺量对路基改良土强度性能的影响,选取了3种不同液性指数的素土作为研究对象,并掺入水泥进行改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水泥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