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饮食诱导APPswe/PS1ΔE9小鼠脑内炎症反应及细胞焦亡损伤神经功能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与阿尔兹海默病神经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12月龄C57BL/6J小鼠和APPswe/PS1ΔE9(APP/PS1)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C57BL/6J小鼠n=6)、普通高脂组(C57BL/6J小鼠+高脂饲料n=6)、痴呆组(APP/PS1小鼠n=6)、痴呆高脂组(APP/PS1小鼠+高脂饲料n=6)4组;普通饲料/高脂饲料喂养6周。每周监测小鼠体质量变化,免疫组化观察海马小胶质细胞激活情况,RT-q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食管鳞癌lncRNA差异表达,构建食管鳞癌预后风险模型。【方法】从TCGA肿瘤数据库下载食管鳞癌基因表达数据及临床信息,使用R 4.0.3软件提取差异表达lncRNA,进一步使用COX回归分析筛选模型lncRNA,并构建预后风险模型Riskscore;按照风险评分中位值将食管鳞癌患者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进一步比较高低风险组生存预后;分析比较风险模型及其他临床特征对食管鳞癌生存预后的预测性能;分析风险评分与其他临床特征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及基因富集
【目的】观察PT109能否改善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icv-STZ)诱导的散发性AD小鼠模型的认知功能障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32只7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7只)、模型组(7只)、PT109低剂量组(9只)、PT109高剂量组(9只)。将STZ于第1和3天注射入小鼠侧脑室建立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3mg/kg,每个注射位点5μL)造模后,分别腹腔注射PT109(30、100 mg·kg-1·d-1),2周后通过Morris水迷
【目的】通过对比病理分期Ⅱ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VATS)与开胸肺癌根治术的近期、远期疗效之间的研究。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对于病理分期ⅡB~ⅢA期是否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肺癌根治术的病理分期ⅡB~ⅢA期且资料完整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21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VATS组和开胸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结果】VATS组相较于开胸组患者术后
熊磊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经验丰富、多有发挥.介绍了熊教授对儿童抽动障碍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的理论发微及辨证思路,采用“轻可去实”的治疗原则,配合药浴或香药吸入、耳穴埋豆等外治法,疗效显著,特色鲜明.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神仙方论》是黑水城文献A21其中一部分,由多首医方组合而成。其中有名为“赤石脂九”的医方,传世医书中未见同方。而关于方中“飵”字的识读,前人学者主要有“飵”与“酢(醋)”两种不同解释我们通过梳理两者在相关传世医书所栽赤白痢方中的使用情况以及服药方式后认为,“飵”字是由“饮(飲)”字经传抄变异而成,因两者字形相似,故而较易发生讹误。
【目的】探讨异氟醚(ISO)对脑缺血/再灌注(IR)小鼠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醛糖还原酶(AR)基因敲除的小鼠(AR-/-)及对照野生型小鼠(Wild-type,WT)随机分为WT-S组、WT-IR组、WT-IR+ISO组、AR-/-+S组、AR-/-+IR组、AR-/-+IR+ISO组,每组6只。通过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缺血1 h,再灌注23 h),Zea-Longa法评估小鼠神经功能评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腹腔镜疝修补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在2~4岁之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分级(ASA)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阳性对照组(D组),利多卡因处理组(L组),每组20例。主要观察指标包括WATCHA量表躁动评分,拔管后躁动发生率,补救加药次数;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术中平均七氟烷吸入浓度,术后早期疼痛评分,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48h内术后镇痛药物曲马多使用量,【结果】①D组、L组
【目的】分析规律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透出液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规律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收集患者基线水平临床资料、血生化资料,以及腹水蛋白定量。按照是否发生PDAP分为腹膜炎组和非腹膜炎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基线资料,采用Cox生存分析方法分析影响PDAP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61例规律腹膜透析患者,随访中位时间为43个月,发生腹膜炎患者占24.5%。两组比较
【目的】探讨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产检并分娩,且产后3个月内使用高频超声探头测量腹直肌的孕妇共2394例,根据腹直肌是否分离,分为非DRA组321例和DRA组2073例。收集两组孕期的一般临床特点和分娩结局,包括:年龄、身高、产次、体质量指数、是否合并糖尿病、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对比分析两组之间的临床特点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DRA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①产后3个月内DRA以脐
汪受传教授提出热、郁、痰、瘀为小儿肺炎喘嗽的病机关键.小儿肺炎喘嗽的发生发展与热、郁、痰、瘀互结为患及其病机演变密切相关,故治疗上,汪教授总结出对应的治疗四法,即清热、解郁、涤痰、化瘀.临床中以上4种病理要素在小儿肺炎喘嗽中常同时并见,但其证候具有轻重缓急之别,故所选用的治法也当有所偏重,不可执法守方,须根据病情灵活施治,方能取得良效.附案例2则,以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