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中存在的几种不良行为的分析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wf03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片面性和主观性,自控性不强。这时孩子的行为发展如果受到不良方面的影响,就有可能偏离正常的方向。纠正这种行为,教育是唯一的手段。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这种教育不仅是指学校中的教育,还指父母对孩子的教导;不仅是指认识世界的知识教育,而且还指道德思想和习惯教育。唯有如此才能通过重塑改造他们。
  我国的心理学家将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即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其中(11、12岁~14、15岁)是人的少年期,大致相当于初中生时期。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片面性和主观性,自控性不强。这时孩子的行为发展如果受到不良方面的影响,就有可能偏离正常的方向。
  筆者通过观察分析,把中学生经常出现的不良行为归纳为以下几种:任性、偷东西、学习成绩不好、厌学等几种行为,并对这几种不良行为的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谈谈自己的想法。下面就这些不良行为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种:任性
  任性这种行为是当今4-2-1家庭组合中孩子的普遍性行为。对于任性要分清什么是不允许的任性,应该说过分的要求吃、穿、玩,父母一不答应就吵、哭、闹是不良行为的任性,要不得。如果是因为求知有主见而表现出的任性是可取的。前者一定要教育改变,后者应发扬光大,对于任性应采用以下的纠正方法:说服教育法和订立塑造规则。
  第二种:偷东西
  学生偷东西和以偷为职业的偷不可同日而语。但可以肯定地说,学生的偷如果不加以调理,很可能就会发展成为犯罪的“偷”。中学生偷东西的行为就表现为以下几种:泄恨、好奇、随便拿。根据心理学理论,初中生的道德情感表现为不成熟、不稳定,丰富、强烈的好奇心。在此时期,即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品德不良,违法犯罪多发生在这个时期。根据有关权威部门研究发现:初二是道德发展的关键期,对于“偷东西”行为的处理,家长与教师们不能一律把它认定为道德问题,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种:学习成绩不好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在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驱使下,在教师追求升学率的驱使下,越来越看重孩子的成绩。教师与家长应该明白,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与多种因素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应该分清孩子是一直学习不良,还是偶尔学习不良;是突然学习不良还是慢慢地学习滑坡;是小学阶段学习不良还是初中学习不良。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般因素和对策:
  (1)智力因素。由于智力是人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个体智力的发展有明显的差异。智力是影响学生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表明,绝大多数的人的聪明程度属于中等,智商分数极高或极低的人都是很少的,一般认为IQ值超过140的人属于天才,他们在人口中也不到1%,IQ值在70以下的人属于弱智,他们在人口中也不到1%,这时要区别对待。如果学生的智力一般,就不要强求学生一定要考入班中前10名或前5名,欲速则不达;如果学生智力较好。就要求孩子一定要努力取得班中的好名次;如果学生智力落后,建议不要把学生成绩作为孩子的最大目标,而应训练孩子的各种适应能力,劳动技能等。
  (2)学习动机。即使智力很好,但不用功,不努力或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成绩就不会太好。根据心理学原理,这就是一个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问题。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必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在学习中能专心致志,具有深厚持久的学习热情,遇到困难时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反之,缺少学习动机的学生,必然学习积极性低,而学习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学习的动机可以影响到学习效果。换一种角度来看,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如果学习的效果好,学生在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收获成正比,学生的学习主动机就会得到强化,从而巩固新的学习需要,使学习更有成效,这样学习需要与学习效果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反之,不良的学习效果,会使学习的努力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从而削弱了学习的效果、需要,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更差的学习效果,最终形成了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3)疾病因素——特殊的学习障碍。这是近来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智力不差,可就是学习成绩提不上去,他们往往有好动、读写障碍等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进行专门的辅导和训练。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很多情况下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解决办法是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这些环境因素包括:①同伴问题:处理这一环境因素造成的问题其有效办法是:放弃坏朋友,结交好朋友,拒绝黄色诱惑,不良迷恋等等。②教师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从学生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二类:一是技术问题,要么学生听不明白教师讲课,要么是教师根本就没有讲清楚;二是学生认为教师和自己感情上有障碍。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希望学生成绩好和学生认为教师对自己好,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③家庭问题:家庭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影响,要创造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哪怕是父母离异也要想到不能影响孩子的学习。
  第四种:厌学
  厌学是一个严重的教育问题,现在变得越来越多,它的原因非常复杂,有整个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有教育体制自身的作用,也有学生、家庭、教师各方面的原因,原因有以下几种:①伙伴关系不良。伙伴关系不良,是导致学生心情紧张,惧怕进班,进而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②老师的因素。教师的教学不当,态度粗暴,会导致学生厌学。③家长要求不当。要求太严太高,可能导致厌学,要求太高达不到,孩子就会失去兴趣。④其他原因。家庭不睦,父母离异可能导致厌学。
  以上几种行为是现在中学生出现较多的不良行为。这些行为会使学生的发展偏离正常的轨道,一是出现应立即纠正。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纠正错误过程,就像一棵幼苗在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不仅有可能受到缺少阳光、雨水、肥料的影响还有可能会受到病虫害、风雨雷电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会使一些树枝折断也可能在树身上留下伤疤。但是只要不是拦腰打断而死它总要长成参天大树的。
其他文献
为了使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经济有效地进行,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对既有建筑所属区域、非节能率以及改造价值等三个指标进行了得分计算,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顺序进行了优先
摘要:传统的教学以“精确化”、“机械化”的格式进行和发展,学生的德行养成、情感发展、态度、信念和性格的形成被忽视,这种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深入探讨了教师教学理念提升的重要性。  教学理念就是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思想、观念,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不同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的定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分析清楚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对于把握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酒店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局面,作为酒店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已颇具规模,在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之后,伴随着营业成本的高涨和酒店之间激烈
一条裙子的坚持rn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郭培从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进入到北京最早的一批时装公司工作.回忆刚开始的阶段,“那个年代时尚对大众来说是陌生的,时装都是特别新颖的
期刊
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学生只要能回答“是什么”即可。而高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就比较复杂且抽象,通常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由现象追溯物理规律;由物理过程寻求定量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概括和想象等思维能力;有较强的数学运算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有与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的塑料工业也在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化工行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国内使用的PVC稳定剂60%以上仍然是有毒的铅盐系列
现代零售行业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与传统行业相比,它具有灵活性,开放性,便捷性等特点。这些特征使得零售行业仅仅用十年的时间就完全替代了传统的零售业态;商业模式,经营
在中国共产党70年的奋、斗,历程中,曾两次作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不仅认真总结前进道路上的成功经验,而且特别注意从失败中学习,把挫折和错误视为重新奋起时可以借鉴的
基于西安市2004—2018年相关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曲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收入、 人口密度与房价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居民收入的提高、 人口的增长均对房价
由于传统葡萄酒消费市场需求萎缩,世界葡萄酒市场将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与此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葡萄酒消费增长迅速。此外,中国是法国葡萄酒的第一大进口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