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daruanjiand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事诉讼诈骗是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种新动向。一些人利用民事诉讼中各种程序的特点,通过制造假证据、隐瞒事实、制造假债务、恶意串通等多种手法,使法院做出有利于他们的错误裁判,在给被害人造成损失的同时也妨害了司法机关正常的诉讼活动,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但现行刑法对诉讼欺诈没有明确的规定,法学理论界对诉讼欺诈的定义尚未明确,给司法机关对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和处罚带来较大的困难。本文从诉讼欺诈行为概念、特征、行为属性入手,对理论界存在的观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诉讼欺诈行为应单独设罪加以规制的观点。 Civil litigation fraud is a new trend emerged in judicial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Some people make use of the features of the various procedures in civil lawsuits by making fake evidence, concealing facts, falsifying debts and malicious collusion, so that the courts can make wrong referees in their favor. In the meantime, Hinder the normal judicial proceedings, has a greater social hazard. However, the existing criminal law does not have a clear definition of litigation fraud. The definition of litigation fraud in jurisprudence circles is not yet clear, which brings great difficulties to the judiciary in defining and punishing litigation fraud.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oncepts,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s of litigation fraud, analyzes the existing views of the theoretical circles, and elaborates the viewpoint that litigation fraud should be regulated solely by the crime.
其他文献
“导-做-评-拓”四步教学法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学生独立动手探究或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动手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教师的点评和知识迁移拓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
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具挑战性,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我国在计算机教育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计算机教育也取得了蓬勃发展。自从我校开展计
职业教育在中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肩负着为国家发展提供重要技术人才的责任与义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是实现人才强国并推动中国进行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由于我国传统的环境行政保护的低效性及诉讼制度的局限性,不能适应环境公益保护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我国应通过实现环境公益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心理咨询本土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即: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咨询态度的影响,中国人独特的人格特点和中国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咨询的知识。 This article elab
善意取得在法律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重要的,普通人对于此制度还比较陌生,下面我们将对善意取得制度进行讨论和分析。善意取得制度,又称即时取得或即时时效,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大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乡差距的扩大导致该制度在目前情况下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农村的发展了,同时其缺陷也日益
搞好劳动力转移工作,提高务工人员整体素质,以职业院校为技能培训平台,根据用人单位的用工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各种技能的培训,积极引导劳动力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根据
不法取得财产罪主观上要求非法占有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一时使用为目的不法取得财产的出罪问题,以及与毁坏罪的区别问题。以一时使用目的不法取得财产行为,虽然在西方有可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