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花”想改名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009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梅,一个内向羞涩的小女孩,每次上课总是睁大好奇的眼睛认真听讲,好像我身上天天有新奇的秘密似的。这样的孩子我喜欢,在我心中,她像一朵小小的梅花,我期待她的盛开。可今天她心神不安,恍恍惚惚的,上课老走神。
  “今天你怎么了?”下课时我问。
  “不舒服。”她答。
  “说说看,发生了什么事?”
  “我的名字不好听,同学们都叫我发霉,有的还叫我倒霉。”
  我忍住笑说:“同学给你起外号是不对的,其实你的名字很好听,梅花象征着……”
  “哪儿呀,今天早上上学路上绊了一跤,上数学课时无缘无故被老师批评了一顿。上体育课又摔了一跤。老师,你说倒霉不倒霉?我的名字不好听,我想改个名儿。”范梅一口气说完,脸涨得通红。
  原来症结在这儿。
  两天后一组梅花的诗出现在黑板上。
  “中国的传统文人视梅花为花中‘清客’,并把她与松、竹称为‘岁寒三友’。古往今来,很多人喜爱梅花,很多诗人歌颂她,今天我们来领略其中的名家名篇。”
  一节课,学生诵读了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王冕的《墨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王安石的《梅花》,我略讲诗意,突出诗歌中蕴含的梅花品格和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这种集中授课还是第一次,学生由于好奇而专注,但真正的目的,范梅是否会意了呢?
  “今天学习有何感受?”我问。
  “都是学有关梅花的,学得很多。”
  “你学到了什么?”
  “梅花坚强不屈,梅花能留清香,有气节,梅花很谦虚,还有……”
  “你喜欢梅花吗?”
  “喜欢!”
  “还改名吗?”我直奔主题。
  “不改了。”
  “其实父母给你起这个名是寄予他们美好的祝福,希望你成为一朵不畏严寒的小梅花。”
  羞涩的笑容挂在她脸上,像一朵盛开的梅花。
  (甘肃靖远煤业公司魏矿学校何贇)
其他文献
“德育为首”、“德育不好是危险品”,不少至理名言都道出了德育的重要性。但“课堂十年功,不敌社会一分钟”却又道出了德育的艰辛、低效与无奈。  德育是什么?德育就是老师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唠叨?德育就是学校规定的“这不准、那不准”?德育就是枯燥的守则和条款?这些让学生听起来耳朵起茧子的东西实效性有多大?  那怎样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呢?这是摆在班主任等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有没有让学生乐于接受
期刊
我曾这样问自己:“小学班主任,你的名字是什么?有人说,你是‘孩子王’,家有三斗粮谁也不想当;有人说,你是小保姆,时时处处跟着孩子走。”当我再次从一年级带起时,我对小学班主任的角色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新课程对我们班主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必须从观念、能力、方法等方面进行角色更新。    老师与生活顾问    一天放学,我带领学生刚要过马路,一位家长就向我诉苦:“老师,我家刘振炜早上老是不吃饭,
期刊
案例描述:  刚接触晨晨,我觉得他是一个懒散的孩子,整天懒洋洋的,一点精神都没有。上课没有一分钟坐得端正;排队做操了,座位上只剩下他一个人,任我叫破嗓子喊他排队,他还是慢吞吞地整理着文具……  自然地,晨晨成了我特别关注的对象。课间谈话,放学后练坐、练排队,可第二天他更没精神了,一到学校就趴在桌子上。问他为什么,他就开始哭,边哭边说肚子疼。联系家长后,他们去了一趟医院,医生说没什么,又回到了学校。
期刊
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有我儿时的班主任老师的影响,也是我单纯率直的个性使然。当初我在一个中型国企团委做政工工作,每天一杯茶一张报纸待在办公室里无所事事,打扫办公室成了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倘若我仍待在那样的地方,说不定很轻松,可是,我却难以忍受自己的青春时光这样消磨下去。于是,我辗转调到了学校。学校里的工作较辛苦,待遇也让我大吃一惊。有一年三八妇女节,学校给每个老师发了五元慰问金,这成了我和老同事们的笑
期刊
编者按:小学班主任似乎事无巨细都得亲历亲为,到头来疲惫不堪却又收效甚微。究竟应该怎样管理,才能既高效又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呢?本期孙燕燕老师的《做个幸福的“懒”老师》一文是针对刚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而实施的一系列“懒”办法;王雪芬老师的《做个聪明的“懒”老师》一文则是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的一些“懒”活动;而舒爱武老师的《班级项目负责制》又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班级管理的不同方法。是做一个“幸福”、“聪明
期刊
人们护理婴幼儿时都知道要特别仔细,小心呵护。其实,呵护人的心灵也应该像呵护婴幼儿一样特别仔细。但现实中,无论是家长对待孩子还是教师对待学生,对于呵护心灵,往往都缺少足够的细心和足够的重视。  小时候,一次和父亲到山坡上拾柴,一会儿我就不耐烦了,开始玩起来,并揪了一把开小白花的植物。父亲为了让我好好干活,别再到处去揪那种野花,就对我说:“别去揪那花,那花不好。”我问为什么不好,父亲说,那是死孩子包。
期刊
“李老师,今天全班同学的语数外作业都交齐了,只差小璇的,因为她还在生病。”班主任助理小茜同学对我说道。我心里一阵酸疼,小璇在家已经病休两个星期了,作为班主任的我除了电话问候,还能为她做些什么呢?  下午的夕会时间到了,我整理好思绪对孩子们说:“同学们,如果你生病了,两个星期都住在医院,不能来上学,你会怎么想呢?”学生小权说:“我会觉得很孤独,因为没有同学陪我玩。”学生小瑄说:“我会很着急,因为两个
期刊
“张升是我的好朋友,他脑子机灵,勤奋好学,是咱班的数学大王。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当别人向他请教数学问题时,每问一个问题就得给他一角钱。”  这是我班“我为朋友明得失”主题班会的现场。刘旭的话象投入平静水面中的一块石头,一下子引起了同学们的轰动。  “张升给同学们讲题收钱,不讲道德。”  “那次我没带钱,向他问问题,他硬是不给讲。”  “张升太看重钱了。”  “……”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数落起张升
期刊
上《马踏飞燕》这一课时,学生们在我引导下津津有味地欣赏着闻名世界的雕刻艺术珍品——马踏飞燕,教室里还不时发出“啧啧”的称羡声。  “老师,‘马踏飞燕’有问题!”乍一听,我大吃一惊。循声望去,是班级里的调皮大王陈军,他直直地站着,双眸炯炯有神。  我笑着问他:“你发现了什么?说说看!”陈军滔滔不绝地说开了:“我刚才认真观察了这图上的‘马踏飞燕’,越看越不对劲,以前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匹匹飞奔的骏马,马
期刊
上课前我发现一位女同学的鼻子里塞着卫生纸,下巴上依稀有着血迹,“怎么了?”“是王××打的。”旁边的学生替她回答。我马上询问事情原委:是一个绰号叫“缺德板凳”和另外三个男生一起打的,性质实在恶劣。上课时间快到了,我抓紧时间宣布了两条处理意见:第一,四名男生向这位女同学赔礼道歉,并与家长沟通。第二,每人写一篇日记,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教室里很安静,孩子们沉默无言,然而每一个人的内心一定是不平静的,包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