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防治PPH的效果分析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对产后出血(PP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0例P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马来酸麦角新碱,n=25)、研究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n=25),比较患者产后2.h、24.h出血量,产后凝血功能,子宫复旧状况,应激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产后2.h、24.h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24.h,两组间凝血功能各指标水平比较(P>0.05),而研究组HGB下降值小于对照組(P<0.05);随访至出院,两组患者宫底高度、宫腔积血、子宫复旧不良、恶露持续时间比较(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针对PPH患者,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止血效果更好,减少宫腔积血,促进子宫复旧。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马来酸麦角新碱;PPH;产后出血;子宫复旧
  【中图分类号】R71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061-02
  产后出血(PPH)通常指出血量在24 h内超过500 mL,在我国其发生率为3%~4%,为产妇最主要的致死原因[1]。而引起PPH的临床因素较多,以宫缩乏力最为常见,其次包括胎盘剥离、产道严重损失、凝血功能障碍等[2]。以往临床上防治PPH多以缩宫素、马来酸麦角新碱为首选,但临床反馈其止血效果欠佳,大部分患者的产后24 h内存在大出血现象危及生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溶液,含有前列腺素F2α的(15S)-15甲基,为一种新型的预防产后出血药物,但其止血效果尚有待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本研究选取80例P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防治PPH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P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马来酸麦角新碱,n=25)、研究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n=25)。对照组年龄20~37(27.22±3.41)岁;初产妇13例,经产妇12例;孕周37~41(38.22±2.41)周。研究组年龄15~38(27.96±3.29)岁;初产妇11例,经产妇14例;孕周37~41(38.22±2.41)周。两组间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明确存在产后出血患者;(2)年龄>18岁;(3)各临床资料完整;(4)所有入选对象、家属均知情同意,愿意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衰竭影响药物代谢;(2)合并严重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3)合并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道损伤严重者;(4)合并恶性肿瘤、凝血功能紊乱、血液系统疾病者;(5)对本研究中药物过敏者;(6)存在严重精神、言语、智力障碍者,无法有效配合治疗。
  1.2 方法
  所有产妇于胎儿分娩后予以缩宫素静滴促进宫缩,缩宫素(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4526)20 U+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以0.02 U/静脉滴注。
  对照组于此基础上予以马来酸麦角新碱(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4526)0.2 mg,肌肉注射。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美法玛西普强,国药准字H20120388)250 μg,肌肉注射。
  1.3 观察指标
  (1)详细观察并记录所有产妇产后2 h、24 h内总出血量;(2)于分娩前、产后24 h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3)产后随访至出院,检测产妇宫底高度、宫腔积血,彩超观察产妇子宫复旧不良情况,记录恶露持续时间;(4)观察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软件采用SPSS 21.0,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 检验、Fisher 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产后出血量
  研究组患者产后2 h、24 h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凝血功能指标水平
  两组间APTT、PT、FIB水平于分娩前、产后24 h比较,均无差异(P>0.05)。见表2。
  2.3 比较子宫复旧状况
  随访至出院,两组患者宫底高度、宫腔积血、子宫复旧不良、恶露持续时间比较(P>0.05)。见表3。




  2.4 比较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1例头晕,2例恶心、呕吐,1例面部潮红,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4/40);研究组出现1例头痛,1例恶心、呕吐,3例面部潮红,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5/40);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
  3 讨论
  PPH多见于阴道分娩后宫缩乏力,持续大量的出血可危及产妇生命[3]。缩宫素为既往防治PPH的首选药物,但随着医学的发展、研究水平的提高,新型的药物不断产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马来酸麦角新碱半衰期长,有效维持宫缩,可促进子宫血管、肌纤维收缩,从而减少产后出血,但有数据统计其增加胎盘不娩出风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显著收缩子宫,在体内快速到达血浆高峰浓度,并且可重复应用,但其在防治PPH的临床效果有待验证。本研究通过对40例PPH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分娩后肌注治疗产后出血,与对照组比较,以寻找更优的防治PPH的方案。   本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产后2 h、24 h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较单纯马来酸麦角新碱能更有效的促进宫缩,防止产后出血。分析原因:分娩结束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注后在体内快速达到有效血浆峰浓度,使子宫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快速提高,协同马来酸麦角新碱促进宫缩;另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子宫平滑肌细胞的收縮蛋白有直接作用,增加宫缩频率、幅度,从而对胎盘周围血窦起到更好的压迫作用,有利于产后止血;该药物还能聚集局部血小板,促进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提高子宫血管收缩作用,最终有效的止血[4-6]。因此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可互相协同,促进宫缩、防治出血。
  PPH患者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增高,而大量氧化应激产物的释放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又增加产后出血,产生恶性循环[7-9]。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其化学分子式上含有甲基,从而使其活性增加至PGF2α的20倍左右。该活性的增加有利于对钙离子的结合,并转移至细胞内;另外对腺苷酸环化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体内环磷酸腺苷水平降低,导致肌质网膜蛋白磷酸化受抑制,降低机体应激水平,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间APTT、PT、FIB水平于分娩前、产后24 h比较,均无差异(P>0.05),两组间出现凝血结果无明显差异,考虑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对患者随访至出院,分析研究组患者宫腔积血、子宫复旧不良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更好的防止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10]。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说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马来酸麦角新碱均较为安全。
  综上所述,针对PPH患者,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止血效果更好,减少宫腔积血,促进子宫复旧。
  参考文献
  [1] 宋小侠,卢燕玲,翁廷松,等.马来酸麦角新碱、卡贝缩宫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的比较[J].广东药学,2017,38(18):2850-2852.
  [2] 王金香,王爱丽,梁虹.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益母草注射液辨证治疗产后子宫收缩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8,62(3):565-568.
  [3] Kumar KSS,Shyam S,Batakurki P.Carboprost versus Oxytocin for active management of third stage of labor: A prospective randomi zed control study [J].J Obstet Gynaecol India,2016,66(1):229-234.
  [4] Sebghati M,Chandraharan E.An update on the risk factorsfor and management of obstetric haemorrhage[J].WomensHealth(Lo nd),2017,13(2):34-40.
  [5] 杨攀,马兰.马来酸麦角新碱、卡贝缩宫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阴道分娩中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1):128-130.
  [6] 唐翠兰,戴云先,何晓清,等.马来酸麦角新碱、缩宫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9,17(7):8-9.
  [7] 黄红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贝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与安全性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93-94.
  [8] 汪文艳.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2):82-83.
  [9] 王世英,拓海荣.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对产后出血疗效观察[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3):481-482,484.
  [10] 廖冬,成丽虹.对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马来酸麦角新碱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J].北方药学,2020,17(12):145-14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在醫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中采取标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医务人员110例,列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再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医务人员115例,列为实验组,采取标准管理,对比两组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效果。结果:管理前,两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知晓率、职业暴露处理正确率无明显差异,且实验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构成比对对照组差异不大(
【摘要】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急诊皮肤软组织挫擦伤的临床体会。方法:纳入急诊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皮肤软组织挫擦伤患者共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MEBO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创面愈合天数低于对照组;治疗前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无差异,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较低(P<0.05)。研究组瘢痕率为8
【摘要】目的:探讨潮气肺功能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将本院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诊治的96例患喘息性疾病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儿分为哮喘组和肺炎组两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测定并比较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后两组患儿的潮气肺功能。结果:肺炎组患儿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单位质量内潮气能(VT)及呼吸频率(RR).显著升高(P<0.05)。哮喘组患儿吸入支气
【摘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属于妊娠期女性一类常见疾病,会对孕妇和胎儿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目前临床已有较多学者就HDCP开展了相应研究,但有关该病的发病原因仍未完全明确。积极控制HDCP患者的血压水平,可减少后续并发症出现,提升自然分娩率,对疾病的后期治疗和预后结局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HDCP的诊疗方法开展综述,给临床提供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诊断;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
【摘要】目的:评价锗水增强免疫力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20尾受精后2天(2 dpf)转基因中性粒细胞与巨噬细胞绿色荧光斑马鱼于六孔板中,每孔(实验组)均处理30尾斑马鱼,静脉窦注射给予红色荧光微球建立斑马鱼促吞噬模型。模型斑马鱼水溶给予4倍浓缩锗水和阳性对照药百令胶囊15 μg/mL浓度,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每孔容量为3 mL。锗水处理结束后,每组随机取10尾斑马鱼在荧光显微镜下采集图片,用图像处
【摘要】目的:分析温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口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残留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80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温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与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对比中医症状积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
【摘要】目的:研究急救急危孕产妇中应用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流程管理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该时间段通过我院急诊绿色通道接诊的急危孕产妇104例,按照接诊先后次序分为优化组和未优化组,每组各52例,其中未优化组行原有急诊绿色通道流程进行救治,優化组行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流程进行救治,对比分析不同组别两组急危孕产妇的接诊用时、救治成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优化组急危孕产妇从接诊用时方面
【摘要】肿瘤免疫疗法的出现为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疗法使恶性肿瘤的治疗有了极大进步。靶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或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途径的检验点抑制剂的免疫疗法在治疗不同类型癌症治疗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其以更低的副作用使患者的生存期得到延长。然而只有部分患者受益,同时也伴有副作用和高成本等问题。预测生物标志物的开发有助于精确选择最可能受
【摘要】目的:我国助产专业目前有三种学历水平:中专、高职高专和本科,其中以高职高专为主,本科教育刚刚起步。目前,我国助产人员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助产服务能力较低。针对这些现状,深入了解助产实习生对产房老师带教的满意度情况,分析满意度结果,进而提高助产实习生的带教质量,为促进我国助产士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设问卷对某医学院2014级至2016级117名大专助产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产
【摘要】目的:探究改良henry入路对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直接掌侧入路,研究组选用改良henry入路,比较两组并发症、出血量、手术时间、Werley评分、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3%、5.7%,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