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美丽与天文发现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ichunxing89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每天冲向地球的大量陨石中(当然绝大部分都会燃烧汽化消失,很少有机会落到地面),有一类铁镍陨石有着惊人的美丽外观:铁镍金属构成的网络结构中,嵌有橄榄绿色的半透明晶体,迎光一照,发出诱人的琥珀光芒。这种陨石,被称作橄榄陨铁,这些陨铁被人们唤作“太空宝石”,在200多年前人们断定这些东西来自外太空之后,科学家们就一直对它充满浓厚的兴趣。
  1772年,德国自然学家帕拉斯(Pallas)对早前俄国西伯利亚山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附近发现一块奇妙的岩石——这块岩石总重达680千克。经过研究,帕拉斯在1776年对这块陨石的描述,后来被用作证明宇宙陨石坠落地球的重要证据——而在那个时候,大多数科学家对这一学说还当作是童话,也正因如此,这种陨石便被以帕拉斯的名字命名为“帕拉塞特”(pallasite),在天文学上它被称作橄榄陨铁。橄榄陨铁在所有陨石中仅占2%,属于比较珍稀的陨石。现如今,在陨石交易市场上,一片长3英寸,宽2英寸(1英寸=2.54厘米)的薄薄一片橄榄陨铁, 就能卖到1 000美元的高价。
  橄榄陨铁的故事对于人类,绝不仅仅是收藏与金钱。它能告诉我们许多宇宙过去经历的故事。最近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组织的地球物理学家研究组通过利用二氧化碳激光、磁场和精密记录仪器,对橄榄陨铁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了有趣的新发现:橄榄陨铁的形成远比过去人们认为的更加有趣,它们很有可能是小行星之间相互撞击形成的美丽副产品。这一发现颠覆了原来对橄榄陨铁形成原因的猜测,让人们重新开始认识这些形成于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美丽物质。
  鉴于橄榄陨铁含有铁镍金属以及宝石状半透明橄榄石矿物,过去许多科学家猜测它们是在这两类物质以特定方式相遇形成的,在小行星或其他行星体的铁质内核与岩质外层的边界层,最有可能具备这种形成条件。起初人们认为是小行星铁核中的铁镍金属被挤压到含有橄榄石的岩石层,从而形成了橄榄陨铁。但现在科学家们借助试验方法发现橄榄石中存在的微小铁镍金属颗粒,这些颗粒在各个方向都具有磁性,这让他们认识到橄榄陨铁一定是在远离铁核的地方形成的。
  如果橄榄石晶体中的金属颗粒要被磁化,需要有搅动状态的熔融铁质金属来产生磁场,但金属颗粒的周边温度不能过高,而小行星体铁核和岩石外壳边界层区域温度通常接近930 ℃——这样的温度过高,磁化过程无法实现。这意味着橄榄陨铁的形成位置,是在温度较低的岩石外壳浅层。
  科学家们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加热橄榄石中的金属颗粒,使其温度超过居里点(Curie temperature)——这一温度上金属将失去磁性。然后让这些金属颗粒在磁场中冷却,使其重新磁化,这一过程中使用高度灵敏的检测仪器来记录颗粒磁性强度。利用这种方式,研究小组就能准确获知这些金属颗粒被磁化时的外界磁场强度,并确定其冷却速度。
  研究人员发现,小行星尺寸越大,橄榄陨铁形成后的冷却时间越长,通过结合计算机模型和实际测量手段,人们发现橄榄陨铁形成的母体行星体半径大约为200千米,差不多相当于地球半径的1/30。
  既然橄榄陨铁是形成于小行星的岩层浅表,那意味着这种美丽陨石的形成只有一种可能,即来自小行星之间的碰撞。这种情况下,小行星铁核在熔融状态以撞击方式注入更大的行星体的岩石表层,产生了独特的橄榄陨铁纹路。
  橄榄石陨铁的故事还远不止于此。研究发现,原始彗星中的橄榄石中通常不含铁或含量极少,但镁元素较为丰富,而富含铁元素的橄榄石,则存在于较大的具备加热条件的小行星。在距离地球63光年,1 200万年历史的年轻绘架座β星系(Beta Pictoris)恒星系周围的尘埃和碎片星尘环带中,科学家们发现了富含镁的橄榄石。发现橄榄石的位置,距离中央恒星大约15~45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约合1.5亿千米),那里的温度大约为零下190℃,在这样的低温环境中,橄榄石是无法形成的。通常只有在距离中央恒星10个天文单位的地方橄榄石才能结晶。现在这些遥远寒冷的尘埃环带上发现橄榄石,告诉天文学家两个重要线索。其一,这些橄榄石晶体可能是彗星之间相互撞击形成的;其二,它们是从距离中央恒星较近的诞生地被各种外力“搬运”至此的,因为在尘埃环带中的低温环境无法形成橄榄石。
其他文献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躅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的研究越来越多,再造拇指功能、外观口趋理想.移植术对供足功能的影响一直足手外科及显微外科较为关注的问题.目
在全球陷入美伊战火燎原和SARS肆虐的情况下,两岸出版交流--2003两岸新纪元出版文化交流如期举行.rn场景一:4月3日在“纽约展览馆”举行的“2003两岸图书展览”为此次交流揭
期刊
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是一种螺钉孔结合动力加压孔与锁定孔设计的新型内固定器,自2000年起开始多中心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近年来国内相关应用报道较多,但尚无LCP内固定失败的报道.我们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随访128例LCP内固定患者(LCP内固定材料来自SYNTHIES公司或山东威高骨科材料有限公司,均为钛合金材质),其中4例发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断发展与完善。从素质教育到应试教育,从以老师为主的课堂到以学生课堂为主的课堂,我国的教育局面不断改善。然而在目前初中的课堂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大部分课堂还是忽略了学生的发展。如何改变现状,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将对此进行研讨。  关键词:初中学生;数学教学;反思能力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体质也在不断完善,对教学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如何在教学中不断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学习能力指学生主动拓宽学习渠道、积极调整学习策略、努力提升学习效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陈琳2016)。大多数学
期刊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我国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已经出现了一定的转变。为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将眼光投向了更为科学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地位,从而提升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例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更提倡学生进行即时的学习和答疑,而不是将疑问搁
期刊
退变性腰椎后凸畸形(lumbar degenerative kyphosis,LDK)是平背综合征的一种亚型,主要为脊柱退变引起的脊柱结构在矢状面上出现腰椎生理前凸角度的减少、丢失甚至变成腰椎后凸的一种畸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LDK多见于亚洲人,且高发于长期居住在山区的农民[1].关于发病诱因和发病机制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主要与生活方式及长期低头弯腰负重劳动姿势有关,同时有研究者也指出部分先天性或特
摘 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一、二年级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低年级教学对象是七、八岁的儿童,他们年龄小,注意力弱,加上汉字的形与音、意是脱节的,这就构成了儿童学习汉字的难关。许多儿童被枯燥乏味的大量机械记忆而害怕学习。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从字理教学入手。  关键词:字理识字;方法  字理识字是指利用汉字本身具有表意性和图像性特点,综
2002年末,俄罗斯联邦政府前总理、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联邦工商会主席叶甫盖尼·普里马科夫推出了他的新著《“9·11”之后的世界》。 普里马科夫曾任俄罗斯联邦政府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