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使幼儿融入阅读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kyky666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0~6岁的婴幼儿时期,是人的智慧潜能开发的关键期。而早期阅读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阅读”不是单纯地对书本一个简单解读,而是需要和书本有一个深入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讓幼儿真正融入阅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通过阅读接受各种信息,在阅读的基础上提升孩子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唤醒孩子再学习、再积累的需要,形成听、说、读一整套的养成性教育,为幼儿今后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将幼儿引入“阅读”并融入“阅读”,最终成就其“智能”的发展呢?通过教育实践和思考总结了关于阅读教育过程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幼儿 阅读 策略
  一、导入活动的策略
  让幼儿兴趣盎然地走近“阅读”是幼儿融入“阅读”的前提。为此,我们在导入新课时,做了如下的有益尝试。
  (一)以故事封面的图画引入
  首先引导幼儿先充分观察封面,然后问幼儿:“你觉得这个故事可能讲什么?”幼儿此时非常想知道自己所猜想的内容与故事内容是否吻合,阅读图书的兴趣就高涨,阅读时就会特别认真、仔细。
  还可以在阅读之前,先把封面的图画部分蒙起来,让幼儿去猜测故事可能说的是什么,这就要求幼儿进行充分的想象,同样可以达到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目的。
  (二)以故事标题引入
  故事的标题是一个很好的理解线索。在开始介绍一本书时,教师先把这个故事的名称告诉幼儿,如果故事的名称是幼儿不熟悉的,可以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先举一个例子,以帮助幼儿理解。例如,绘本《淘气的小猫》,就可以先问幼儿“淘气是什么意思?”“你知道谁很淘气?为什么?”这样不仅加深幼儿对词语的理解,更能引起幼儿对阅读故事的兴趣。
  (三)以背景经验引入
  有时仅仅看插图,并不能为幼儿提供足够的信息来编撰一个大致合理的故事时,教师就应以孩子原有的背景经验引入。例如,在阅读故事《沙滩上》的时候,活动开始,我让幼儿讨论一下在沙滩上你做过哪些游戏?都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从而调动幼儿的各种感性经验,为参与下面的大书导读活动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四)以故事的内页图画引入
  对于情节发展式的读本,情节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线索。我们选取情节发展的高潮页,让幼儿通过观察、充分想象、推理表述故事发展的经过。例如,在学习读本《瑞克生病了》,一开始,我给孩子展示的是最后一页,让孩子们观察:“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在干什么?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有的孩子猜测:他们是在幼儿园,瑞克不想睡觉,它想看看杰克睡了没有;有的孩子推理瑞克和杰克作伴,所以想偷偷看看杰克家是什么样子的;还有的孩子推测杰克发烧住院了,瑞克到医院陪床,现在,瑞克在看杰克有没有醒过来……幼儿大都以自己的感受做出讲解,诠释出好朋友之间相互关爱的细腻情感。
  二、提问的策略
  针对不同的读本,如何让幼儿全神贯注地走进“阅读”呢? 提问是阅读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手段。合理、适当的提问不仅能帮助幼儿深刻理解读本,还能激发起他们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在实践中,我用到以下几种提问方式能较好地激发幼儿的思考。
  (一)展示性的提问
  教师就读本的某一页具体内容的提问,答案可以在图中直接找到。幼儿凭表层观察和理解即能说出答案。例如,“画面上都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样的提问比较符合幼儿的经验和心理特点,在读本内容的浅层理解阶段还是比较适用的。只要把握好这类问题在课堂提问中占的比例,这种提问对于孩子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
  (二)讨论性的提问
  讨论性提问是理解读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重要环节,这样的提问对于激发幼儿积极思维,帮助孩子去揣摩作者的意图,掌握语言的精髓都有很大的帮助。幼儿在相互讨论中得出多种答案,很好地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如读本《寻宝》中关于船行驶的方向我抛出:“你从哪几个方面能看出船的行驶方向?”孩子分别从船舵的位置、旗帜飘扬的方向、从海水的流向、从封面的藏宝图上有棵树等经验出发,判断出行驶船行驶的方向。
  此种提问方式为课堂教学创设了一种贴近孩子实际、贴近孩子心理的交流语境,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交流欲望。孩子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必须依据读本内容及自身的知识经验,并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三)探究性提问
  探究性提问是一种设置悬念,让幼儿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或操作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以寻求答案的一种提问。例如,在读本《让我们跟着脚印走》拓展活动中,幼儿提出了“为什么小鸭会游泳而小鸡不会游泳”的问题,我在一只大木盆里装满了水,让幼儿体验五指分开划水和五指并拢用手掌划水的感觉,幼儿在积极的探究中终于找到了“小鸡的脚没有脚蹼,在水中划不了水,所以不会游泳”的答案。
  (四)双向性提问
  在阅读活动中,不仅教师要善于设问,还应该鼓励幼儿主动提问。如读本《哎呀,哎呀,哎呀呀!》我先让孩子自己逐页看图,让幼儿说说图片上哪个地方还不理解,哪一个问题还不明白,需要请同伴或老师帮助解答等。有个孩子在第一页提出了:“这是什么时间?”引发了孩子的争论。有的孩子说因为早晨起来才伸懒腰,有的孩子说晚上上床时也可以伸懒腰打呵欠……这种生与生之间相互合作地开展问答活动,常常会给幼儿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帮助教师针对幼儿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指导,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好奇、好问、好学的良好习惯。
  其实,提问方式之间没有固定的分水岭,双向性提问中可穿插讨论性和探究性提问,探究性和讨论性问题也可以相间进行,教师们在运用时要把握时机,注意逻辑性,适时发问。
  三、拓展活动的策略
  拓展活动,注重理解与表达,让幼儿惟妙惟肖地演绎“阅读”。“理解”是将所学的内容“内化”,而“表达”则是将“内化”的经验外显。这一进一出,其运用文字的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一)排图活动
  教师为幼儿提供一套打乱顺序的图片,鼓励幼儿在看懂每一幅图意的基础上,根据故事情节的内在逻辑规律和自己的理解判断,将图片按序排列。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培养幼儿有序思维的能力,为幼儿有序地讲述语言奠定基础。
  (二)图书制作活动
  在了解了书的构造后,孩子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读本,利用身边的照片、废旧图书、树叶等多种材料,进行简单的图书制作,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图书,如树叶书、连环画书、立体书、台历书……并进行自由讲述,他们在相互介绍、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丰富了自身经验,发展了语言。
  (三)与各领域相融合的活动
  如《瑞克生病了》,我们运用幼儿已有的经验,组织开展了音乐活动《看望生病的小朋友》、美工活动《我的小医院》、社会活动《可怕的病魔》、健康活动《我的身体真棒》……
  “导入、提问、拓展”三步骤成就了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夯实了其终身学习的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幼儿显著的变化:他们的观察更加敏锐,他们的分析更加细腻,他们的表达更加流畅,他们的交流也更加自如大方了……从孩子的发展来看,我们有信心看到阅读绽放瑰丽的色彩。只要我们真正抓住阅读教育的实质和真谛,相信我们的阅读一定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其他文献
在传统四阶段法的基础性上,结合轨道交通的特点,研究交通服务水平变量和交通方式之间的相关性。针对传统四阶段法的不足,文章通过聚类分析法,双约束的重力模型,NL模型和随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针对航班延误导致机场接驳旅客时间损失问题,结合互联网为架构的需求响应式接驳模式,提出基于动态航班延误信息下的路径优化方案,即以车辆行驶成本、乘客时间窗惩罚成本、乘
学习《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纲要》创建百年油田,让大庆油田永续辉煌,如何推动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发展的源动力,是一个亟需回答的紧迫现实问题。
同伴互评增进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对传统写作教学中反馈不及时或学生对教师反馈消极对待等缺点的改进和提高。英语写作中学生互评机制是保证学生写作学习有效进行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对肝损害的状况。方法:甲亢209例,86例甲亢性肝损害,对肝功能展开分析,将甲亢依轻重程度与病程,划为两组研究。结果:FT3和ALT:r=0.017,P=0.030;FT4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著录著作112部,存目著作307部,儒家类著作可划分为'前理学时期''理学时期'两个阶段。前理学时期的著录原则有二:'重古书、古
文章通过不同子实体分离方法及不同培养基培养兴安落叶松外生菌根菌母种的对比试验分析,子实体剥皮组织分离法是获得接种菌丝取得最佳方法,PD综合培养基菌丝生长情况均较好.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茶叶的历史和传统主要产区之一,多年来茶叶采摘面积、产量一直居世界前列;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9个为产茶省、区,茶叶在我国的农业经济作
听神经根(acoustic nerve root,ANR)的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治疗耳呜、眩晕等疾病的方法之一。因此与ANR相关的应用解剖一组织学研究颇有意义,本文就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