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任务

来源 :企业文化·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m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我们的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政府部门为人民提供、保障人民文化生活为目的、向人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系统与制度,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正在繁荣发展,本文旨在论述其现实需要。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现实;需要
  当前,伴随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呈现“井喷”之势,消费能力不断增强,鉴赏水平不断提高,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
  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大力开展城乡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塑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环境,引导人们自觉接受和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目标、新要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含四个关键词“现代”“基本”“均等化”和“标准化”。因此,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任务也是围绕这四个关键词。因此,具体来说我国在新的阶段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任务主要有:
  一、建立统一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协调机制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目标艰巨、任务繁重,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为平台,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在规划编制、政策衔接、标准制定和实施方面加强统筹。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委和政府作用,统筹实施好各类重大文化项目,积极探索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方式和途径。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力度。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目前已开展相关试点工作。其次是创新基层公共文化管理机制。发挥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维护群众的文化选择权、参与权和自主权。根据实际,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发挥基层党委政府作用,建立统一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加强各类重大文化项目的统筹实施,探索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方式和途径,实现共建共享,提升综合效益。
  二、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进行社会管理的创新之举。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主要是过程和机会的均等,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为群众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公平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保障好每一名公民的文化权益。标准化是实现均等化的有效手段。推进均等化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均衡发展,加大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结合国家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实施精准的文化扶贫,推动老、少、边、穷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跨越式发展;保障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享有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等。主要是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围绕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參加公共文化活动等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供给能力,制定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明确政府保障底线,做到保障基本,统一规范。各地要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结合当地群众需求、财政能力和文化特色,尽快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细化的、具体的实施标准,逐步建立国家指导标准与地方实施标准相衔接的标准体系。
  三、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必须把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与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制定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编制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专项规划,谋划实施重大项目。督促各地以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为契机,深入分析本地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找准突破口,采取“一县一策”的精准投入方式,分步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四、建立财政保障和法律保障机制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财政投入的支持不可或缺。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支出责任,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切实保障提供基本公共文化产品和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必需的资金。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体制,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着力支持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保障基层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采取政府采购等方式,支持社会各类文化机构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五、提供丰富的有效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
  提供具有普惠性、贴近性和寓教于乐性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具有普惠性特征的公共文化服务有助于筑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基础。普惠性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征。建立起受法律保护的、遍及城乡的文化服务系统,提供大量基础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传播国家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让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和“普遍受益”文化建设成果。另外,全体社会成员都有获得文化生活权利的机会,激发全体人民主动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引领人民精神追求。用多种艺术手段生动诠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念,全面描绘“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愿景,引导人民奉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通过异彩纷呈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公共文化形态,为人们提供快捷、实用的文化资源;品种齐全、层次细化、特色鲜明的多样化优秀文化产品以及近距离、经常性、便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措施,在满足人们消遣怡情等文化诉求的同时,帮助人们认清假恶丑,弘扬真善美。
其他文献
初中化学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化学学科。在学生接触到一个新的学科之前,充分地了解学科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关键更是尤为重要,对于学生日后学习学科知识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笔者将围绕着培养初中学生的基本化学观念做出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推广,初中化学的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神生学习方法为主开展教学。因此,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是为学生日后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传统的化学学科
期刊
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如何,直接决定着党员干部的作风形象,对党的事业和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党员队伍主流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党员,政治信仰淡化,党性观念不强,不仅混同于普通员工,甚至连普通员工也不如,个别人甚至认为“理想是远的,权力是硬的,利益是实的”。可见,保持良好的作风,应是党员干部一生的追求,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须叟不可懈怠。  坚持品行原则,完善自我。不管时代怎样前进,社会如何变化,共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学生习作中或者内容空洞乏味,或者形式千篇一律,或者主旨模糊不清。要想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以激发兴趣为基础,创新形式,读写结合,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创作。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小学教师一上作文课,就倍感烦恼。因为现在不少小学生害怕写作文,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见了猫”,还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如此下去,不仅影响到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
期刊
近年来,大数据一直是各界关注焦点.2015年出台的两项重要的文件《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均把大数据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各界皆
经常食素有益健康长寿,那么,在寒冷的冬季该如何科学合理食素吃出健康,吃出长寿呢?  1.冬季应多进食粥食。冬季的早晨比较适合喝热粥,这是我国古代养生家的普遍观点。冬至吃赤豆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五吃“八宝粥”的风俗习惯在我国流传很久了。  冬季养生粥种类繁多,各有功效。萝卜粥具有消食化痰的功效,山药粥具有补肺益胃的功效,茯苓粥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大枣粥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玉米粥具有调中
企业党委工作是一项繁琐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于本企业工作实际,抓住重点,才能把工作做到实处。我们通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重塑形象大讨论、“四新”主题教育,采取了
川楝子又名金铃子,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中国的南方各地,因以四川产者最为上乘,故名川楝子。其性寒,味苦,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主要功效为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可用于治疗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等病症。现介绍治病验方五则,供试用。  治胸胁乳房胀痛 川楝子、柴胡、青皮、枳实、木香、延胡索、川芎、白芍、栀子、丹皮、甘草各10克,当归20克,香附12克,丹参1
作为经济和社会迅速开放发展的中国,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人才流动中,尽可能地引导国内人才合理流动,吸引国外人才到中国创业,都需要切实加以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人才流动的概
前几天,章虹在单位常规体检时查出“澳抗阳性”,其实她不太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却隐隐觉得应该给自己的宝宝也检查一下肝功能,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更重要的是,她非常想知
时代在创新中翻开一页又一页.创新在文化孕育中一次次刷新纪录.rn创新以文化为力,文化以创新为纲.每一次社会创新,其实首先是文化的创新,没有文化的创新,社会创新也就不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