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通信 畅想未来

来源 :科学中国人·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l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尚在国际标准制定之中的第五代(5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被各国争相列入国家战略范畴,其中就包括中国。通信历史的发展在不断证明着通信事业与科技文明进步、产业变革发展的关系。作为整个社会运行的基础建设,通信正在增加万物的粘合度,织就生产与生活四通八达的网络。5G的到来更让万物互联一步步成为现实。
  王承祥就是这一新兴领域的新生代的科研工作者,他是世界著名的无线通信专家,凭借其在无线信道建模、5G通信网络架构、绿色认知无線电网络等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在国际学术界影响深远,其科研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全球5G移动通信网络中。他褪去了书生意气,更多的是成熟稳重和儒雅豁达。国外学习生活的历练让他更加独立,每天坚守实验室10多个小时的付出也成就了他的科研建树。在他看来,通信,正是人类窥探未来最直接、最快速的通道。为更好见证祖国移动通信的发展步伐,积极响应学成归来的时代号召,他毅然回国,为实现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道路上贡献自己的科研力量。
  自立自强 用勤勉诠释科研初心
  王承祥出身于山东高密的一个书香世家,好学上进的家风,滋养着这个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求知若渴的少年。以至于如今提到自己的成长,王承祥总会感叹:“良好的家庭氛围对我的成长帮助非常大,我后来读本科、硕士、博士,都好像是顺理成章的,父辈们的积极进取也激励着自己不断努力奋斗。”
  王承祥不但承袭了勤奋好学的家风,也养成了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性格。言谈间,他颇有山东汉子的坦诚爽朗。“我老家在山东高密”,他打趣说自己有幸是莫言的老乡。山东考生一向以高考分数高著称。顺利考入山东大学的王承祥,本科、硕士都是就读的电子工程系。为了进一步钻研学业,走到国际前沿,硕士毕业后,受西门子奖学金的资助,他负笈求学,远赴德国汉堡工业大学做访问研究,同时辅修一些英文硕士课程。后来他又追随导师去了挪威阿基德大学做研究员(Research Fellow),并在丹麦奥尔堡大学攻读博士。他不仅出色地参与完成德国汉堡工业大学、挪威阿基德大学的多个项目研究,而且以发表17篇高质量论文的傲人成果用3年时间提前一年拿到丹麦奥尔堡大学的无线通信博士学位,让两位博士导师都大为惊叹。要知道在北欧读博士,一般是4年以上,并且考核严苛,很多学生都因达不到要求而延后毕业。
  这段勤奋艰苦的学习科研经历给王承祥日后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山东大学硕士导师和德国博士导师严谨的治学精神也熏陶了他的整个科研和教学生涯。“我的博士导师是一位德国教授,他严谨认真的态度影响了我一生。”在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能够遇到良师,王承祥说这是他的幸运。他回忆起做博士论文时,导师一点点帮他修改,修改多遍也不厌其烦。“他指导我开展的这种正规的科研训练,让我受益终身。我后来的成果,也要得益于他的培养。”这一优良传统也在他身上得到传承,在后来自己指导学生的时候,王承祥也如此,所以学生眼中的他是非常认真负责的。
  在王承祥看来,读研究生(尤其是读博士)必须有兴趣和激情。“我现在经常问我的一些学生,将来想不想读博士。有的学生回答:‘老师我再考虑考虑’。在我看来,这一犹豫就表示他不是真正地感兴趣,如果一开始没想过读博士,后来即便是想读也是随大流,将来也很难做好。”王承祥认为,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重要的文章、重要的代表人物如数家珍,熟悉自己研究中的每一个实验步骤及结果,甚至对于论文的审稿意见都记忆清晰,对专家意见的深刻理解和自信回复……关于科研的这些,体现在兴趣上就是对科研的投入和热爱,是一种心无旁骛的享受。
  享受着科研乐趣的王承祥毕业后,计划留在国外继续做科研。2005年,他以讲师身份加入英国爱丁堡的赫瑞瓦特大学,创建了先进无线技术实验室并担任主任。“当时德国西门子和挪威的一家公司都提供了比赫瑞瓦特大学薪酬高很多的职位。因为我自己比较喜从事科研,而且也比较喜欢学校这种自由的学术环境,所以最终选择到赫瑞瓦特大学工作。”
  在学校的日子,生活简单而充实,常常是围绕科研、教学、管理这“三点一线”。他讲授移动通信原理、通信与网络两门课程,也在赫瑞瓦特大学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3 1”中英联合培养项目中担任项目主任,参与电子实践设计的教学工作。他生动而精彩的课堂深得同学们喜爱,被誉为“学生眼中的男神王”。凭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斐然的教书育人成绩,他在2009年就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两年后,36岁的他又晋升为教授,成为当时该校电子工程系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也是全英最年轻的教授之一。而王承祥创建的赫瑞瓦特大学先进无线技术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自2005年成立以来,已拥有包括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多天线无线信道测试平台在内的各类先进无线测试硬件设施和设备。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无线信道测量与建模、5G及5G后(B5G)无线通信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这两大极富挑战性的无线通信前沿方向,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是无线通信领域国际知名的实验室之一。
  无线通信 架设中英合作的桥梁
  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日益增强,现在很多全球化组织里都能看到中国科学家的身影,他们不仅是参与者,更扮演了关键角色。王承祥就一直在为中英双方在无线通信研究领域的合作积极努力。至今,其实验室人员参与了20多项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EPSRC)、欧盟、中国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工业界的项目。实验室也成为中英双方科研合作的桥头堡。
  责任历来是沉甸甸的担子,只有敢于挑起来才堪此大任,“爱挑的担子不嫌沉”。王承祥便是如此,他用奋斗书写了这句话的完美注解。作为业界青年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他有幸作为总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领导了EPSRC资助的中英政府间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英科学桥:B4G无线移动通信研发”。实验室在该项目框架下构建的“中英联合B4G无线通信硬件仿真平台”可用来演示及测试多种先进通信技术,该平台上实现的空间调制技术是全世界首次在硬件平台上对该技术的演示与测试,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2012年5月的项目终期研讨会上,与会的中英权威专家学者对该平台的演示给予了高度评价。该平台也被NI誉为“下一代通信系统的无线平台创新解决方案”,并于 2013年被NI授予在射频和通信方向的“图形系统设计成就奖”。   在王承祥的直接领导下,实验室凭借丰硕的成果赢得诸多国际美誉的同时,也积累了深厚的科研论著。共发表专著3部,专著章节1章,国际国内学术期刊论文180多篇(其中IEEE国际期刊论文120多篇)和国际会议论文180多篇,包含《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高被引论文23篇,有10篇国际会议论文分别获IEEE Globecom 2010、ICCT 2011、ITST 2012、IEEE VTC 2013-Fall、IWCMC 2015、IWCMC 2016、IEEE/CIC ICCC 2016、WPMC 2016和WOCC 2019的“最佳論文奖”,文章总共被引用11300多次。   他首次提出了可以模拟多种协同多天线通信场景的通用统计几何信道模型,可以对多个信道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准确建模,填补了协同MIMO统计几何信道建模方向的空白。
  基于对无线信道的深入研究与理解,他巧妙地将信道特性研究进一步融入到无线通信网络的设计工作中来,尤其是在5G及B5G网络系统架构设计方向,他根据无线信号在室内室外的不同传播特性及未来5G及B5G系统的需求,率先提出了室内室外场景分离的全新异构网络系统架构。该系统架构可以避免建筑物的穿透损耗,被国际同行广泛接受,被认为是未来网络系统架构的一种主流解决方案。
  他结合无线信道的空时频相关特性和衰落特性,于2013年最早提出了经济效率这一作为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折中的全新通信系统性能衡量标准……
  谈到自己的研究领域,王承祥提到:“无线信道测量与建模在通信领域是一项基础性研究,却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性能评估、优化及部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把信道比作无线信号通行的道路,准确清楚地了解道路的情况能显著提高信号的通行效率,从而提高无线系统的性能。他领导的课题组所提出的信道模型注重准确度、复杂度和通用性的最佳折中,也注重数学建模与工程应用及测量数据验证相结合,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所发表的部分论文被视为该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学术论文,有多个信道模型被通信公司(譬如西门子和华为)、标准化组织和5G白皮书采用。近年来他又将目光投向了日渐兴起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展了一系列通信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创新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付出总有收获,2012年4月,王承祥当选为IET Fellow。2017年,他因在车载网络无线信道建模领域的杰出成就和突出贡献,当选IEEE Fellow。据悉,IEEE每年在全球遴选不超过300名IEEE Fellow,当选人数不超过IEEE会员总数的0.1%,是IEEE授予其会员的最高荣誉,当选者都是在科学与技术工程领域内取得重要成就的杰出科学家。
  有人说,建设5G不是建设一张网络,是建设一个生态。这些生态就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5G成就的不光是“万物互联”,最终成就的是“万物智能”。备受关注的5G移动通信标准将于2019年年底完成,并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但对王承祥和他的团队而言,6G的研发工作已徐徐展开。“6G可上天、入地、下海,无所不能,亦能应用在各个领域。”王承祥告诉记者,5G到6G不只是移动通信,更是信息通信,它的特征远远超出了移动通信的概念,涉及计算、控制、存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并融合到一起。6G的特征可以用12个字来阐述:全覆盖、全频谱、全应用、强安全。“将来的通信,一定是高性能运算、存储、控制、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融合发展。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的一些算法如何应用到通信网络,肯定也是一个研究方向和趋势。”
  义不容辞 学成归国践行梦想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泥土里。在近20年的海外求学科研生涯里,王承祥凭借个人卓越的科研实力一直活跃在通信领域的国际舞台上,但自己依然心系祖国。他深知,“先辈们在时代的洪流中努力抗争,心中坚守着报国的信念,成为那个时代的中流砥柱,使得中华民族经历百年屈辱后又一次站了起来。个人的奋斗要与祖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我们的根一直在祖国,要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每个人的光芒或许微弱,但无数道荧光汇聚在一起,就可以与日月争辉。”
  实际上,他与国内的合作从未间断。“我与母校山东大学以及东南大学合作非常多,前几年回国次数也比较多,包括在做中英科学桥项目的时候,在东南大学待过近3周。”东南大学拥有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移动通信研究,科研实力在国内首屈一指,国际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2017年,王承祥收到东南大学抛来的“橄榄枝”,内心全职回国发展的愿望愈加强烈。“中国近几年在科技上的进步有目共睹,科研投入也是越来越多。我总觉得,虽然这么多年一直在促进中英的科研项目合作上做了很多工作,但还是全职回来服务国家比较好,可以做一些更大的事情,尤其是东南大学这个平台感觉非常好。”2017年,王承祥通过东南大学入选国家特聘专家,并于2018年全职加入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将会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发展,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为学术队伍建设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平台让王承祥如鱼得水,只等大展拳脚。他谈到,真正全职回来和之前作为一名合作者相比,心态各方面是需要重新调整的,需要慢慢融入国内的环境。他告诉记者,虽然2018年下半年才回国,但他已经带了1个博士后、2个博士生。“目前,各项工作都进展得非常顺利,已经成功申请了多个科研项目,这些也得益于学校良好的学术氛围和高水平的学术平台。2019年,我又新招了1个博士后、2个博士生和4个硕士生。”他希望,未来自己的团队能有更多像“青千”一类具备国际视野、高层次高水平的研发团队成员的加入。
  从英国到中国,除了国内科研环境的不同,王承祥也谈到中国和英国在人才培养、高校研发方面也存在不同之处。“国外讲究单兵作战,在国外招聘时,往往个人能力非常强,因为国外科研人员的资源没有国内这么多,所以每个人就代表一个研究方向,要求单兵作战能力强。在国内,讲究大团队、大实验室、大科研中心,团队一起攻关,这在国外是很少见的。并且,国内做科研基本是软硬结合,既有做软件的,像算法、建模、协议,也有做硬件的,包括实验室一些老师也有做芯片、天线设计。但在国外,做硬件相对比较少,在他们看来,这是公司应该做的,学校就应该去做一些前沿性的东西,可能五年、十年之后才用得到的研究。”
  在國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很多高校及科研院所也投入其中。但是,王承祥暂时还没有将技术进行产业化的计划,他谈道:“能产业化的技术一定是相对比较成熟的,但很多科学研究并不是马上就能看到效果,过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后才能真正应用起来。通信行业发展这么多年,已经和产业化密切相关,但是一些配套设施还没发展起来,一些技术是不可能一下走入市场的。”在他看来,高校做科研应该重在创新,关注点应该在原始创新,一定要做对未来发展起到前瞻性的创新,这样才能对国家长远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如果高校老师都去做产业化,不去做基础研究,不去做原始创新,长久以后,可供产业化的技术就是无源之水了。”   当然,在做基础研究的同时,也可以和企业合作,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他谈到自己当初与华为公司的合作,“当时工业界在实际的系统仿真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学术界可能因为没有这个条件或系统,很难提出这些问题。这就需要校企结合,联合攻关。”他提到,英国高校有一个机制,老师能以项目申请的形式,用半年时间去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或是把自己的理论落地。同时,也会有让技术进行转化的机制,国内高校可以借鉴这些机制,更好地促进产学研的结合。
  言传身教 严谨治学孕育桃李
  秋天的硕果不属于春天的赏花人,而属于春天的耕耘者。从教十余年,王承祥始终在播种知识的这片土地上默默地耕耘着,他想带给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与能力。
  在学生培养上,他主张教学相长,不仅成就了一批批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完成了自身的成长与蜕变。不管在什么地方,王承祥都会保证每周和学生进行讨论。他说:“这样,我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动态,矫正学生在研究上的偏差。小组讨论时,也是我向学生不断学习的过程。”作为导师,需要处理的事务很多,精力有限,不可能静下心看每个细分领域的所有文献,这样,他就会给每个学生安排一个题目,再定期和他讨论进展。“导师在整体上,会比学生把握得好,会从整体、系统的角度给出大方向上的建议。我期望过一段时间后,在这个分支领域,应该是学生给导师更多地输入知识”。自2005年起,他指导出站博士后9名,毕业博士生20余名,毕业硕士研究生50余名。说起自己的得意门生,王承祥喜上眉梢,“现在我的学生在学术界、工业界发展还不错:我的第一个博士现在是厦门大学的教授,第二个博士是北京大学的教授,还有在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英国及国际上多所大学及工业界发展的毕业生。”言语之间充满了自豪,“我觉得我的严谨认真还是对他们的科研生涯甚至整个人生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就像我的导师影响了我一样。”他感恩自己遇到良师,同时也在传承着老师教会他的优良品格。
  他總结出搞科研的四个步骤。第一步是有创新想法;第二步是以理论为基础进行推导;第三步是用实验或仿真验证理论的推导;第四步才是总结创新想法、推导和实验/仿真结果写文章。在他看来,第四步也是很关键的。他提到,很多研究人员都有一个误区,觉得科研工作都做完了,写文章好像不要紧,但国外导师非常注重写文章。“我给学生改文章的时候发现,学生想表达的意思和写出来的文章不是一回事,究其原因,可能是写文章能力水平有限,也可能是对问题的理解本身就有偏差。”他认为,写文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让自己对所做科研方向理解力更深刻的一个过程,也是对自己科研升华的一个过程,必须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否则永远也写不出高质量的文章。并且,高质量的文章最终一定要经得起推敲,哪怕经过十年、二十年。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起,王承祥连续3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之列。这是一份要求极为严苛的榜单,其被引频次须位于同学科前1%,而所谓“高被引”,并非只是文章被引用次数多,而是主要看文章的影响力,施引文献是不是同为高质量的文章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王承祥的高被引文章前后加起来有23篇。连续3年入选这份榜单也证明了王承祥在该领域研究中所处的地位。他经常总结发表高质量论文的“独门秘籍”,而这些,他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他仍然记得,自己给带的前几个博士改论文,从写完初稿到投出去,前后修改了10多遍,持续了半年时间。改稿也是教学的一个步骤,他让学生把每一遍修改存下来自己总结,哪样修改更好,为什么这样改。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奏效。“一个学生改完一篇30页的文章后,最明显的感觉是,写作水平提高了很多。”
  他常常对学生说,一篇高质量的文章不是一天两天写成的,需要常年的坚持。在他的团队,文章的质量一直是严格把控的。给学生改文章或者自己写文章时,哪怕有一点不满意都不会往外投稿。他认为,虽然在投稿之前会花很多时间,但实际长远来说是节省时间。“第一,我们保证了文章的质量,自己不后悔。第二,如果文章本身有问题而投出,要么会直接被拒稿,要么专家会提出很多修改意见,就要花更多精力去修改文章和回复专家的意见,有时候甚至可能根本没法修改,实际是花了更多的时间。”
  在指导研究生的方法上,王承祥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自己的一些成功经验。对于第一年的研究生,他要求他们每周提交报告,对第二年的研究生要求每两周提交一份报告……每个月、每三个月、每六个月还要有更全面的报告。
  严师出高徒,艺精靠磨练。他认为,“报告”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和后续工作的规划。有目标,效率才会提升,报告就是给自己定计划,可以让学习更有针对性。“搞科研时,如果没有目标,随意去看一些论文,时间很容易过去而且学习效率不高。所以,注重学习效率、工作效率,让思考更深入,这样会比较容易出成果。”每月月底,学生提交的3个文件,第一是各自领域的文献总结;第二是对各自领域国际上科研团队的梳理总结;第三是以表格形式总结各自领域发表文献的情况。“学生坚持这样做之后,既能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与优秀团队,也能为自己积累日后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论文撰写的素材和资料。我的学生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通常都是非常自信的。因为按照我的方法,对最新文献、国际前沿课题组了如指掌,对自己的科研情况也心中有数,他知道自己做的一定是最新的。”王承祥欣慰地说道。
  除此,王承祥认为:“科研工作者要诚实守信,数据造假是完全不能容忍的。另外,还要有恒心、有毅力、要坚持,一个看好的研究方向就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在工作时间上,他对学生比较严格,近乎苛刻。他要求博士生至少保证每周的有效工作时间在50~60小时,留出一天休息。
  10多年来,王承祥始终坚守在高校教育的第一线,用认真与严谨诠释老师的职责,用自己的科研初心影响感染着每一个学生,用真心与责任对待每一个学生。因为,优秀的人,会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者。如今,一篇篇精雕细琢的论文,一次次深思熟虑的报告,一次次反复烦琐的试验,都在书写着他对科研的专注和执着。醉心通信研究,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回顾一路走来的历程,王承祥用一念执着、一生坚守,兑现自己对科研的初心。
其他文献
教育的魅力,源自她的标志性意义和永恒的光华。  走进北京市东城区工读学校,高大的教学楼赫然耸立,甬道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在校园中流连一番,可以看见怀抱书本的女孩们相互致意,一起走进教学楼。操场那头,年轻张扬的男孩们肆意奔跑,又往球门里踢进了一个球。他们的过去,固然藏着些许的伤痛和遗憾,但他们的现在和未来,却已经充满光明。  四十年的建校历史,昭示了东城区工读学校在专门教育方面的付出与收获,更昭示了东
摘 要: 现行英语教育中语法教学的边缘化启示我们要进一步推动英语语法教学模式改革。本研究提出将多模态语料应用于英语语法教学的新思路,并深入探讨这类语料作为语法教学素材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关键词: 英语 语法教学 多模态 《老友记》  引言  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一直饱受争议。以往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通常采用显性的语法教学法,侧重语法翻译和基于转换生成语法的认知,忽略意义和语言的实际使用(林
一   现在走过来的是沈护乔。   冬天的夜幕一点一点降临,逐渐吞噬行色匆匆的人們。沈护乔从公交车上下来,穿破夜的朦胧,在夜幕中一点点浮现出来。   再过三天,就是除夕之夜。这三天,有多少人的心在加速跳动,一年,一年哪,一年的含辛茹苦,一年的忍辱负重,就这样好不容易地熬过去了,终于等来了年终总结的时候,总结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最后一个月有年终奖发放,因为心里有这份期盼,年底几乎没跳槽的人,大家
1.   一进门纳兰就认出来了,他就是几天前跟踪她的那个人,他高高的个子和另类的长发在人群里很出众。看那神情好像就是冲着她来的,纳兰的心有一些慌乱,他怎么又到这里来了?看来此地不可久留。想到此,她假装镇定地拎着要买的货品,朝门口的付款台走去,   果然,眼睛的余光告诉她,那个人也跟了出来,就在纳兰的身后,长长的影子站在付款的队伍里踟蹰着朝门口移动。   不能再犹豫了。   趁着他结账的工夫
三喜高中毕业想出去打工,二姨说他有个表弟在南方大公司当部门主管,已经打过招呼,让三喜过了年就去找他谋份差事。   过完年,三喜去南方找到那家公司。到达时已是晚上,门卫说已经下班,要三喜明天再来。   三喜想去找宾馆,可伸手摸口袋,钱包丢了。他茫然不知所措,最后缩成一团,靠在公司门口的柱子上打起盹来。   过了半夜,迷迷糊糊被人叫醒,是个老板模样的人,问三喜怎么睡在这儿。三喜说明来由,表示要等公司明
吴希文有着一口不“普通”的普通话。他出生于香港,少年时期移民新西兰,直到2017年才被引进回国。他的普通话是在上大学时,跟着同一实验室的中国同学学习的,然而一张口却还是带着“粤语”特色。  他长期从事遥感图像算法研制及其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應用研究,特别在InSAR基础理论研究和相关算法的设计及实现、地面形变监测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工作,为完善相关InSAR技术及沉降模型构建方面提供了理论和
摘 要: 组织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先锋,他们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周边同学,影响党的形象。本文通过创建背景研究、分析基层党建工作现状,以“党员工作站”进学生宿舍楼栋为例,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探索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路径,为发挥高校党建育人功能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揭示新冠中和抗体功效和机制  北京大学结构生物学团队、抗体研发团队苏晓东、肖俊宇、谢晓亮等与中国医科院动研所秦川等合作,开展了新冠中和抗体机理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Cell。研究团队研究了BD-368-2与新冠病毒Spike三聚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并解析了二者形成复合体的高分辨冷冻电镜结构。证实BD-368-2不仅在显现轻症的hACE2转基因小鼠模型中可以抑制新冠病毒,还可以在表现新冠重症的成年仓鼠动
在粵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内,坐落着著名的松山湖生态景区。这里,葱郁的荔枝林绵延起伏于峰峦叠嶂之间,清幽的小路蜿蜒消融在湖天一色尽头。远处孤鹭携朝霞共飞,近岸紫荆和黄花风铃争艳。环湖高新科技研发和产业云集,塑造出一幅“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的妙趣景象。  环抱着松山湖的是一条弯曲悠长的滨湖路。路边零星盘踞着蟠龙般的榕树,偶尔又有纤细挺拔的翠竹簇拥在一起。在这条路上,经常能
顾冬知道,母亲极爱梅花,老家门前的那株红梅就是她亲手种下的,恰好顾冬出生的时候又逢冬季,梅花盛开的时节,于是母亲就把她心中的红梅织进了儿子的毛衣里。母亲没有多少文化,但却并不代表她没有自己的理想与浪漫。母亲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心气极高的女孩,可惜后来因为生活的重压她不得不做出了某些选择与让步,让儿子成为了她世界的全部。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这梅花一样傲雪斗霜,绽放出原本属于他们两个人的精彩。母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