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现实美对峙、并列的是艺术美

来源 :学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hi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祁志祥撰文《艺术美的构成分析——兼论艺术与现实的双重审美关系及艺术中的化丑为美问题》指出,美不仅存在于现实领域,而且存在于艺术领域,大千世界中与现实美对峙、并列的是艺术美。艺术的根本特征是“美”。以“丑”为特征的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艺术”的异化,不足以撼动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美依据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呈现为“艺术题材的美”与“艺术创造的美”。
其他文献
让专家来学校听课、评课是校本教研培训中比较普遍的做法。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听听激动,做做松散”的现象,专家指导犹如隔靴搔痒,效果不明显。为了切实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予以保证。    一、事前预习,有的放矢    在以往,专家的评课只针对上课教师,让少数人受益,而大多数教师处于观望状态。没有积极参与的心态导致他们在听专家评点时少了一种渴望,少了一份认同。为了克服这种现象,
生物课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课堂上学生的兴趣是决定生物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应该从如何改善教学方式入手,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生物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缺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重点突出了对于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应当在新课程理念的指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体育教学当中的陈旧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高中体育的发展。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在新课标当中实施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田明撰文《真理的目的性与辩证法的感性维度》指出,辩证法不仅关注道理,同时也关注情感,它承认偏见的存在,希望利用偏见来超越偏见,从而追求一种道理传播的形式必然性。辩证法是一种既关注认识活动又关注活动动机的认识方法,它从确定性原理出发,通过境遇的设定、原理与境遇的碰撞、相对结论的获取完成一次辩证性认识;辩证法又是一种超越内容局限性与形式局限性、道理与偏见的方法,它将前一次的认识结论作为新的起点,再次开启新一轮的辩证认识,其最高目的是追求形式上的绝对快乐与内容上的真与善;
看一段自己的教学录相——我的教态得体吗?教态是否得体,这似乎早已淡出了评课的范围。因为,业务研讨似乎更注重理念落实情况的探讨,而评价教态,似乎不够深度,且对教者似乎有所不恭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于2017年秋季正式进入课堂。新教材无论是编写思想还是教材内容等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它把“立德树人”作为指导思想。从三个方面来初步探析“‘
以往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一般是由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制定一个教学目标,并且带领学生单纯地学习自己讲解的知识,最后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导学—自悟模式的主要教学思路是英语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这次改革中,农村小学亦然从《自然》到《科学》的变化,不仅仅是教材名称的变化,而且是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的变化,是小学科学教育史上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在新旧课程之交,教师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也比较多这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教师必须学会面对这次课程改革,本着务实求真的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远离浮躁和肤浅,引领学生踏踏实实“做”科学,“真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