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魂的“散步”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yy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余映潮老师应约来我校献技,是他的拿手课例莫怀戚的《散步》,这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散文。
  余老师的课堂流程是这样的:
  
  一、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
  
  二、朗读课文
  
  (1)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
  (2)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
  (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
  
  三、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自选文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点。
  
  说这节课是余老师“拿手”的好课,是因为这节课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余式”风格:板块式教学(全课分成三个板块);教给学生基本方法(换题目以“整体感知”、美读的方法、品味语言的方法);点评等。
  但我总觉得这节课缺了点什么关键性的东西,虽然一节课45分钟是不可能将文本所有内容一网打尽,但关键性的东西是不能忽略的,这是什么呢?
  那就是主题。
  “主题”是散文的“灵魂”,“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夏雨舟)更准确地说是在颂扬“孝道”。
  先是“我”孝:出门散步不忘带上母亲,此一孝;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我选择了母亲的选择,此二孝。再是“妻子”孝,支持我带上母亲散步,支持我“走大路”的选择。三是“儿子”孝,“小路有意思”,但遵从了“我”的选择。
  “母亲”呢?我们看看这两个细节:“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母亲真的是“身体不好”怕出来吗?更深层的原因是不是怕给儿女“添麻烦”呢?她“变了主意”不就是“爱幼”吗?
  这是多么和谐而充满着人性美的画图,读完这篇文章,有如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使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作了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散步》写于1985年。作者莫怀戚是为抒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最初是缘于一次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谈话。
  柯尔特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
  莫怀戚说:“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我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
  我们学习别人的文章,只见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而漠视文章的“魂”,是不是一种“不尊重文本”的表现呢?
  恕我直言,一节课、一篇散文、一篇伦理散文,没有去抓“魂”或者说没有很好的去抓,这节课的根基就发生了动摇,余下的再精致的设计也只不过是技术主义的表演而已。从新课程的角度,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是关于亲情的:《风筝》——兄弟情、《羚羊木雕》——同学情、《诗两首》——母爱、《散步》——亲情。忽视单元的主题安排是否也是对文本的不尊重呢?
  其实,余老师没有在课堂很好体现《散步》的“魂”并不奇怪,纵观他的课例,大多“工具性”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教的法子”十分精致。我也赞成钱梦龙老先生说的“工具性”是语文的主要属性一说,但“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尤其是初中生,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等教师不去刻意为之,为语文而语文,怕是有悖“传道授业”之师道也。
  “主题”是散文的“魂”,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课的“魂”,失却了“魂”的课,再精致,也不过是漂亮的花瓶罢了!
  须交代的是:余老师是我敬重的大家之一,几天来的“亲密接触”使我愈加敬重,尤其是其刻苦、严谨治学的精神和随处可见的语言智慧是我等后辈无法望其项背的,今天我能在这里“议论”他,也是基于对他宽容胸怀的信任,否则就是“不敬”了。
其他文献
拥有一件哈利·波特的隐形斗篷不再是妄想啦,猫奴们撸猫也可以科技感满满了,打篮球、看书这些日常小事也都有着让人目瞪口呆的黑科技。怎么样,享受科技范儿十足的生活,你准备好了吗?来无影,去无踪的隐形披风  看到电视剧中的隐形斗篷就让人激动,因为只要一披上它,就会瞬间隐匿于无形。那么,现实世界中有这种魔法衣吗?好消息是,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了隐形披风!  这种隐形披风的材质是一种反射面料,可以把身体发出的红
一、案例背景    校本教研是快速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研活动形式得到了创新和丰富,而各种形式的教研都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在一次系列教研活动中,从“台前”到“幕后”的角色转变使我能够从不同层面去理解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和意义。    二、案例描述    (一)折戟沉沙——并不成功的台前表演  适逢优质课评比,学校通过说课选拔教师参加,所有青年教师都能参加学校
今年是浙江省进行新课程改革后的首次高考,理科综合是首次自行命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对理综  卷中生物试题的特点及学生答题情况作一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复习教学对策。    一、试题基本情况    2009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卷生物试题结构与前几年的全国高考理综卷生物试题结构相比,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理综卷总分都为300分,但生物试题分值由72分变为80分,题量由原来的7题变为8题(6道选择题 2道非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8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并对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和《200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笔者对全省11份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试卷进行了认真的研读,试图通过以下述评,以期广大同仁更多地参与讨论,推动该学科命题的进步和教学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200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社会思品试
密码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战争中常被用于传递情报。破译敌方的密码,有时会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最古老的密码——恺撒密码  在密码世界中,有一個简单又广为人知的成员,叫“恺撒密码”,又叫“恺撒移位密码”。传说,它是古罗马恺撒大帝为了保护重要军情而发明的。当年,恺撒还经常用这种密码给他的朋友写信呢。  恺撒密码怎样加密呢?通常的做法是,将字母按顺序推后几位。举个例子,假如将字母推后三位,想写字母A,在密码中
新课程下的教师是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时代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赋予了“教师”职业实践和专业发展许多新的内涵,使在传统教学环境下的教师担负起更多的角色,课程改革呼唤新型的教师。新型的教师不仅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新型的教师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是学生的对话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同时也是同事的合作者与互助者。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要求教师必须不断调适自己,坚持不懈地追求自我发展。建
做作业,做一夜,坐一夜,做一页……  每个吃货的愿望都是体重满100减20,现实却是满100送50……  取少量学生于容器中,加入过量作业,静止10分钟,分层后得到学渣和学霸。用分液漏斗将学渣学霸分液。往学霸中加入大量試卷,学霸并无明显变化;往学渣中加入大量试卷,学渣产生大量气泡,再往学渣中加入少量游戏,学渣沸腾!  糖问盐:“大家都在干活,你为什么不干?”  盐说:“因为我很咸啊!”  问:“你
一月,冬青果的世界  二月,白雪皑皑  三月的风硬如上浆  直到四月微风荡漾  五月里天长了,灿烂耀眼  六月里蜜蜂嗡嗡响  炎热的七月,最终,告别而去  为的是海邊  八月的舒畅  九月的夜晚苹果一样光亮  蟋蟀悠然地把小曲哼唱  飞走了,十月的日子  搭乘着野鹅的翅膀  十一月,在思考  去年十二月寄托了怎样的希望?  清荷夕梦摘自豆瓣网
一个冬天的早晨,小黄雀旁边的一棵树上飞下来一只乌鸦。突然,一只隼(sǔn)鹰从天空冲下来,一下就把乌鸦抓了起来。  小黄雀不眨眼地盯着吃饱了休憩在枝头的隼鹰。“你干吗盯着我看?” 隼鹰问,“你很羡慕我强大的力量和锐利的眼睛吧!当飞在云彩上面时,全世界都在我身下。”  “可是,你能看见森林里的小叶子和芽吗?”小黄雀问。“怎么会看不见!”隼鹰翅膀一抖就飞上了天空。但是他什么也没发现,只好回来,说:“森
7月6日 晴  今天一大早,天才蒙蒙亮,妈妈就把我和妹妹叫醒,说:“人类在这里筑坝拦截河道,用机器把河水抽干了。我们得搬家了,现在就搬!”  简单收拾了一下必要的行囊,我们一家四口就在晨曦的照射下朝着下游前进。  我们水獭一般在夜间活动,但是这次搬家选在白天,因为妈妈说我们的天敌大多也是夜行动物,在白天长途迁徙,就可以避开天敌。  我们不走陆路,而是走水路,在水里游泳对我们来说比较轻松。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