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RNA-181靶向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信号通路在高尿酸血症大鼠肾损伤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adou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微RNA(miRNA)-181靶向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在高尿酸血症大鼠肾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阴性对照组10只和miRNA-181抑制组10只,检测大鼠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miRNA-181和PTEN、PI3K、Akt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PTEN、PI3K、Akt、磷酸化(p)-Akt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NA-181与PTEN的靶向关系。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若方差不齐,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amhane′s T2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与对照组尿酸(135±21)mmol/L、肌酐(27.8±2.1)μmol/L、尿素氮(6.8±0.5)μmol/L相比,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大鼠尿酸[(213±28)mmol/L,(214±23)mmol/L;肌酐(49.2±2.3)μmol/L,(48.6±2.2)μmol/L;尿素氮(11.5±2.7)μmol/L,(11.7±2.5)μmol/L]含量显著升高(F尿酸=26.739,F肌酐=259.055,F尿素氮=12.921,均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NA-181抑制组大鼠尿酸(169±21)mmol/L、肌酐(33.7±1.8)μmol/L、尿素氮(9.1±1.7)μmol/L含量降低(LSD-t尿酸=4.356,LSD-t肌酐=15.773,LSD-t尿素氮=2.858,均P<0.05)。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大鼠肾组织miRNA-181表达水平(1.88±0.16、1.84±0.18)显著高于对照组(0.53±0.08)(F=193.554,P<0.05),而PTEN蛋白(0.18±0.02、0.16±0.02)和mRNA表达水平(0.48±0.08、0.44±0.07)均低于对照组(1.27±0.06、1.27±0.16)(F蛋白表达水平=515.116,FmRNA表达水平=141.470,均P<0.05);抑制miRNA-181后,大鼠肾组织肾组织miRNA-181表达水平(1.35±0.58)显著降低(LSD-t=10.341,P<0.05),PTEN蛋白(0.84±0.05)和mRNA表达水平(0.90±0.08)均升高(LSD-t蛋白表达水平=20.471,Tamhane′s T2 mRNA表达水平=13.881,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结果显示,PTEN是miRNA-181的靶基因。与对照组(0.18±0.02、0.09±0.01、0.05±0.02、1.06±0.07、0.96±0.06)相比,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大鼠肾组织PI3K(1.01±0.06、1.00±0.06)、Akt(0.90±0.05、0.95±0.04)、p-Akt蛋白表达水平(0.99±0.07、0.97±0.05)和PI3K(3.63±0.18、3.68±0.22)、Akt mRNA表达水平(2.38±0.05、2.34±0.12)均显著升高(FPI3K蛋白表达水平=169.979,FAkt蛋白表达水平=393.411,Fp-Akt蛋白表达水平=164.201,FPI3K mRNA表达水平=563.944,FAkt mRNA表达水平=141.470,均P<0.05);抑制miRNA-181表达后,大鼠肾组织PI3K(0.69±0.06)、Akt(0.42±0.03)、p-Akt蛋白表达水平(0.50±0.05)和PI3K(2.40±0.09)、Akt mRNA表达水平(1.40±0.12)均降低(LSD-tPI3K蛋白表达水平=7.432,LSD-tAkt蛋白表达水平=18.291,LSD-tp-Akt蛋白表达水平=9.595,Tamhane′s T2PI3K mRNA表达水平=17.070,Tamhane′s T2Akt mRNA表达水平=17.357,均P<0.05)。

结论

抑制miRNA-181表达,可靶向PTEN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保护高尿酸血症大鼠肾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RNA(miR)-146a参与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①培养RAW264.7细胞,给予单钠尿酸盐(MSU)晶体刺激建立痛风炎症模型,经200 μm/ml的MSU晶体刺激后,分别在0、3、6、12 h时间点收集细胞及上清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TaqMan探针法)检测miR-146a,RT-qPCR检测: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1、肿瘤坏死因
目的通过研究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IL-6介导的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情况及其所经的信号通路,阐明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抑制RA骨侵蚀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采集6例活动期RA患者的膝关节滑膜组织,建立RA-FLS的体外培养体系,给予IL-6/sIL-6R及药物干预,分为空白对照组、IL-6/sIL-6R组、环磷酰胺组、甲氨蝶呤组、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目的探索贝赫切特病并发肌腱端炎可能的相关因素,以更好地了解病因及发展机制,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2例并发肌腱端炎的贝赫切特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明确诊断为贝赫切特病,于治疗过程中出现足部胀痛,超声提示肌腱端炎。结论肌腱在贝赫切特病病程发展中有着慢性变化。风湿病患者中应重视该疾病与肌腱端炎的相关性,积极治
A20是一种泛素编辑酶,具有泛素化和去泛素化的双重作用,它是NF-κB信号通路的重要抑制剂,起调节炎症信号及细胞死亡的作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A20与SLE、RA、pSS、SpA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A20在这些风湿性疾病中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自身免疫病(AIDs)是指在某些内因和外因诱发下,自身免疫耐受状态被打破,持续迁延的自身免疫对自身抗原产生异常的免疫应答,造成自身细胞破坏、组织损伤或功能异常,导致的临床病症。常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病情能缓解,但仍有患者对传统治疗无效或效果差,且易复发。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免疫治疗技术。近年来,研究证实CAR-T疗法可有效治疗多种难治、复发恶性血液病及部分实体肿瘤,C
目的初步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髓过氧化物酶抗体相关性血管炎(MPO-AAV)患者中性粒细胞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表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9例初诊未治的MPO-AAV患者为病例组,记录患者伯明翰血管炎活动度积分(BVAS),选择39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受试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AD4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补体C5活化
期刊
共抑制受体又称免疫检查点受体,在调节免疫应答、维持机体免疫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共抑制受体所在通路为治疗靶点的生物制剂已被研发并推广至临床应用。作为近年发现的新的共抑制受体之一,业有研究证实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免疫酪氨酸样抑制基序(TIGIT)的异常表达与肿瘤、感染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综述拟对TIGIT的分子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及其在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小结。
目的探讨初发SLE患者的骨密度状态及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2018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初发SLE患者纳入此横断面研究,同时纳入年龄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在治疗前均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腰椎及双髋关节骨密度。收集患者包括骨密度在内的临床数据。根据骨密度值将患者分组为骨密度正常组、骨密度减低组。组间计量资料采用Student-t检验、Mann-Whi
为探讨AS合并髋关节痛的鉴别要点,提高临床医师对AS合并髋关节病变性质鉴别的重视。对1例AS合并髋关节痛患者的诊治经过及误诊原因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47岁的男性患者,从首次确诊AS,给予阿达木单抗治疗后症状好转,后自行停药,1年前因双髋关节痛,经再次阿达木单抗抗炎治疗后,左侧髋关节炎好转,右侧无改善,后考虑结核性滑膜炎,给予抗结核治疗后无效,行右髋关节镜检,病检确认为滑膜软骨瘤病,术后右侧髋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