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记名供药计划治疗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吉非替尼治疗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2年9月至2005年3月共人选晚期复发NSCLC患者120例,其中可评价疗效者103例。给予吉非替尼口服每次250mg,每天1次,用药1个月后首次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价,此后每2~3个月复查影像学,直至出现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停止吉非替尼治疗后,每6个月随访1次,直至患者死亡或随访结束。结果 103例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为18.4%(19/103),疾病控制率为51.5%(53/10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3个月(0.2~40个月),中位牛存时间(MST)为9.8个月(0.5-51个月),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44.7%、26.4%和13.2%。令组共有41例患者的.TTP≥6个月,其MST为25.5个月。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腺癌、治疗后出现皮疹、体力状态(PS)评分〈2分的患者具有更长的TTP,而PS评分〈2分、扶得疾病控制的患者具有更长的生存期。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皮肤干燥、腹泻和转氨酶升高,多为Ⅰ~Ⅱ度。结论 古非替尼对于部分晚期复发的NSCLC患者有效,部分疾病拎制者具有较长的牛存期,而不良反应可耐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局部晚期非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06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Ⅲa期29例,Ⅲb期77例)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55例患者接受含紫杉醇方案、21例患者接受拓扑替康方案、26例患者接受PE方案[依托泊甙(VP-16)+顺铂(DDP)]、4例患者接受其他方案的同步放化疗。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不同化疗方案对患者总生存期和毒
目的探讨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SHVE)在肝脏巨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施行肝脏巨大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SHVE组(15例)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肝切除范围、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2d平均腹腔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以及肝切除范围的
乳腺癌骨转移在复发转移乳腺癌中的发生率为65%~75%。乳腺癌远处转移中,首发症状为骨转移者占27%~50%。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RE)的发生及生活质量的降低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并发症。SRE是指在临床试验中表明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失败的研究观察终点,一般定义为骨痛加剧或出现新的骨痛、病理性骨折、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压迫、骨放疗、骨转移病灶进展及
射波刀(CyberKnife)系统是一种在实时影像引导下的放射外科手术平台,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显著不同,其结构简单,轻便的直线加速器(射线能量为6MV,射野为5~60mm)安置于可控制的具有六维自由度的机械手臂上,先进的影像引导技术替代了刚性的立体定位框架,可在治疗过程中实时追踪患者和靶目标位置。1999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Cybe
目的 研究P13K/Akt/mdm2信号通路活化对胃癌细胞阿霉素(DOX)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DOX和P13K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处理胃癌细胞株SGC7901,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免疫沉淀法检测P13K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P13K-p85、phospho-Akt(S473)、phospho-mdm2(S166)、Akt和p-S3的表达。结果DOX能诱导胃
目的探讨CD80、CD86和CD137L基因联合表达增强宿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的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A组接种H22-Wt细胞,B组接种H22-neo细胞,C组接种H22-CDS0/CD86细胞,D组接种H22-CD137L细胞,E组接种H22-CDS0/CD86/CD137L细胞。分别于第14、35、56和84天,每组每次随机选取2只小鼠处死取材。原位末端标记
2007年度中华肿瘤杂志共刊出论文271篇,经过全体编委认真评议,从中评选出优秀论文13篇,现予公布。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将向优秀论文的作者颁发获奖证书,以褒扬作者在肿瘤学研究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并衷心感谢广大作者对本刊的大力支持。希望藉此加强本刊与作者的联系,鼓励作者朋友继续向本刊投寄优秀稿件。
期刊
目的评价超声(US)、螺旋CT(HCT)、核磁共振成像(MRI)和内镜超声(EUS)等4种影像学检查,对胰腺癌肿瘤局部血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对68例胰腺癌患者术前分别进行US、HCT、MR/和EUS检查,记录其肿瘤局部血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手术病理结果,对影像学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US对于肿瘤侵犯下腔静脉、脾动脉、脾静脉的评估与手术病理结果中度一致,
患者女,41岁。1985年曾患“甲亢”,1986年顺产一子,于产后体检时发现右侧卵巢肿块,观察半年生长较快,住当地医院手术切除右侧卵巢。肿物大小11cm×9cm×6cm,附带有输卵管,为囊实性,包膜完整,切开有少量血性及黄色液体流出,实性区域质软,有胶冻状物。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甲状腺滤泡,滤泡内有红染胶性物,部分细胞胞核深染、大小不一、有异型性。
目的 观察畸胎瘤细胞源性生长因子(PCDGF)反义核酸载体对高度恶性人卵巢癌细胞株Sw626和A2780增殖和侵袭的抑制效应,并初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rrr)法和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PCDGF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对Sw626和A2780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转染PCDGF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前后Sw626细胞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