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0后技术工的“良缘”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sk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0月17日上午8点20分,永川高新区凤凰湖工业园。
  换上工作服,王书仙走进重庆广数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线,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今年是王书仙参加工作的第三个年头——重庆广数投产时,他就加入了公司,从事产品电路的制作与布设。
  王书仙说,如果当初没有和重庆广数结下这段“良缘”,现在他就不会掌握这么多技能,也不会成为技工班长,更不会收获这样的成长。因此,是永川新型制造业这片沃土,造就了如今的他。
  缘起·一场招聘会上的“邂逅”
  换好衣服,王书仙来到生产线上,启动设备、测试产品、记录参数。对自己这份“高精尖”味道浓厚的工作,他早已驾轻就熟。
  而在跨进重庆广数大门之初,这里的一切对他而言,都充满了浓浓的神秘感——
  毕业年的春天,重庆广数机器人有限公司会议室外,挤满了正在候场的应届毕业生。
  这是重庆广数在永川高新区凤凰湖工业园落户后,第一次组织员工面试。
  跟这群神情紧张的年轻求职者一样,彼时重庆的智能制造产业同样是一名“新手”。当时,重庆智能制造刚刚起步,永川区抢抓产业机遇,加紧在凤凰湖工业园区进行相关产业布局。
  面试会上,王书仙一眼就相中了这里。
  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尖子生”,他知道,这里有他梦寐以求的平台。
  重庆是老工业基地,制造业优势突出,汽摩和电子信息等产业均位列全国前茅,这就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提供了产业布局、技术底蕴和人才储备上的基础优势。而地属渝西片区的永川,不仅区位优势突出,还拥有雄厚的职业教育资源和发展迅猛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在这样的地域和产业生态环境下,作为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在外投资的唯一全资子公司的重庆广数,也就兼具了入驻地和母公司的各项优势……
  “产业环境佳,产业发展快,公司规模大……对个人而言,这些因素加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充满利好因素的成长环境,能为我提供丰富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我是年轻人,自然要敢闯、敢拼、敢尝试。”王书仙毅然朝重庆广数投放了简历。
  经过面试,王书仙得偿所愿,成为重庆广数新聘员工。
  入门·和“智能制造”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10月17日上午9点过,王书仙再次来到操作台前,熟练地点击各种按钮,开始对新组装的智能设备进行电路测试。
  对已生产组装完毕的智能设备进行智能测试,已经成为王书仙最娴熟的一项工作技能。
  正式到岗不满30天,王书仙就被派到总公司,进行实战培训。
  彼时,重庆广数投产在即,像他这样的“新兵蛋子”,都会被派到这来磨砺,师傅会手把手地教他们。
  王书仙所学的测试,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技术活。
  对口指导他的师傅,是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的一名骨干员工,做事细心、性情温和。小到按键的操作,大到数据的判断,师傅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对王书仙来说,这是一个学习提升的绝好机会,自己必须牢牢抓住。“要是换作其他地方,师傅会教新员工怎么操作,却未必会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白天,他在车间跟着师傅学;晚上,他回宿舍独自钻研。
  王书仙说:“以前在学校少有这样的实操机会,掌握的理论知识居多。现在到这里学到的实战经验,比过去三年加起来都多。”
  就这样从零起步,王书仙渐渐从“技术小白”变成了职业技工。
  和重庆广数一样,凤凰湖工业园引进的智能制造企业,都愿意花心血培养新员工。
  “好员工生产好产品;好产品撬动大市场。”重庆广数生产主管潘涛说,“永川是干实事的地方。优惠的政策,贴心的服务,让我们有心思、有精力培养员工,把产业做精。”
  一个月实战培训下来,王书仙掌握了测试、制线、布线的要领。
  砺技·从“会做”到“做好”的执着
  10月17日上午11点40分,王书仙埋着头,开始专心致志地布线。
  “不要小瞧这个工作。”他抬起头很认真地说,“从‘会做’到‘做好’,需要不停地磨合,不斷地钻研。”
  这是王书仙过去三年的经验之谈。
  培训结束后,他从广州回到重庆,正赶上重庆广数全面投产。
  王书仙这批“新兵蛋子”,也就此成为重庆广数开拓进取的主力军。
  公司投产后,王书仙主要负责产品电路的制线、布线和测试。对于他们这样的新人来说,像这样“独当一面”是一个挑战。
  在布线第一台智能设备时,王书仙就遭遇了“滑铁卢”。
  由他们所布线的第一台智能设备,在线路连接、线端衔接等方面都没有问题,通电后也能正常运转,但是所有的线路却都裸露在外,导致无法装封。
  为破解这道难题,王书仙和同事想了不少办法。
  最后,重庆广数从外地运来同款设备,供员工们拆卸、参照、研究,寻找突破口。
  “从那时起,我养成了向同行‘淘’技能的习惯。”王书仙说,“有时,向同行‘淘技能’比独自思考更能解决问题。这,也正是这份工作的魅力所在。”
  事实上,不只是重庆广数,整个永川智能制造产业都把“搭建交流平台”作为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有效抓手。
  智能制造项目相继落户后,永川区先后举办过行业论坛、培训和竞赛。
  靠着向同行“淘”来的经验,王书仙和同事们布线的速度越来越快,设备线路也不再外露。
  成长·一个由岁月见证的承诺
  2017年8月14日上午8点30分,重庆广数厂房里,技术工人开始按照小组集合。
  集合完毕,王书仙镇定自若地站到本组队列前。
  他快速清理了一下思路,高声对同组的同事说:“上周,我们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粗心疏忽的问题。这周,希望大家能够克服它!”
  “是!”组员们齐声回答。
  对如今的王书仙而言,每天开工前主持晨会、领导班组梳理当天工作、总结经验、提升技能……诸如此类的管理事项,已经成为他的日常工作。
  因为他已经晋升为班长。
  开始“独当一面”之后,王书仙努力钻研技术、提升操作水平,渐渐崭露头角,被领导提拔为班长。
  “当班长,要学的东西更多。”他说,“以前只需要学习技术,掌握好如何操作设备。现在,仅仅这样就不够了。”
  被提拔为班长之初,王书仙遇到了一个难题。
  在技工布线过程中,线头与线端的接触不够牢固。工人们知道这个“老毛病”,却少有人“对症下药”。
  为解决这个问题,王书仙开始带头查找原因。
  从改良操作方法,到更换操作设备,他一一尝试,终于找到了“根源”。
  看到王书仙这样努力,其他人的心里也慢慢产生了变化。
  “问题解决后,同事们更信服我了,积极性也更高涨。”王书仙说,“当班长,要学会管理,学会鼓励他人。”
  从“技术小白”到“职业技工”,再到“技工班长”,一路走来,王书仙在永川这块“福地”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引进一家企业,落户一个项目,发展一条产业链,形成一个产业群……在永川和整个重庆,智能制造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给无数怀揣梦想的“王书仙”提供了圆梦的平台。
  王书仙说:“未来,我还想学习更多集成技术,想一辈子在这个行业扎根。”
其他文献
直辖以来,重庆会展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先后建成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重庆展览中心等专业会展设施,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成功举办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全国书市等高端展会。去年全市注册会展公司从业人员4000余人,會展直接收入6.9亿元,拉动消费45亿元。  总的来看,重庆会展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展览项目由少到多,展览规模由小到大,展览类型由综合到专业,展览主题多样化,会展经济已经逐
2013年11月11日,綦江区东溪镇长堰村。  下午3点钟,刚卖完两大袋辣椒,村民杨在群顾不上休息,便急忙往山下赶。  为按时接女儿放学,她决定不走大路,改抄近路。  三公里山路陡峭蜿蜒,她走了足足一个小时。  “每天在这条路上,我要走上四趟。”杨在群说。  因为从家到学校路途遥远、山路崎岖,杨在群为接送孩子已经走了三年。  村里不通公路,交通极其不便,已经成了杨在群的一块心病。  而现在,杨在群
今年全国“两会”上,这样一组数据揪住了人们的心——在产业工人队伍中,日本高级技工占40%,德国达到50%,而中国仅为5%,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  提出这组数据的,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李守镇。  在大会发言时,李守镇大声疾呼,由于产业工人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不高,中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相当于美国的7.4%——要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的需求更为迫切。永川区将坚持
“重庆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我们生活更有盼头,日子会更加红火。”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做好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工作。”  …………  5月20日,山城一片喜庆。  这一天,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五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全市人民迎来了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庄严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来自全市各地、各条战线的7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8.24万平方公里的巴渝大地
荐书《中国机器人》,王鸿鹏、马娜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6年底,我国首部以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历程为主题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机器人》出版。此书将机器人及其研发者置于文学的视角下进行讲述,展现了几代中国科技工作者运用东方智慧打开机遇之门,用炽热的报国之心发展机器人产业,以核心技术抢占市场先机,最终实现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故事,读来颇多感悟。此书亦被中央电视台与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联合评选为20
前些天,丰都县名山街道留守儿童何莹霜家里,又接到了一位银发老人的电话。  电话里,这位老人向何莹霜的奶奶询问了小莹霜近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提醒她要注意关心孙女的身心健康。  对社区居民来说,这位来电话的老人是一个老熟人,她叫陈茂芳,是一位退休干部。  这些年来,陈茂芳始终把做好留守儿童工作作为自己的使命。  为此,陈茂芳创新工作模式,全力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新环境。  陈茂芳这样的使命感,源自
2017年11月9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公布了首批“大国非遗工匠”名单。  重庆市大足区的石雕艺人刘能风榜上有名。  这不是刘能风首次斩获这样的殊荣。从事石雕30多年,只要经过他的手,普通的石头就会变成精美的艺术品。  然而,没有多少人知道,刘能风曾是一名杀猪匠。  结缘石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刘能风的家在大足区。这是钟灵毓秀、物宝天华之地,拥有世界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2013年2月20日,南川区工业园水江组团15万吨铝镁合金项目建设现场。  几十台挖掘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工程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南川区区长曹清尧来到这里调研。  “多亏区里各部门的跟踪服务,让我们的项目进度比预期提前了近一个月。我们力争在国庆前投产。”项目负责人汇报说。  去年以来,南川区为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安装了服务“跟踪器”,对重点项目建设的责任单位、配合单位及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效能监察
坚守底线  【路径】  既坚持补齐短板,又注重精细提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人民群众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两江新区金山街道民心佳园社区有55栋高层住宅,常住居民5万多人,人口构成主要为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等。居民人口基数大,且人员结构复杂,如何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成为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