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要重视“激励性评价”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9207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内化学生的人格,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及时、得体的表扬和激励,能使学生找回自信,体验成功,获得愉悦。新课标实施以来,广大教师从“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出发,已经认识到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性,并且更多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激励性评价的方法。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形。那么怎样才能通过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自信与成功,体现激励的价值呢?
  
   一、春风化雨,充满真情
  
   体育教师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是既严肃又严厉的,并且学生有惧怕心理。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热情的鼓励来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这不仅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质疑与探索。因此,它要求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不能仅仅是以“对”或“好”作简单的评判,必须是春风化雨般地充满真情。如在教健美操时,教师对学生练习的评价,则是在音乐节奏渲染创设的情境中情不自禁地加以赞许。当学生跳得到位时,教师就鼓掌说:“你们跳得太美了,太棒了!老师都被你们青春活力燃烧了。”教师抓住学生喜欢张扬自己、上进心强的心理特点,春风化雨,充满真情地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师创设的情境里,在自悟自得中感受到体育的乐趣,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二、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方式避免生厌
  
   在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许多老师都会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毫不吝啬地对学生进行表扬与激励,帮助学生提高自尊和自信,鼓励学生持续发展。但在具体的操作中,不少老师的激励性评价方式显得单一,时间久了,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这就要求我们以多种方式来实施激励性评价。激励主要有语言激励和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激励方式,它是在教学中特别容易产生效果的激励措施,但又是费力低效、层次比较低的激励方式。因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以能否产生积极的效果为出发点考虑激励的方式。新课程的评价强调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手段多样化、过程科学化、结果人性化。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多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学生主动参与激励评价中,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尊重,学生才乐于接受评价,乐于主动学习。这样课堂教学就不是一潭死水,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就能有效发挥。
  
   三、恰如其分,别搞点缀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于是,有的教师便不管学生的表现如何,一味地给予表扬,或是为了体现激励性评价,只把它作为实施新课标的一种点缀,为评价而评价。在表扬学生的同时,把自己放在一个评判者的位置上,这样的激励性评价可想而知。如一位体育教师上篮球课——“行进间低手上篮”,在做游戏活动时,这位老师组织得非常好,并且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课堂气氛显得十分活跃,老师的脸上露出兴奋与自豪。可在对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示范讲解时,把“行进间低手上篮”习惯性说成“三大步上篮”。这时有一位学生举手示意说:“老师,是两步不是三步。”此时老师显得很尴尬,可能是出于公开课原因,这位老师停滞片刻后,很生硬地说:“XXX同学平时上课不积极,但今天却很细心,我们表扬他。”于是,课堂上响起零星的掌声。这种不得已而采取的激励性评价,其实是一种不必要的点缀,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换成另一种评价:“XXX同学,你发现了一个大家不太注意的问题,并敢于指出老师的错误,说明你对篮球很热爱,老师很欣赏你的勇气。”则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效果。所以,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理有节,恰如其分,不能随意实施。
  
   四、善于应变,以情促学
  
   体育课教学中,学生虽然愿意积极参与其中,甚至愿意展示自我,但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担心自己不能完全完成技术动作,害怕自己的动作质量不高或动作不成功招来同学的嘲笑,顾虑自己不能取悦于老师,因而,学生的注意力总是关注动作练习的成功与失败,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运用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获得安全感,获得情感的补偿,获得自信的力量,获得取胜的勇气。
   在这方面,我们教研组的张老师凭着他的教学机智,做得非常到位。他在上体育课时,对于课堂上动作练习不到位或不敢做动作练习的学生,总是及时用鼓励性的语言给予情感上的补偿。他会说:“我欣赏你的勇敢”“我相信你是最棒的”“我佩服你表现出的勇气”“老师也会经常出现动作上的失误”“也许你下一次会成功的”。试想面对众多的学生,面对关注自己的老师,动作完成不好,又渴望自尊的同学,听了这样的激励性评价,所获得的该是怎样的一种抚慰和激励啊!缺乏对学生的爱,缺乏对学生尊重的老师会如此而为吗?这不禁使我想起一位著名特级教师的话:表扬和激励的真正价值“不是聪明的孩子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的真正含义所在。
   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促进了学生的持续发展。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过多的夸奖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对教师而言,最根本的应关注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不假思考、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能使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对学生而言,教师应让学生在认识到自己优势和进步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激励才是成功的激励。
   (如皋师范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探究式实验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能破除“自我中心”,促使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
本人在近5年用针刺的方法治疗腰扭伤100例,收效迅速,安全简便,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9岁。病程1~3天78例,3天以上为22例。
阅读对一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那么如何在低年级开展好阅读教学呢?一、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和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性学习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方法的改变,而是关系到我们民族科学素质提高的大问题。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搞好基础教育的需要,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是建设现代化国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200例,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200例病人,男性118例,女性82例;住院病人142人,门诊病人58例;平均年龄在25~68岁之间。
急性软组织损伤主要是指人体各关节筋络肌肉突遭外来暴力撞击,强力扭转,或牵拉压迫等原因所引起的损伤,依其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的不同而分为扭伤和挫伤。疼痛、瘀肿、局部功
<正> 颈肩综合征、肩周炎、背腰肌劳损、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运动损伤后遗症及风湿关节痛等证,中医认为,由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使气血痹阻;或跌打损伤,经
护理教育旨在培育专业能力与人文涵养兼备的护士,而人文涵养的培育是生命教育的范畴。该文探讨护理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目的与涵义,两者的关联及融汇;以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
李鼎评注,王罗珍校勘的《针灸玉龙经》、《神应经》合注(以下简称《合注》),已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继中医古籍出版社合辑出版该两书白文本之后的又一册合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