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来源 :医学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0085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饮食习惯的变化,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并发症之一,致死、致残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由于动脉管壁因脂质积聚,出现增厚、变硬现象,且血管壁弹性下降,最终发生管腔狭窄或闭塞。炎症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从而导致血管病变的发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参与炎症反应,可反映机体的炎症水平。目前,关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与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较少,且已有研究对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以下综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与2型糖尿病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结直肠肿瘤脾气虚证患者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寻找该证型的中医治疗靶点。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9年8月就诊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辨证为脾气虚证的患者留取术后肿瘤组织和远端正常组织标本,运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比较两种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应用Metascape进行富集和分析。结果脾气虚证患者肿瘤组织和远端正常组织表达差异的蛋白总数为140个,上调71个,下调69个;上下调差异倍数≥1.6倍的差异蛋白总数为42个,上调蛋白20个,下调
仪器分析在药学研发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仪器分析实验作为仪器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实验教学现状,决定了教师必须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以切实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均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医院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智慧医院作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已成为医院发展的趋势和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目前,部分医院已经初步实现传统模式向智慧医院模式的转型,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思考。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医院的建设入手,分析智慧医院建设实践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设策略,旨在为智慧医院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传染病监测预警是早期识别和防控传染病的重要手段。目前传染病的监测预警方式较多,包括利用数学模型、互联网、医院、实验室、学校、药店等不同监测主体,但是各个监测主体之间缺乏共享数据平台,存在数据壁垒。本文主要对传染病监测预警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目前常用传染病监测预警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传染病的及时发现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一种以淋巴细胞浸润外分泌腺及腺外组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浸润的淋巴细胞多数为CD4+T细胞。Th17是近年来新发现的Th细胞谱系,目前多认为Th17/Treg平衡偏向Th17炎症轴是导致干燥综合征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对Th17/Treg平衡调节的理论基础以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候选疗法进行综述,帮助临床明确Th17、Th17/Treg平衡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的作用。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是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但由于其知识体系庞大,兼具药学、中药学和化学的综合特点,一直以来被学生认为是较难学习的课程。开放式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学习共同体,是有效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交流和分享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习集体。在课程教学中从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构建、课堂互动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索,以填补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空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四川大学药用植物学精品课程采用“腾讯会议+SPOC+QQ群”的在线教学模式开展线上教学,利用药用植物学SPOC在线课程和腾讯会议直播授课,并进行课程在线过程考核。教师开展在线指导学生调查“家乡或周边药用植物”的野外实习教学,巩固线上教学效果。采用实时监考的线上考试方式,考核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利用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学生对于课程线上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建议。
妊娠期糖尿病可发生于妊娠任何时期,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增加母婴心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威胁母婴安全。目前,关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与多种因素相关。因此,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下对妊娠期糖尿病遗传基因、炎性因子、脂肪细胞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等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伴随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步伐,药学专业学生在掌握药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现代科学思维的同时培养中医药思维是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医药院校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架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现状有待改革。新的教学改革旨在为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内容与方法,为培养现代科学思维和传统中医药思维的药学高素质人才提供思路和参考。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抑郁症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是一个便捷、有效的研究工具,现已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抑郁的神经网络机制研究中,但其可靠性仍需进一步验证。为此,本文主要综述不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在帕金森病抑郁中的应用,以期为帕金森病早期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