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学知识更深处解读教材文本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解读,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准确解读教材对提高课堂教学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然而,不同教师在解读同一教材的时候,往往有不同的解读切入点和思考,但不管从何角度对其进行解读,都不能脱离对知识本质的把握。本文以“小数的意义”一课为例。
  一、从知识的产生中理解教材
  数学知识包括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则,而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细胞”,是学好数学知识的关键。理解了数学概念就意味着掌握了一类对象的本质属性。在小学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有丰富的形成过程。当我们的教学只是教数学的定义时,其教学过程必然是知识模仿、记忆与强化训练,学生无法理解知识本质。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产生的必要性,亲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才能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系统地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小数的意义”在小学阶段的“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整数和分数共同组成了小学阶段有关“数与代数”的初步认识。追溯小数的产生过程可以知道,小数是基于十进制表示数量的需要。人们在度量物体的过程中,总是把容易感知、经常触及的量作为合适的单位,如一斤、一元、一尺等,然后依据十进制发展出比其更大的位值系统。可是,由于日常生活往往还需要比“1”更小的计量单位,于是就有了尺以下的寸、分:斤以下的两、钱:元以下的角、分。小数产生的本源在于计量的需要,根据这一理解,我们发现教材的主题图(P32)从实际测量活动入手,让学生在自主测量物体的时候,发现量得的长度会比整数米多一些或者少一些的度量情况,从而得出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简单的情景图,将小数的产生历史用最简洁的方式呈現出来,让学生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进而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如果仔细翻阅教材,就会发现,在五年级“分数的意义”一课,其分数的产生也是由于度量不足1个整体而产生的,小数的产生和分数的产生有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切忌因教小数而教小数,出现把分数和小数的产生割裂开来教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感悟到:当度量不能得到整数结果的时候,可以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适当地沟通小数的产生和分数的产生间的联系。
  二、在知识的联系中丰富教材
  数学知识是有着脉络清晰的逻辑起点,它不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而是由无数的知识点串成的知识体系。然而,在不同的知识点中,都能找到连接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因此,我们必须引领学生回溯知识的本源,究其根本,洞察数学知识的萌芽点、连接点和生长点。要立足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引发思考,联通新旧知识,从而把握知识本质。
其他文献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千呼万唤始出来”,今年秋季一年级投入使用。我相信大家都很关注,也很期待。本文融合今年8月7~8日在昆明举办的“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培训会”上,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和小语专委会理事长陈先云等的培训报告精神,就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特色和使用建议进行介绍,以期给教师们用好这套教科书提供参考。  一、“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及总体特色  陈先云理事长在培训报
期刊
笔者曾经考查学生:用你的手来画圆,把大拇指的指端作为固定的一点,让中指的指端绕着这个点转一周,画一个尽可能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大约是()厘米。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圆的认识(半径的意义);基本技能:圆周长的计算,并将估计、测量等基本活动经验综合运用,不是机械的,只会根据题目给的条件套用公式算圆的周长。考查结果,班级中只有30%左右的学生答对,50%的学生选择放弃,20%的学生未能正确解答。面对这
期刊
扎根第一线问对教育鞠躬尽瘁铸就名刊积劳成疾新教育痛失晶莹剔透玉追求真善美笑看人生侠义肝胆闯荡江湖英年早逝天堂里再做独立特行龙  ——题记于2015年10月19日凌晨  2015年10月18日晚上10点半,突然接到一个消息:《读写月报新教育》主编李玉龙正在抢救之中。马上托人了解详细情况,希望他能够再次化险为夷。1小时后,卢志文来电:回天无力。悲痛欲绝。尽管已经有思想准备,但还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那一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厦门开发和利用本地的摩崖石刻课程资源具有明显的地方优势。一方面,厦门摩崖石刻,更能拓展
期刊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课程建设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挑战。如何克服长期以来单一的课程管理制度导致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在课程面前的“忠实执行”状况,重视并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在课程面前有所作为,成为摆在广大中小学面前的全新课题。  一、建设学校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1.不容乐观的现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多年来,中小学人才培养方式的严重同质化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其根本原因是对学校课
期刊
本文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中的例1“找规律”(以下简称“找规律”)一课为例,阐述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亲历观察、探究、概括、练习等活动过程,整体感悟数学思想。  一、观察。亲历知识的产生  观察是学习的起点,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寻找数学信息并联系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通过观察新旧知识发现二者的联结点,通过观察实验数据发现蕴含其中的规律,这样通过观察亲历知识的产生,感悟数学思想。教师除了让学生观察
期刊
传统的班干部管理,在角色上主要扮演“老师的小帮手”,在功能上更多的是班主任与班级间联系的媒介,在目标上更多停留在维持班级秩序的维度。这种视野下的班干部管理,长此以往,容易引发以下弊端:一是学生官本位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萌芽:二是学生群体容易出现两極分化:三是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受到抑制。因此,笔者认为,在班级建设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以赏识和激励的方法,把学生当作自主管理的
期刊
“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下综合与实践活动“有趣的平衡”教学展开论述。  一、相互合作中积累操作经验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积淀的。动手操作是学生“做”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动手做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主动形成操作的经验。操作的经验,就是学生在“行为操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而其中的“行为操作”可以是学生个体的行为操作,也可
期刊
2014年,笔者有幸应邀入台,在台湾新北市大丰小学进行为期21天的教学交流研讨。本次交流研讨长驻并重点考察的学校——大丰小学,处于台湾新北市新店区,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办学质量高,特色鲜明。驻台期间,我们不仅与台湾大丰小学教师之间开展观课、上课、专业对话,进行亲切交谈,同时我们还参访其他较为偏远的学校。通过此次交流研讨,笔者比较全面了解了台湾小学的概貌和教育改革方向,不仅对台湾小学教育的特点深有体
期刊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灵魂。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对其了解不多,缺失必要的“文化意识”。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在语文课堂上,结合课文的教学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感受优秀的“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多维度的探索。  一、定基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