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板的店今年要转让给我,请提提建议。 等

来源 :创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l122702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刘山:我老板的店今年要转让给我,请提提建议。
  
   《创业》:若事件为正,是得到老板帮助;若负,则面临几万元风险。
   刘山曾自己开店赔了两次,在这个面店打工半年,并与这位老板有两年交道。面店每天收入高时3000多元低时1000多元,但接手开业第一天收入只有500元。每月支出水电费3000-7000元,房租6000元,四人工资9000元,住宿1800元,合计支出2万左右。之所以接手,是因为老板说一年可赚10多万,条件是两月内交72000元房租给老板(不是房主)。但房租是6月到期,他接手前已交4万,两月内再交3万2千元,加上月收入约3万元(按日销2000元,毛利50%计),月支出2万至2万5千元,再加老板是外地人等因素,这件事存在风险。
   建议:
   一、一次实习的机会。利用这几个月时间,尽快掌握做一间面店的创业知识。
   二、找人合伙。共同学习创业,共同分享利益,共同承担风险。
   三、组建创业团队。从最坏处着想,钱已经付了收不回来,能承担最大风险的方法是团队战斗:我一人出资,全体员工分享利润。那么每一个人都会跟着你去拼命,去夺取最后的胜利。
   四、将最坏的结果和最好的结果都告诉大家,让大家出谋划策。那么,即使出现最坏的结果,你们团队已经在这几个月里找到了一个风险最小的方案。即使不能做了,也因为有了这几个月的经验,而重新创业。
   五、每天做笔记。事无巨细都记下来,并加以总结,得出经验、教训。每天至少记下10条经验、10条教训。
   六、在当老板的这几个月内,扩展社会关系,广泛联系当地人脉,应付可能的突发事件。
   七、随时与老板保持联系,了解他的真实动态。
   八、争取将后3万2千元的房租延后,延到6月之后(6月店租到期,可见真伪)。理由一是因为先交的4万元是六个半月的房租(应该做到8月),其次,面店在两个月不可能赚到3万2千元,你是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广西北流梁高翔:创业六次失败,我该怎么办?(梁高翔总结全文见中国创业港)
  
   《创业》:懂得了创业再创业。
   2004年,20岁的梁高翔开始创业,到2010年的六年时间里,他先后六次创业均告失败。
   但是,为什么失败呢?
   能不能让我们的创业少一些失败再少一些失败?能不能让我们的创业少浪费一些时间,再少浪费一些时间?能不能让我们的金钱少一些损失再少一些损失?能不能让我们的创业从一开始就入列上路,走上正途,直到成功?
   下面让我们将高翔的几次创业一一解剖,找到对错。
  
   第一次生料酿酒。对在市场就在身边,错在无力掌握。
   为什么选择此项目:相信“投资少、市场大、项目久、技术先进、技术易学”的宣传,以及项目方不但送酒曲,免费帮助蒸酒,免费学习技术,对项目热情分析,还可试运行,成功后升级。
   信息来源:杂志。
   怎样运行:先花860元买一台小机器回家试验,产品得到人们认可,并有人订购,于是说服家人在信用社贷款5000元购回中型酿酒设备。
   问题:先是销量小,其次是高度酒不好销,低度酒不耐存放,三是酒糟养猪脚软后病死,第四因品酒、熬夜损害了健康。
   结果:投资约万元,历时9个月,伤害了身体。再计算这9个月打工的工资,此次创业损失约2万元。
   分析:创业不等于项目,创业不等于技术。何况这个项目是要办一个企业办一家工厂(哪怕它开始时只是一个家庭作坊),它是一个综合、复杂、琐碎、纷繁、多头绪的技术与能力组合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仔细、精确、认真的钻研精神掌握酿酒技术、品酒能力、机械维修、养猪技术、猪病防治、饲料配方(这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总结、摸索与积累),还需要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关系,群众基础,强大的心理素质,更需要社交能力、口才,以及与人交往的方法,独特、有效的销售方法与销售能力。
   创业需要技术,需要项目,需要创业基本知识,需要创业基本能力,更需要承载它们的社会知识、生活知识和常识。
   做企业类项目,需要长时间的生活积累和社会积累,对一个刚刚走出校门走出家门的年轻人是不可能也没有能力驾驭 一个企业的。
  
   第二次废水提银。对在投入少,错在缺常识。
   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相信了“原料随处可得、无需场地、设备简单、不愁销售、赚钱快”的宣传。
   信息来源:杂志。
   怎样运行:从一纸800元的资料上自学技术,前后共购买医院、相馆废水近2000元,多次自学自制试验。
   问题:“资料粗糙”,“打电话询问态度恶劣”,找不到相关的工具,提成率极低。
   结果:损失近3000元,以及大量时间。
   分析:虽然高翔并不像所有购买了技术的人一样,资料收到后就塞到床下,而是一次二次……五次以上地坚持试验,但是这类项目从汇款开始就注定了失败。因为常识就足够了。
   废水提银曾有多家技术方找《创业》做广告,但我们都坚决拒绝。我们曾就此为读者提出几十个问题,比如:废水中有多少沉积物?沉积物中银的含量占多少?银是以物理的颗粒物或是以化学的分子存在?若物理状态怎样将银从大量垃圾类沉积物中分离?若化学状态又需要哪些化学原素,化学手段进行分离……
  
   第三次夜光小产品:对在摆地摊,错在不继续。
   为什么选此项目:在建筑工地晚上打牌、看电视、逛街无意思,想找事做,发现了投资少、简单、适合晚上摆摊的几毛到几元的荧光棒、满天星等夜光小产品。
   信息来源:杂志。
   怎样运行:收到产品后没去上工,先弄明白之后晚上去大街上人多地方摆摊。因为夜光产品发光,亮光就吸引了闲逛的人。两人干有胆量,来人就解说。第一天9.6元,第二天21元。
   结果:自己放弃,无疾而终。
   分析: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但高翔却只用了极少的篇幅点到为止,并没有深入展开来分析。
   为什么?原因只能猜测:一本来就是闹着玩儿;二并不看重这微小的摆摊创业;三摆摊不符合自己的创业目标。
   其实摆摊不但是一种最重要的创业方法,创业最基本、最原始的形态,还是创业最简单、最方便、最安全、最可靠、最容易的一块跳板。许许多多的创业成功人士,许许多多的企业家都是从摆摊开始进入创业行列而走上创业之路。
   过去、现在、将来都有许许多多的人用摆摊创业,甚至靠摆摊养活一家人。
   如果高翔能像提银一样钻研摆摊,能像酿酒一样坚持摆摊,他的创业很可能已经成功了。
   第四次太阳灶:对在创新的思维,错在缺常识。
   为什么选此项目:利润高、省燃料、简单、方便、占地少。
   信息来源:杂志。
   怎样运行:试运行几次达不到效果。
   结果:损失2000多元,耽搁十来天时间。
   分析:其实高翔到实地考察时就发现了当地无人用,自己做饭菜都不用太阳灶等许多疑问,但从众心理仍然让他跟着另外两位农民(一位是退休村支书)一起交了学费。
   创新、发明、专利、高科技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但是高科技是需要高专业、高技术、高知识加大资金加大规模加工业化、科学化、现代化设备才能够达到,小作坊是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去实施科技工程的——这同样是常识。
   创新是对的,但新只能在旧的基础上生长,伪创新不但会毁了旧的基础更会让我们失去目标。
  
   第五次关公画:对在投资少,错在缺常识。
   为什么选此项目:投资少、手工制作、简单、包回收。
   信息来源:杂志。邮购。
   怎样运行: 未运行。
   结果:损失1240元。
   分析:这是一次完全的上当受骗。《创业》从来大声疾呼:包回收、来料加工坚决不做!世界由物质构成,它最不缺的是物质,不但不缺还过剩。
   经过四次创业失败的打击,高翔没有垮,但是神经和触角却已经迟钝了。
  
   第六次影视录音:对在新,错在无视市场。
   为什么选此项目:在广东看到各商场有投币点歌机,KTV遍布,音乐火爆,自认为“娱乐消费有一个很大的蛋糕,人们对录制个人MTV现唱现录有需求”。得到销售商的称赞“感激加高兴交了5000元的订金”后不得不借钱购买。
   信息来源:不详。
   运行:交钱后就到创业地找门面,发货。除元旦做了一单业务外,六个月时间居然再没有业务。
   结果:损失45000元(仅录音器材即高达3万),耗时8个月,打工工资损失约1万元。
   分析:冒险。没有把握的事,居然也敢借钱干。
   七八年时间创业六次损失5万多元,若加上耽误的打工收入,总计应该在七八万元。让人不可理解的是:高翔开始时的创业还因为刚进入社会,没有经验,能够从自己出发,从现实出发,从市场出发,以后有了一些生活与社会经验后,创业应该更加清醒、成熟、明白。但是我们从他选择的项目看,却是相反。
   为什么?创业知识的贫乏。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因为学习(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而变得聪明、能干。如果创业者只是听信广告找项目,既不看书不明道理不懂方法,又不能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那么他的创业就必然是失败和后面的失败复制前面的失败。
   创业有风险但绝不是冒险,因为单枪匹马创业风险太大太大,《创业》总结千千万万成功读者的经验后出版了《平民创业基本方法》,提出了:安全、稳定、有扶助地创业,有把握地创业。
   怎样才能有把握地创业?
   第一是读书明白创业,第二是“跟师学艺”。明明白白创业就是懂得创业的基本方法,先学习有关知识。“跟师学艺”是用师傅几年几十年的成功经验保我们创业上路。我们创业的目的只有一个:赚钱。那么就让我们跟着赚钱的方法,跟着赚钱的人走吧。
   高翔心底有一颗创业种子:因为从小学二年级就阅读创业故事,因为受人嘲笑要找回尊严,因为贫穷将读书的机会让给妹妹,因为祖父无钱医治病殁,因为要改变贫穷,因为要帮助家人和更多人……
   总结自己的创业,高翔是认真的、执着的,他的创业经历写了12000多字。字里行间,我们更读到高翔身上的企业家品质:胆量、勇气、执着、有爱心、敢牺牲、有担当、自力更生、奋发向上、不屈不挠……
   高翔创业神圣而悲壮,因此他的创业意志不可动摇。相信高翔会从自己创业的批评、反省、检讨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并最终创业成功!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12年《创业》第一期封面再次报道刘稳利和她的洗洁精系列技术后,许多关注此项目的读者最想知道:一产品质量如何?二市场能否长期做下去?为解答读者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2009年洗洁精学员苏勇飞。  2012年2月5日下午2点,记者拨通苏勇飞的电话,他正在外面送货,他说:“过年生意比往常好,餐馆都要货,我从早上忙到现在还没顾得上吃饭呢。”见他如此忙碌,记者真为他感到高兴,并约好第二天中午再打电
期刊
美滋美中式快餐连锁从产品上,强调“地道川味”和“平衡膳食”的核心概念。美滋美快餐包括套餐、炒饭、面食、小吃、饮料以及部分西式快餐几大类,产品多达上百种,同时单品毛利率与其他餐饮类产品回报相比优势非常明显。  重庆美滋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特许经营项目创新、开发、市场策划、运营推广的智力密集型公司,公司旨在依托连锁经营这一新兴平台,借助公司强大的后台支持,联合各行各业权威机构,整合优势
期刊
餐饮行业作为一个高耗能企业,能源使用效率极低,浪费十分严重。近年来,随着燃料价格不断攀升,餐饮行业燃料支出也不断提高,已经变成餐饮单位一项沉重的负担。因此,代理销售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厨具,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产品简介:天狼牌红外线静音节能炉灶,利用气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完全一次预混空气燃烧方式,由引射器通过燃气压力自然引射空气进入燃烧器腔体内,其由引射器自然引射的
期刊
采访吴世胜时,接连打了好几次电话都无人接听。后来,才知道他因为白天忙于做生意,没时间接听电话。2012年2月9日晚上,记者通过电话了解到他经营黄金饼的一些情况。    吴世胜是江西赣州崇义县人,家住郊区,离县城仅10多分钟的车程。中学毕业后,吴世胜在县城的打零工,结婚有了小孩后,他和老婆商量南下广州打工,孩子交给父母照看。这一去就是10年,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上小学六年级,马上
期刊
我叫刘明,江苏兴化人,今年28岁,学校毕业后到苏南打工。几年换了好几个工厂,工资待遇也随着物价的提高和技术的提升而增加,后来在一个外资企业里做了几年,工资一直都稳定在三千左右,每天上班、下班,整个人一点激情都没有,眼看着大好的青春就这样白白浪费,心中一直有创业的念头。  公司组织到杭州旅游,在一处书报亭发现了《创业》杂志,看着书面上的两句话“今生只为创业,风雨伴你同行”,心中激动久久不能平静。看了
期刊
我的创业从摆摊开始起步,五年过去,现在昆明经营小家电,主要做批发兼零售,目前月净利润过3万元。和大的代理商相比,我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希望我的创业经历,能让创业者得到一点启示。     摆摊是创业最好的锻炼   2004年我大学毕业后,在广东某手机厂家做销售,因业绩突出,2005年担任省级推广经理。在昆明工作期间认识我爱人。2005年底辞职开始创业。   
期刊
国内首创手摇式祛毒洗菜机,能有效清洁各类蔬菜瓜果,是现代家庭必备的生活小助手。  产品特点:  1、清洗、解毒、脱水,功能三合一;2、内置活性氧发生装置,有效清除杀灭细菌,病毒,降解农药,激素;  3、旋转式水流清洗,不伤及果蔬表面;4、功率小,耗水少,省水省电更省心;5、极限设计,体积小,容量大,使用方便;6、低成本设计,造福万家百姓;7、卡通外观设计,人见人爱。  产品用途:  
期刊
随手香面向全国招收学员以来,共有500名创业者学习了此技术,学员们来自全国各地,东南西北,他们在随手香总部的帮助带领下,踏上了创业征程。随手香在全国各地开花扎根,把同行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后面。2012年春节,随手香总部的直营店生意爆棚,从大年三十到初十,营业收入143000元,纯利润约为60000元。更让吴庆元欣喜的是,刚过完春节,他就接二连三接到学员的报喜电话,得知他们在春节期间营业额节节攀升
期刊
编者按:廖相晖是《创业》老读者,15岁打工,多次寻找项目,多次创业失败。2007年参加了第三届长沙创业年会,年会上看到最便宜的项目郑氏卤菜。2008年春学习,以后经多次学习、改进、重组,创新出自己的项目:桂林木桶鸡。  跟我们大多读者一样:生在农村,文化不高,没有技术,没有专长,没有父母的依靠,没有弟兄的提携,也没有家族的荫庇,但是他却创造了一个短时间积聚财富的奇迹。  廖相晖是怎样一次一次创业,
期刊
我叫岳克东,是《创业》的老读者,从2004年与《创业》结缘至今已有九个年头了。在这九年间,我见证了《创业》的一步步成长,见证了《创业》真正为读者做出的一个又一个的帮扶举动:从推出“百万项目扶助创业大行动”,让屡战屡败而陷入困境的读者在不投资或少投资、无风险、有支持的情况下得到社会的扶助,学习创业;到给出“经营一个项目,养活一家人”的平民创业定义;从设计“点燃创业火种”活动到设立“龙华创业基金”等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