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也可以很温暖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n2150763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似乎一直伴随着发问。
  我们的好奇心无可救药。
  作为电视主持人和记者,我以提问为生,并以提问为乐。一次次的提问,让我打开不同世界的大门,领略不同心灵里的风景。生活原本就是由问与答组成的,问他人一个问题,有可能换来一个让心灵震撼的答案。
  当比尔·盖茨决定捐出400多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成立基金会后,他才发现捐钱有时比赚钱还难。
  关于慈善,他提出了要允许犯错的主张,甚至每年会留出百万美元做“试点项目”,买的就是错误和经验。他曾捐巨资改善美国的基础教育,却发现吃力不讨好,因为人们对教育的标准有着千差万别的认识,而且很难分清政府的职能与公益组织的作用。于是他把目光又投向了贫穷国家的公共卫生,通过基金会下疫苗订单的方式给制药企业提供市场,再交给这些国家的政府分发接种,从而形成政府—企业—慈善三足鼎立、相互支撑的模式。
  股神巴菲特认同盖茨的慈善理念和管理能力,决定把自己400多亿美元的资产分年度逐步转交给盖茨基金会,因为他认为,把钱交给盖茨夫妇这样既聪明又诚意做慈善的人很放心。
  2010年9月,盖茨基金会与阳光文化基金会在北京举办“巴比晚宴”,盖茨和巴菲特与五十几位中国的企业慈善家聚首,讨论怎样更“聪明”地做慈善。
  我问盖茨:“过去企业家往往制定遗嘱,在身后捐出财产。你为什么人到中年就决定捐献?”盖茨说:“如果你已经死了,怎么知道善款是否得到了善用呢?我认为还是应该在自己年富力强、头脑清醒的时候组建专业的团队。”
  巴菲特也相信慈善要趁早,他要在生前就把财产基本捐掉,所以要求盖茨夫妇必须每年把他捐的十几亿美金全部花掉,投入公益项目,不然就不安排第二年的拨款。这下盖茨夫妇立觉责任重大,不禁感叹:“挣钱难,花钱更难,花别人捐给自己的钱难上加难!”夫妻俩为此必须全身心投入基金会的运营。
  盖茨和巴菲特的领导力不仅体现在投资、创业的巨大成功,也不仅体现在捐赠的巨额财产,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示范:人可以支配金钱而非成为它的奴隶,人有机会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成为富有者。
  当我问到巴菲特是否在乎后人只记得盖茨基金会而可能忘记他的名字时,他笑著说:“我根本不在乎人们是否记得一个名字。对于我来说,有一个生活在非洲的孩子不必因为感染疟疾而夭折,就已经足够了。”
  在盖茨与巴菲特之间,除了两人惺惺相惜,也有一点善意的竞争:看谁更聪明!盖茨说他认为巴菲特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在于他的日程极不饱和!而巴菲特立马就从裤兜里掏出记事本,炫耀似的在我面前“哗啦”一翻,果真字迹寥寥!言下之意是:“孩子们,别整天把自己搞得很忙,多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你们还得学着点!”
  有时,赢的定义可以很温暖。
  当年我进入中央电视台之后,没有任何后台,甚至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却受到当时制片人和领导的无私帮助。我一直觉得那个时候人们真的没有私心,也一直感谢他们让我在事业起步期就站到一个很高的平台上。
  当时的一位制片人,在若干年以后接受其他记者采访时,说当时我们都特别喜欢杨澜,都特别希望帮她。为什么呢?因为有一件事他记得特别清楚:
  当年我在参加主持人大赛的时候,有1000多人来应试,到最后一轮时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个女孩了。台领导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即兴演讲的题目,让我们在楼道里自己准备。此时,这位制片人刚巧路过,他发现尽管我们每个人只有5分钟的时间来准备自己的这篇演讲稿,我却在辅导另外一个女孩,也就是我的竞争对手。当时我们要用中英文作一个小演讲,那个女孩不是英语专业的,所以有些词不明白,我就在帮她梳理,教她用英文如何表达。
  说真的,如果不是他提起来,这件事我都不记得了。
  他说杨澜是一个很大气的人,在这最后的竞争关头,还用这么有限的时间来辅导自己的竞争对手,他觉得很了不起,于是就对我有了很好的印象。后来的几年,在我的职场道路上,一直有他和其他编导对我给予各种扶持,他们觉得这样一个小姑娘,我们应该帮她。
  所以我常常觉得,即便是在最残酷的竞争里,下意识的大度或者善意,也能帮我们赢得无私的、长久的支持。如果我们每一件事情都去斤斤计较,好像每一件事情上都占便宜了,但是最终却吃了大亏———这些事例在我20年的职业生涯当中,屡见不鲜。
  (宫泽惟摘自《华夏儿女》2018年第2期)
其他文献
“我虽然不擅长做菜,但是,我做菜的时候最开心、最幸福。”这是我的优势,还是强项呢?这是强项。  擅长做菜是“优势”,享受做菜这件事才是“强项”。优势也好,强项也好,都要跟“才能”交朋友,但是,培養强项更有胜算。因为,没有比能使自己愉悦的事和自己喜欢做的事更有“竞争力”的了。  觉得做菜是种享受,当然就更想去学习。那么,自己一向想要去学的做菜,现在开始学也不晚,下定决心去学就行了。  也许想学习撑杆
期刊
我们看西方电影,警察一抓住坏人,首先要嘟囔一通:“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不保持沉默,那么你所说的一切将作为呈堂证供。你有权聘请律师。如果你没钱的话……”哪怕坏人破口大骂,甚至是个聋子,警察都要不管不顾地说下去。很多人看到这一情节,第一反应是:警察怎么这么啰嗦?  啰嗦不仅体现在说话上,穿衣裳也一样。警察办案要穿制服,带证件,出现场还要配全警用装备,尤其是执法记录仪。英国的法官更是不得了,出庭审判要
期刊
一个女人对精神病医生说:“医生,每天晚上我都有种可怕的感觉,好像是有东西或者有人在床底下,就等着要抓我。”  “你这种情况听起来非常严重,”医生回答,“可能需要治疗几个月。而且,应该会很贵。”  “有多贵?”病人问。  “每次要150美元,”医生答。  “让我考虑一下。”她说。  一周之后,女人打电话给医生,说她不需要他的诊治了。  “我告诉我丈夫,治疗费要多少钱,他对我说,他能够治好我的病。他真
期刊
城市的苏醒,有雾或无雾,总是比在乡村看到的光芒四射的日出更动人。  城市的日出更多的是一种新生,饱含着更多的期待。与此相比,乡村的太阳将一切镀成金色,那儿先是暗光,再是潮湿的光芒,然后,变成亮闪闪的金色光芒,将草地、灌木丛的轮廓和郁郁蔥葱的树林镀成金色。阳光照射在窗户上、墙上和屋顶上,将它的影响力放大到无数倍。乡村的日出令我喜欢,而城市的日出好坏掺杂,更令我喜欢。是的,因为和一切希望一样,一种更大
期刊
凌晨三点,男人和他的妻子被巨大的敲门声惊醒。  男人起身走到门口,看到一个喝醉酒的陌生人站在傾盆大雨里。这个人请求道:“能帮我推一下吗?”  “不可能。”丈夫说,“现在是凌晨三点。”他“砰”的一声关上门,回到床上。  “是谁?”他的妻子问。  “只是个喝醉了的家伙,可能是要咱们帮忙推车。”他回答。  “你不帮他吗?你怎么这么快就忘了?”他的妻子说,“你不记得三个月前,我们的车抛锚了,有两个人帮助过
期刊
在南京理工大学,提起“火炸药王”王泽山,几乎无人不晓。他的眼神有些犀利,性格却格外温和,走起路来健步如飞,事实上却是个标准的“80后”———他今年已有83岁高龄,仍喜欢追赶潮流,能熟练操作各种数码产品,会做Flash、PPT,用手机APP買车票、叫出租车;他思维敏锐,曾3次斩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次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皆为第一完成人),如今又将象征科技最高荣誉的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期刊
我大部分的少年时光是在明尼苏达州小偷河瀑布市度过的,那时候的我非常孤独。家庭矛盾导致我性格孤僻,不善交往,过着一种离群的生活。打猎不但能让我有机会看到世界的神奇,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救赎。在我12岁时,打猎和釣鱼成了我魂牵梦萦的事情。星期五那天,我常常自己钻进树林,在那里度过整个周末。不过我并不喜欢孤独,现在也是。  打野鸭的季节到了,一天凌晨三点,我从家里出来,走过四个街区、一座火车站,然后跨过一座
期刊
期刊
①  生不逢时,应是李商隐最适宜的写照。大唐盛世已在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中耗尽了元气,此时的李唐王朝已无法扭转日薄西山的命运。李家不过是这洪流中的一粒泥沙,被裹挟着,江河日下。  虽然生不逢时,李商隐也算得上是没落贵族的余脉。他的祖籍是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论谱系,他与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同宗,都是汉名将李广、晋凉武昭王之后。只是,这一脉皇室血缘并没有给他的人生带来快乐,反倒徒增了许多孤寂没落的贵
期刊
我是在填报志愿时才意识到高考是件大事。  那天晚上,父亲戴着眼镜,拿过填报志愿的指南,坐在沙发上默默地看了很久。我们父子俩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长时间的相对了。那时候父亲40多岁,这是我第一次长时间注视他戴着老花镜的样子。因为戴着花镜,强壮的父亲露出了一丝老态。他一页一页地翻着院校指南,专注阅读的神情,似乎在决定一件性命攸关的事情。我觉得这对父亲不公平,因为我对自己的学习成绩非常了解,我知道我绝对考不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