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j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可道,非常道。”语文课堂提问之道,即课堂提问的规律、准则、标准。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出“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简单的判断性问题和“什么”“哪些”之类的“牵引性”思维起点极低的问题。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那么,如何避免冗余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感悟。
  一、循序渐进——有层次性
  提问的顺序要循序渐进,呈阶梯状行进。这种提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能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对话,激发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这段话中,有哪些词语或句子不理解的可以利用工具书解决或者与同桌交流。那么,谈迁为什么要新写国榷?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一箱书稿吗?谈迁实际上被偷走的是什么?你从哪里读出厄运给谈迁带来的打击?厄运把谈迁打垮了吗?
  这个教学片断从理解词语到理解句子再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层层深入。学生深切感受谈迁那坚定不移的信念,感受谈迁虽然是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但精神上却是一个打不垮的勇士,是一个百折不挠的铁人。
  教师提问循序渐进,层次分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变强,而且乐学,善学,爱学。
  二、把握时机——有启发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问题要选择最佳时机,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学情,或课前设疑、激发兴趣;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
  如在教学《鞋匠的儿子》理解林肯“不尴尬”的环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换位体验:“同学们,如果你就是林肯,面对这样的处境,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那么,林肯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你认为他这样说好不好?”这种课中置疑提问,是针对学生“愤悱”的状态下提出的,学生的情感处于“高原地带”,不去探究,不一睹为快都难。教学实践证明:课堂设疑提问必须抓住时机,使提问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课堂提问时机选准与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难易适度——有连接性
  问题要难易适度,要让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本质性联系。问题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既不能过于浅白,又不能太艰深。太浅白,没有思考的空间,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致;太艰深,新旧知识无法找到衔接点,学生无从下手。因此,教师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努力从“已有的经验区”达到“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
  如教学《番茄太阳》时,有的教师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见过番茄吗?番茄好吃吗?你知道番茄是什么样子的吗?这个问题就未免简单,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什么叫做“番茄太阳”?谁把它叫做“番茄太阳”?为什么叫做“番茄太阳”呢?这样,学生一定会认真读书,积极思考,相互讨论。这种具体又有思考探究价值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证明,切合学生与课文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感情的波澜,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突破难点——有指向性
  教師的问题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展开。文章的重难点对全篇课文来说常常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教学中教师若能抓住“文眼”,引导学生分析全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海伦·凯勒》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默读思考: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出了一个不幸的海伦?学生在充分理解了文章后,不仅能读出一个“不幸、可怜”的海伦,还会读到一个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海伦,甚至还能体会出快乐、幸福、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海伦。语言是有温度的,字词也能知冷暖,让学生通过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去感受海伦?凯勒,体会她丰富的内心世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而且感悟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精神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对话,“问”出精彩,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作者单位:贵州省大方县牛场乡牛场小学)
其他文献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全国中学普遍加强了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在进行法律启蒙、树立和更新法制观念的重要环节上,担负着向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应该说,中学为推动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造就合格公民做出了贡献。但是,当前中学法制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一、中学法制教育的问题分析  (一)被淡化的教育领域:重德育,轻法制教育  中学法制教育从开展活动的性质上往往归属于德育
环境监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人员素质、现场样品的采集、样品的管理、仪器设备、实验室环境、检验方法等影响环境监测
传统的生物技术常利用哺乳动物细胞、细菌和真菌培养作为转基因系统,来生产生物药.鉴于今后对生物药例如治疗贫血的红细胞生成素和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以及通过基因组研究发
强化建筑工程的节能保温成为当前建筑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发展问题。本文简要分析建筑节能保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建筑节能保温工程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以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的发展命脉,对于企业的资金流动和生产经营有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仅保证企业发展的有力资金保证,而且能够对于
运用DFT-B3LYP/6-311G(d,p)方法,计算了所设计的三种双环HMX(2,4,6,8-四硝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衍生物分子.基于理论晶体密度和固态生成热计算衍生物分子的爆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而且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建筑耗能在国民经济整个能耗中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本文从土木建筑方面简要
我国高校安全教育起步晚,缺少成熟的经验,只有强化安全教育意识,认真落实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维護高校的安全稳定,才能构建出和谐的校园。   当前的形势,对高校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安全教育,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才能切实有效的改进高校安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维护高
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照明的概述,然后分析了建筑电气设能的原则,最后对建筑照明节能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会计稳健性的这一特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的在公司融资活动中带来的经济后果,最近遭受到众多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更是有人进一步指出,将会计稳健性的特性可以区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