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而生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orist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个精子过五关,斩六将,赢得微乎其微的机会,成为唯一一个能够进入卵细胞的幸运儿时,我才有了自己的生命,而这生命还须在子宫中呆上十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真正来到这个世界,我才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如此看来,我的诞生是多么地不易!我的生命是上苍赋予的,它让我有机会降临人间,体验世间冷暖;我的身体是自然哺育的,它让我吸天地精华,一天天快乐地茁壮成长,而我的命运也是早已“注定”了的:终有一天,我将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我的躯干将被烈火焚成灰烬,我的灵魂将被天使收集安置,落叶须归根,我亦该回到本来属于我的地方。
  难道我就为了如此的循环,走马观花式地在人间走一遭才存于世吗?
  不!我来到世上,是为了所有爱我及我爱的人!
  因为我的存在,爸妈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快乐,虽然抚养一个孩子不容易,但组成一个家庭的幸福抵得过千倍万倍的艰难;因为我的存在,朋友明白了友情的珍贵,虽然这份情感,无法转化为闪闪发光的黄金,但它从内心散发的光芒,在黑暗中比任何事物都要耀眼光彩。
  我存在于世,便有着属于我独一无二的价值,这份价值,钱财买不到,因为它是无价之宝;这份价值,直尺量不到,因为它是忽隐忽现的;这份价值,不是每个人都能知道,因为它只在于你我心间,心心相印之人,才能领悟其中之奥秘。
  我的价值在别人眼中可以很小,但在我的心里,它却很大,很大。
  的确,我不能成为太阳,把永恒的无私奉献作为价值,我可办不到;我不能成为大海,把包容万物的胸怀作为价值,我没那能耐;我不能成为伟人,把伟大民族的复兴重担作为价值在肩上扛起来,我承受不起,但,我可以成为父母的骄傲,朋友的安慰,老师的硕果,路人的向导!我不做别人,只做我自己。
  我要为所有需要我的人而生,我为实现我的价值而存在。那么,当那一天来临时,我便可以微笑着静静地走,把这趟人间之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我为我而生,永远无怨,永远不悔。
  
其他文献
从五千年前走来的中国,带着来自远古伟人的豪迈气魄,洞穿了无情岁月的刀光剑影,传承的是卓尔不凡的至臻瑰宝——尊严。  龙应台说:“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汉时东方朔在《占书》也说道:“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对于芸芸众生,纪念“
期刊
汉赋体现汉代文化的本质特征,即浩大美。这是它成为汉代的代表文学样式之根本原因。这种浩大美,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摹和领悟体现出来。以往学术界在对汉赋中的时空问题进行研究时,往往就某一类赋作的时空问题或时空问题的某一方面来进行阐述,对汉赋的时空问题缺乏一个整体的观照和把握。汉赋作为汉代的主流文学样式,是以一个整体而不是以某一类赋作来体现汉代文化之浩大美。以时空来统领整个汉赋,方可将“赋家之迹”和“赋家之心”全方位地展现出来。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考察汉赋中的时间书写。汉赋作品中的时间
概念合成理论是关于“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作用的系统性阐述”[1],对言语意义的生成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本文对其他“X花”词族进行了收集,增加语料,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花”的义项的历时研究,分析“X花”词族的整合层级、整合方式、整合过程,挖掘“X花”词族的语义整合机制。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将阐述选题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研究范围等问题。
  第二部分:包括“花”的历时考察和共时考察。“花”的历时考察包括“花”的语义流变和语法
【魅力评荐】指导老师刘郁辉:文章构思新颖,中心明确,确为一篇匠心独运的别致佳作。文章开篇借雅典娜点题,指出“环境与成功”的关系,其后巧构两幕戏剧演绎中心。构思可谓新颖,确见作者深厚的语言组织能力,可谓既准确又典型,颇具说服力。      静静的夜,我静静地躺在床上,思索人生的哲学“心境与成功”,但百思不得其解。  突然,一个声音在头顶盘旋,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声音:“心境与成功。”  我愣住了:“你
期刊
在黎明前出发,披一身薄雾,不携昨夜零星作伴。行走在渺茫墨绿的原野,不去惊动小径深处的虫子,在浅草处踏进,回忆一段柔软。  阳春三月,渭河中的一叶扁舟上撞见惊鸿一瞥,谁的倒影跌入谁的眼波?巧笑荡开伊人笑靥如花,却俏生生地摇曳在我的心底。未待吟出半句如琢如磨的诗话,轻舟已去,你我的距离只能用一声平仄无奇的喟叹去度量。从此,我的心便给这渭河的水上了锁,一场寻觅开始无端地生根发芽,在胜景纷繁的三月。  来
期刊
二、巧夺天工的微雕    木雕艺术在八十年代初期传入闫集乡,并且在往后的十年里繁盛一时。梁生虽然惧内,却是闫集乡第一户做木雕的人家。凭着庄稼人骨子里吃苦耐劳的精神,用十年的时间把木雕艺术营务成家庭财源的支柱,是不成问题的。孟楼村起初几年的木雕都是雕版刻,用刻刀镂上样式各样的图案:龙凤呈祥、双龙戏珠、百鸟朝凤、金鸡报晓……九八年以后,孟楼村雕版刻逐渐向木匾发展,雕刻的功夫慢慢成了辅助。也是那一年以后
期刊
“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神女峰不是山,是横卧的神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这句诗流传了千古,道尽了巫峡秀丽灵动的神韵,伴着巫山缠绵的云雨征服了无数人的心。  神女峰位于巫峡北岸,西临朝云峰,东朝松恋峰,封顶内侧兀立着一人形石柱,高6.4米,形似娇美少女,再加上三峡内流传的关于“巫山神女”的传说,神女峰便由此得名,又因其每天第一个迎朝
期刊
写情感的,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像吃橄榄的那点回甘味儿,是我们中国文学家所最乐道的。但是有一类情感是要忽然奔迸,是要一泄无余的,我们姑且给它起个名,叫“奔迸的表情法”。  比如碰着意外的过渡的刺激,大叫一声或大哭一场,或大跳一阵,这种时候,含蓄蕴藉是一点用不着。例如《诗经》: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莪》)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期刊
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爱好写作呢?  粟辉龙:高三。其实我以前作文写得很差,记得有一次月考结束,老师在作文评讲课上当场朗读了我的作文,不是因为写得好,而是班上写得最差的一篇,老师说我写的作文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见人就讲阿毛”,说我的作文就像小学生写的,为此我还得了一个外号 “祥林哥”。从此就激发我要写好文章的决心。后来得到了语文老师的指点,多读多写,我也渐渐习惯了这种写作的感觉,由习惯变成了好
期刊
老郑是本市市长,而老张则是本市最有名的画竹高手。  老郑有个画竹的雅好。一旦下班回家,总爱操起画笔,画画墨竹之类,且乐此不疲。要说老郑画竹,那可完全是自学成才,画得怎样暂且不说,求画的人那可是络绎不绝。你看每天晚上都有各种各样的人上门求画——当然,少不了会给老郑捎上一笔“润笔”费。  这天,老郑刚得到一笔不菲的“润笔”,便觉得自己的画技已经登堂入室了。他突然心生一念:要与登峰造极的画竹高手老张比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