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有效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要准确
  1.要吃透编者选文意图。我们知道,被选进教材的每篇文章都承载着一定的教学任务,都是我们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发展语文素养的语言范本。即使同一篇课文放在不同的年级,其承载的教学任务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而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前要全面了解本年段语文学习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预设教学方案时,我们应通盘考虑整册教材,发掘同类型课文之间的共性特征与内在联系。
  2.要深刻领悟课文内容。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文章中“所传播的信息”的感悟学习,只是目标之一,而不是终极目标,其主要目标应直指文章“如何传播信息”的隐性价值,即语文知识的积累内化和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教师不仅要读出文本的“深度”,也要品出语言的“精度”。
  3.要创造运用课后练习。对于教材中编写的练习题目,应当能“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比如,课后习题中的“朗读”、“背诵”,应当能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思考,理清课文的思路;边读边讨论,交流读书的感悟;边读边欣赏,体味语言的情味;边读边动笔,留下读书的轨迹……要通过这样的读书实践,激活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二、教学思路要清晰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在熟悉教材、研读教材的同时,逐渐地会产生一个如何教的完整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遵循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就有了鲜明的实践性的特点。它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语文课就会清晰呈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
  三、教学结构要优化
  1.激发兴趣,使之乐学。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主动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采用激发兴趣的方式导入新课,在教学中注意采用故事导入、谜语揭题、谈话导入、情绪渲染、直奔主题等形式,为学生主动走入课堂奠定基础。
  2.教给方法,使之会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会学呢?我们的做法是:
  (1)抓住重点词,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
  (3)指导学生圈、画、批、注。
  3.适度拓展,提升素养。
  (1)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有点石成金的本领,学生的一句普通的言语,经教师智慧的点拨,就能焕发别样的光芒。
  (2)注意过程与方法的引领。语文学习要重视方法的指导,方法指导不是教师的强行灌输,而是善于捕捉学生“典型”,发现学生的“经验”,加以珍视、表扬。教师设法引导学生掌握学法。评价是为了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它关注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因此在注重结果评价的同时,要注重过程的评价。
  (3)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识态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这就是说,当学生的价值观和文本的价值观发生冲突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课堂氛围要和谐
  1.转变教师角色,体现教学民主。关注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分类施教,逐一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民主的春风带进课堂,用民主的思想解放学生的思维,让率真的学生动起来,让自卑的心灵醒过来,让沉闷的课堂活起来,让每朵思维的火花燃起来。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每一个语文课堂都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成为学生释放浑身能量、探索创新的最佳地方。
  2.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思维。明代学者陈敏章说:“学贵有疑”。问题是学习的先导,是引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会学习的人才会有问题,不会学习的人没有问题,或是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所以,要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要提升教学的有效益,就应该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如果“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他们就会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五、学习空间要拓宽
  1.课前收集。课前收集就是以“大语文”观为理念,立足于课堂,着眼于课外,实行课内外双轨运行,以此来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课中渗透。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不仅有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任务,还兼俱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以及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等多重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适当渗透相关知识。
  3.课后延伸。课后延伸指的是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留作业,使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以进一步发挥,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
其他文献
一、亲近大自然,贴近生活,激发幼儿创造美的情趣  新《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亲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从而萌发创作欲望,创设鼓励创造的环境氛围 。  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选
期刊
如何让每名幼儿都热爱音乐,我们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更新的音乐理论和实践技能,在音乐教学中不断地创新,更应注重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每天都能接触音乐,生活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让每个孩子的音乐潜能都能得到惊人地发挥,那么,如何运用音乐环境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呢?  一、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一)诱发幼儿倾听音乐的兴趣,在一日活动中渗透音乐欣赏  音乐欣
期刊
由于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所致,幼儿的探索过程一般会在操作活动中反映出来,因此,我在“做中学”中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创设环境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包括物质材料及科学设备以供幼儿探究。人离不开环境,环境是人创造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幼儿在良好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身心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否则效果相反。在良好的环境里为幼儿准备一些物质材料及科学设备,那么幼儿探索过程将有一个更大的飞跃。
期刊
一、将幼儿的数学教育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1.要明确“数学问题生活化”和“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定义。“数学问题生活化”一是指数学问题包含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习者在经历“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养成数学的思维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指学习者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而“生活问题数学化”是指对生活中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用数学的知识来
期刊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陶冶儿童的情操、开发儿童的智力、向儿童进行思想品质教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音乐教育中的唱歌教学,由老师一句一句地教幼儿学唱,轻重强弱和快慢全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只要幼儿能完整、连贯、有表情地演唱,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创造表现的教学,已远远不再符合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在园本教
期刊
“健康”除了指生理正常无痛病外还必须心理健康,兼具这两个条件的,才算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儿童出生后第四年到第六年,是儿童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但随着人们对观念的更新,对健康的理解越来越全面。幼儿时期,即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健康行为的有利时期。《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提出发展幼儿身体,增强体质是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越来越提倡人文关怀
期刊
一、重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  1.幼儿园环境。  美国教育家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的变化不是由个人的内在因素单独决定的,而是由它与环境相互作用结果来决定的。教育环境中渗透德育内容,往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而它对幼儿的作用及其影响是巨大的。  为此,我重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本学期我们一直以来学习《弟子规》,教幼儿学习《弟子规》、背诵《弟子规》希望通过传统文化在幼儿的心灵深处扎根发芽。同时,注重班级环境的布
期刊
能力,即一个人能顺利地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心理特征。一个人的能力强弱,决定了他今后的发展,可证实他存在的价值,因此,能力的培养应从幼儿抓起。  一、在兴趣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幼儿园年龄小,经验缺乏,具体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他们极易被感兴趣的内容所吸引,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幼儿的观察多是由好奇心驱使,比如颜色的鲜艳呀、形状的
期刊
一、问题  (一)家庭的一般情况(4个问题)  这四个问题分别是:A.家庭结构;B.经常由谁看护孩子;C.家庭收入情况;D.收入支出方向。  核心家庭(三口之家)的 占43.6%,三世同堂的占51%,其他(单亲或留守等)占5.4%。可以看出,和老人一起共同生活的家庭还是多数,而且经常由老人照看孩子的达到了31.6%;从家庭的经济收入来看:由于我园地处县城之内,家长的家庭收入比较稳定,以接受调查的1
期刊
一、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对图书的需求是进行阅读训练的前提0~3岁时儿童成长最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在色彩识字、事物辨认、语言能力上有很大进步,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他们对图书的需求也不断改变。两岁左右的幼儿会看简单的图片,喜欢重复的字句,喜欢模仿新奇词汇,再慢慢学会应用。他们比较喜欢看一些熟悉事物的图片、图书,也爱听一些简单有趣的故事。三岁左右的幼儿基本上保持两岁幼儿的爱好,在阅读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