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间美术研究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陕西的民间美术不论是文化底蕴,还是品种、数量、艺术价值,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为最大程度地发掘和利用陕西民间美术资源,将其和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结合起来,不断进行有益探索,本文以陕西民间美术中的“社公爷”个案研究为例证,探讨民间美术研究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民间美术研究 “社公爷”雕像  艺术设计教学
  民间美术研究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我国艺术设计学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成果与经验。在近二十年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扩招中,迅猛增加的师生、师资数量使艺术设计教育的体量更大、成果更多。但大范围的扩招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在设计学的美学取向中“国际化”与“本土特色”之间的矛盾与协调,即如何在设计学中既能与国际接轨,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目前,虽然一些高校开展了艺术学与本土文化接轨的尝试,但还没有将这个问题上升到战略高度。
   陕西是教育大省,高校林立,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数量众多,拥有庞大的设计类学生。同时,陕西还是民间美术大省。陜西的民间美术不论是文化底蕴,还是品种、数量、艺术价值,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掘和利用陕西民间美术资源,将其和艺术设计教学结合起来,应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作出有益的探索。
   笔者长期在高校进行艺术设计教学工作,也经常在民间开展民间美术田野调查工作并进行专题研究,在这两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拟将陕西民间美术中的“社公爷”个案研究作为例证,用以说明民间美术研究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社公爷”雕像的美学价值分析
   1.“社公爷”雕像简介
   “社公爷”是一种奇特的民俗雕像。20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在陕西省渭河流域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了这种雕像[1]。在2014年前后,笔者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进行田野调查时偶然也发现了这种雕像,目前尚存11尊,分别位于不同的村落。
   “社公爷”雕像一般被供奉在村庄外的田间地头或简易房舍内,外形为一硕大的戴冠人首,其冠类似于明代官员中常见的“善翼冠”,故可推测其雕刻时间上限不超过明代,当地还有群众将其称为“舍公爷”或“大头爷”。笔者认为,这一民间雕像应该与民间的社神祭祀有关,故名为“社公爷”。雕像有石刻和泥塑两种艺术方式,虽然艺术方法不尽相同,但造型特征基本一致,如双眉粗长而上扬;双眼圆睁,眼角上翘;鼻头宽大,鼻翼线深;唇上有须,嘴角微翘等。雕像高度一般在80公分—200公分之间,宽度和厚度在70公分—90公分之间,外形很像农村常见的碌碡。
   “社公爷”雕像的来历尚不明确,目前没有在史籍中发现相关记载。但笔者在民间调查中发现其与某一民俗传说有关:农神后稷死后担心子孙偷懒不重稼穑,于是从土地里冒出头来,从眼睛、鼻孔、耳朵等七窍中飞出诸多鸟虫以提醒子孙乡民及时收割庄稼。该传说应该是将稷神与社神合二为一创造出来的,民间将“社公爷”供奉在田地边,有保稼安民之目的,因此,“社公爷”雕像应当是“社稷”祭祀在民间的一种特殊方式。
   2.“社公爷”雕像的审美多样性
   (1)狞厉——巫术美学遗存
   狞厉之美是李泽厚先生对先秦青铜艺术的经典描述。这一描述准确而生动地传达出商周青铜艺术中蕴含的原始野性之美,“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诗经·商颂》)’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经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2]。在目前发现的众多“社公爷”雕像中,主要的美学特征就是这种带有威吓气息的狞厉美。例如,甫店村石雕,其双眉呈直线“V”状竖立,眼睛立起,眼球鼓出眼眶,显得格外凶厉狠猛。“社公爷”雕像的皱眉肌处理,使狞厉之感更为强烈。另外,子午村、张村的石雕虽然在局部处理上与甫店村石雕略有差异,但其威吓之感却是一脉相承的。
   这种带有原始巫术性质的威吓之美,被视为是存在于民间美术中的人类远古文化的基因传承,是原始社会和古代社会的巫术美学在民间社会的漫长延续。比较奇特的是,这种狞厉之美一般呈现于巫文化流行时期,如史前、奴隶制社会,多在巫文化保留较多的非中原区域,如陕北、宁夏、甘肃、西藏、云南、贵州等地,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云贵一带傩面具中的狞厉美。而在儒家文明较为发达的陕西关中地区,这种巫术文化因素相对较少,其表现方式也较为含蓄,这种以人首为对象的祭祀形式更是极为罕见。
   (2)朴拙——道家美学之源
   一些“社公爷”雕塑中还具有“朴拙”的美学特性,如递午村、西古城村的石雕,均由附近秦岭山中的花岗岩雕刻而成。这种坚硬的石头很难精雕细刻,只能进行粗线条的雕刻,表面粗糙,作者在雕刻时也没有过多考虑五官的比例与精确,只是随性而为,因材施艺,使其具有粗犷、朴拙的审美效果。虽然该雕刻颇有残损,但仍可以看出作者自由、大胆、随意的创作状态。如果将它们与同在陕西的霍去病墓石刻、长安区汉昆明池牛郎织女石刻相比,其朴拙、阳刚的审美效果却是惊人地暗通。
   朴拙是我国民间美术中的一个较为普遍的审美特征。相较于主流美术的选材精良与创作工艺水准的精益求精,民间美术在作品材质、创作水准、欣赏群体需求等方面与其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是造成民间美术朴拙美的客观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说,朴拙美的形成也与我国传统道家美学的影响密不可分。道家美学提倡“天人合一”,不饰雕饰,故而在艺术创作中提倡天工造化,不重人力。在这种情况下,创作者的心态就会更为自由、适意和真诚,作品就会呈现出自然、质朴、毫不做作的审美特性。民间美术创作者虽然未必明了这些道家美学的内涵,但他们的创作没有过多的规矩束缚,创作时自由随意,不计成败,反而暗合了道家美学的主张。
   (3)敦厚——儒家美学寓意
   “社公爷”雕刻还呈现出一种敦厚可亲的艺术效果,如西湖村石刻、张村泥塑,其面目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外形圆浑敦厚。作者没有按照“社公爷”惯常凶狠的样式去创作,而是加入了民间老百姓的审美理解,将其塑造为慈祥、亲近的形象。    敦厚之美背后反映出的是人们追求圆满、团圆的心理需求,如果深究其原因,无疑有儒家哲学功利性目的与“中和”特点的烙印。儒家美学在我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与统治力,在民间美术中随处可见,我国传统社神就在儒家美学的持续影响下经历了由狞厉森严向敦厚可亲的转变过程。原始社会社神多是石、木等物,祭祀形式多是血腥的人殉。汉代以后,社神演变成为人格化的“社公”,且地位不高,如《后汉书·方术列传》中记载费长房“能医疗疾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明清以后,社神(即土地公)的地位更为低下,在《西游记》中,甚至成为身材矮小、皓首长须的老者形象,但却更为老百姓所喜爱。人们并不希望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神祇过于森严神圣,将他们变得更加亲切。这种由凶狠向敦厚的转变,体现出儒家美学追求“威而不猛、温而不厉”的“实践理性”精神。
   3.“社公爷”雕像的审美包容性
   “社公爷”雕像中所体现的不同美学特征,是我国民间美术中的普遍现象。狞厉之美体现出原始巫术文化的特性,朴拙之美更多地包含了道家文化的追求,敦厚之美則符合儒家美学的特点,而这其中引起大家关注的是民间美术中的审美包容性,反映了我国民间美术的文化复杂性与实用性。
   儒家美学强调中和之美,即不走极端,具有理性精神及一种规范人、教化人的意识。李泽厚先生称之为“实践理性”。儒家文化和儒家美学流行于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两大农业文明区,这些区域的民间美术中随处可见儒家文化和美学的影响。在“社公爷”雕像中,其监督耕作的民俗神话传说背景反映了“以农为本”的儒家农耕文化,但其表现方式却是令人生畏的人首崇祀。以人首为崇祀对象在儒家文化圈里是非常少见的,这种巨大的人首极具震撼力,不禁会使人联想到原始社会血腥的猎头祭祀习俗。在儒家农耕文明的核心区域出现这种人首崇祀,一方面要重新审视和定义传统儒家农耕文明的性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传统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社公爷”雕像研究在艺术设计个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先期的研究成果,笔者曾经大胆地将“社公爷”雕像研究纳入艺术设计毕业创作教学中。笔者有以下初衷,首先,出发点是希望学生转变固有的思路,将艺术设计的对象扩大到广阔的民间艺术领域,在题材上重视“本土特色”。其次,将民间美术的美学特点和价值灌输给学生,树立其民族荣誉感与自豪感。最后,借助艺术设计的方式使民间艺术得以宣传,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笔者被分到了一个六人小组。针对这个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制定了一个总的设计题目“社公爷旅游品牌设计”,然后针对每个学生的特长,制定了不同的分题目:“社公爷旅游品牌形象设计” “社公爷旅游品牌交互设计”“社公爷旅游品牌包装设计”“社公爷旅游品牌插画设计”“社公爷旅游品牌书籍装帧设计”“社公爷旅游品牌影像宣传设计”,引导学生从艺术设计的不同方向全方位、立体式地对“社公爷”雕像进行设计。
   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学生因为对民间艺术比较生疏,多习惯于用时尚化的设计理念,其作品显得“洋气”过重。例如,有的同学设计的海报色彩偏于复色和灰色,构图较空灵。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民间美术知识的相关辅导,为他们分析“社公爷”雕像中蕴含的文化背景与美学特征,以及民间美术的民俗学背景及其背后所蕴藏的民间仪式与风俗习惯;民间美术中包含的“繁衍”“吉庆”“教化”“巫术”四大主题;民间美术中“狞厉”“朴拙”“敦厚”的审美特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色彩特征等。通过相关辅导,学生对设计产生了浓厚的热情与兴趣,他们大胆转变思路,在材料运用、色彩元素选择及形象造型等方面都取得突破。例如,“社公爷旅游品牌形象设计”中的海报招贴设计,采用了民间美术的纯色效果,色彩丰富,视觉效果强烈;在“社公爷旅游品牌插画设计”中,学生反复修改“社公爷”的造型,融入了民间美术的如意象造型、“似与不似之间”理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在“社公爷旅游品牌影像宣传设计”中,学生将自己较为常见的、熟悉的爱情元素植于“社公爷”雕像中,以“社公爷”雕像为媒介,讲述青年男女之间爱恋、分手、复合的故事。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将自己所喜爱的文化因素融入“社公爷”设计,在“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互动交流中取得了很多成果。在“社公爷旅游品牌交互设计”中,学生用流行的手机互动软件,让观众可以直接和“社公爷”互动与交流,该生还录制了一段关于“社公爷”的饶舌音乐,动感、调侃的美学因素和传统的审美元素结合在一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民间美术研究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相结合的前景
   综合以上民间美术研究实例和教学个案,可以看到民间美术研究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可待深入挖掘的空间。首先,民间美术是我国艺术体系中非常古老的一支,它承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美学基因,是民族艺术的根系。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研究,可以提高艺术设计文化和艺术的厚度与深度,打造鲜明的艺术设计民族特色。其次,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党内外达成的共识是:根植于民族本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最终确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和艺术自信,是当前文化艺术教育教学的重任。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研究,可以打破以往大学生以个人生活经验为中心的艺术思维定式,使其产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艺术责任感,在艺术设计领域实现强国梦。
  参考文献:
   [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50页。
   [2]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44页。
其他文献
[摘 要]本课题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学生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和顶岗实习管理等方面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协同制定了融合职业精神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施了围绕职业精神培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建立了渗透职业精神养成教育的日常教学和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旨在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增强护生对职业理想、职业使
期刊
[摘 要]新时期高职院校外聘教师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具有促进院校内部长远发展、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强化外部交流合作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外聘教师与高校之间存在心理契约内容趋同度低、违背现象频发等问题,需要从外部支持和内部优化两方面出发,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和个体多方协同的激励机制,达到心理契约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外聘教师 心理契约 激励机制  研究背景   截至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为例,通过浅析学校现行高职教育体制与传统学徒制相结合、现有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专业设置与企业产业需求相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与企业职业岗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高职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  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  当前,房地产和建筑装饰行业高速发展,需要大量
期刊
[摘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也是党自十八大以来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文章利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对陕西某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1.学生教育满意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各因素在五个维度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3.学生认为通过三年学习,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但外语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不够
期刊
[摘 要]探索公办高职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公办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本文以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其汽车工程学院、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等二级学院,以及智能校园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有效解决了办学经费不足、机制不灵活、合作不深入等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 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 探索实践  混合所有制  
期刊
[摘 要]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从1997年5月26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活动已开展了22年。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尤其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在大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对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本文在分析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情况,阐述了物业管理专业“四位一体”订单培养课程体系的内涵,以期为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字]物业管理专业 “四位一体”
期刊
[摘 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引导下,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再以西安汽车职业大学西安惠通陆华捷豹路虎班为例,探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双方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校企双方协同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标准、经费投入、“1+X”证书制度、成果
期刊
[摘 要]为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在地方院校测控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的应用,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在分析探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及意义的基础上,针对地方优势及学校特点,提出了从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新型教学培养模式,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平台及加强交叉与融合下的专业实践等途径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期为陕南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该培养模式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学科交叉融
期刊
“如果说思政课是一片熊熊烈火,那么教师就是手持火把的那个人。万千学生的心,需要这支火把去点燃、去指引。”这是李鹏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研讨会上说的一句话。“现在大家都在谈抬头率、到课率,我认为这还不是根本,思政课关键是要提升‘入脑率’。”  记者眼前的李鹏,身着白衬衫、鼻梁上架一副黑边眼镜,2014年博士毕业进入西工大,开始教授“概论”课,是个标准的80后。5年来,他一直深耕“概论”,成为了概论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