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活动中提高幼儿记录能力的实践研究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y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对学前教育研究内容的深入,发现对幼儿记录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记录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对于幼儿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种植活动为教师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幼儿的记录能力提供支持,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提供环境,进而实现学前教育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幼儿记录能力;种植活动;指导策略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明确提出让幼儿通过数字、图画、符号、图表等进行简单记录。记录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来说是可以掌握的一项技能。因此,教师了解幼儿记录且有效地指导幼儿记录对幼儿的科学学习至关重要。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和幼儿记录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
  幼儿园科学教育具有一定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其活动内容具有科学性与启蒙性,且在活动中以求真与扬善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和思维方法为核心,进而使幼儿形成科学态度,以对其学习品质形成影响。
  (二)幼儿记录
  幼儿记录常会表现出盲目性、疏漏以及单一性特征。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培养幼儿的记录能力能促进幼儿持续性发展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一方面,幼儿记录能力是建立在对事物持续性观察基础之上的,如幼儿为了认识到植物的生长,就需要对其进行持续性的细致观察,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幼儿的记录能力使幼儿所习得的坚持性和持续性能力得以强化;另一方面,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记录能力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进而提升幼儿综合素养。
  二、幼儿记录能力现状
  (一)教师层面
  教师应认识到记录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对幼儿记录能力指导的效果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记录内容的选择和所提出的记录要求会影响到教师对幼儿记录效果的指导;另一方面,记录载体的设计,如观察记录表格,以及教师出示记录载体的时机,会对教师指导幼儿记录形成影响;同时,教师对幼儿记录情况的有效指导,如协助幼儿选择观察记录的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记录效果。
  (二)幼儿层面
  幼儿所形成的记录意识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可以从兴趣人手,可以依托师幼互动形式逐渐生成。在幼儿记录时机方面,教师要以科学思维、态度与自主探究为主,引导幼儿把握记录时机。如教师引导幼儿记录下“可能的结果”,以通过预测培养幼儿思维方式的科学化。记录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特征,以体现科学活动的核心,如观察植物环节应是幼儿记录看到的主要内容以体现记录的价值所在。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具体到幼儿的认知方式与发展水平,教师在记录方式上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形式,集中体现为绘画、表述、表格和统计记录方式等。
  三、提升幼儿记录能力指导策略
  通过种植类的实践活动,如种植玉米、向日葵等,不但要使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它的各部分特征,而且要对幼儿园小、中和大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记录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针对小班幼儿
  教师应从培养小班幼儿记录兴趣人手,以逐渐提升幼儿的记录能力。其实种植活动所体现出的体验式形式可以为教师激活幼儿的记录兴趣提供支持。例如,教师引导小班幼儿观察未放入花盆中的玉米粒,然后隔几天幼儿在花盆中观察到“玉米粒发芽了!”后,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玉米粒的变化情况,以激活幼儿观察后记录的兴趣。同时,教师要为小班幼儿记录活动的开展提供显性支持,如备好各种适宜的记录材料,以及隐性支持,如师幼间的互动以促进小班幼儿记录活动的生成。
  小班幼儿虽然年龄较小且认知与表达能力有限,但这种情况并不影响教师指导小班幼儿在种植活动中采取多元化的记录活动。在小班幼儿记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通过实物来对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记录,如将玉米粒放置在记录表格所对应的位置。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利用粘贴信息内容的方式进行记录。如小班幼儿可以利用教师提前准备好的种植工具的图片,记下玉米粒埋入土壤的情况。教师也可以鼓励小班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记录,如幼儿可以用所喜欢的颜色标识植物的生长情况。当小班幼儿接触基本图形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幼儿用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记下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支持,如土壤、水、阳光等。
  (二)针对中班幼儿
  在种植活动中提升中班幼儿的记录能力,教师应以培养幼儿的记录习惯为主。幼儿很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但其注意力呈现出易被转移的明显性特点,这就为教师培养幼儿随时记录的习惯提供需求。教师应通过培养中班幼儿记录的能力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并且推动幼儿对相关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三)针对大班幼儿
  教师对大班幼儿进行记录能力的培养应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学习方式为主。教师应指导幼儿通过对观察情况的记录习得良好的学习方式,掌握科学探究的能力。在种植活动记录方式的指导中,教师要鼓励大班幼儿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对相关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更加细致的记录。例如,在对玉米粒生长情况的记录中,教师可以鼓励大班幼儿采取图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玉米生长的观察进行详细记录,如利用已有的经验观察记录;并且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归纳,如一周观察玉米几次,以通过记录能力的培养使幼儿逐渐形成归纳意识。
  教师应对大班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记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促进大班幼儿形成个性化的记录。大班幼儿普遍具有较强的探究意识与能力,教师在培养大班幼儿记录能力的过程中应充分强调和利用其内在动机。针对大班幼儿记录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采取支持幼儿解决在种植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为指导策略。
  总之,在种植活动中提高幼儿记录能力的发展,既需要教师及时调整幼儿教育理念,以适应在科学领域活动中促进幼儿记录能力发展的客观需要,又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孜孜以求地探索适宜的指导策略,以实现在种植活动中提升幼儿记录能力的目的,进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顧青青.科学活动中幼儿“全记录”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5).
  [2]黄美蓉.有效运用体现价值——科学活动中幼儿有效记录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1).
其他文献
摘要:《儿童立场》是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的著作,这本书是从理论与实践、儿童本身与教师视角,阐释了作者的儿童立场。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解放儿童,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儿童。不要一味地高高在上,有时候我们完全可以退到后面去,做一个安静的听众。  关键词:儿童立场:学前教育  所谓“儿童立场”,就是教师要维护儿童的人格与尊严,从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儿童立场不是一句空话,也不只是表面的尊重,需要我们蹲下来,用儿童
【摘 要】众所周知,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计算能力又可以分为口算能力和笔算能力,尽管口算和笔算概念不同,但是二者之间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师要在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方面做文章、下功夫、花心思。本文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论述提升小学中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口算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时代的进步对初中阶段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方式的运用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当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时,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1-0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时俱进并充分认识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人们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可以提升学生知识理解、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摘要:要想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教学内容,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同时还能形成较强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身体素质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时灵活运用游戏教学法、竞赛活动等手段,多多肯定和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需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深度学习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深度学习需要从分析、设计、实践、评价四个维度进行,通过结合课本知识点,从学生数学思维出发,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深度学习四个维度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开展进行详细阐述,促进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高中数学;深度学习;四个维度;
【摘 要】在互联网络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惯有的思维方式都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青少年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他们想尽办法摆脱家长的束缚,想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要求与别人不同,于是互联网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发挥空间。农村的学生开始接触网络,并沉迷网络,在网络上尽情彰显自己的个性,所以就忽视了道德的底线。因此,学校必须着力构建健康的润德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摘 要】STEAM教育理念将科学、工程、技术、艺术和数学五大教育板块融入教学活动中,依靠对多层次教育资源的整合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科学课程表现出了多元化、层次化的基本授课特点,借助STEAM理念重新策划小学科学教学,将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本文对STEAM教育融入小学科学的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STEAM;小学科学;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
这时一只鸟儿唱起来,另一只也跟着唱,不一会儿百鸟争鸣,成了一场热闹的音乐狂欢。可是你一只鸟也看不见;只是在歌声中穿行,仿佛歌声自己唱起来。天更亮一些了,可以看到近处稠密的树叶浓郁的绿色;这绿色在你面前越远越浅;一英里外或更远一点,在下一个伸进河里的岬角上,已淡成春天娇柔的嫩綠;再远处的岬角几乎没有了颜色,最远处的则在数英里外的地平线下,它安静地睡在水中,仿佛一片氤氲的水汽,和周围的天际几乎连成一片
【摘 要】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目前教研教改的一个热门话题。教学实践表明,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内化形成的思维品格和关键能力,无论是思维品格还是关键能力,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智慧”,因此,它的培养应该遵循从“知识”到“智慧”的思路。教师应深挖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丰富数学知识生成过程的作用;发挥知识构建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作用;发挥学习反思的作用,让学生在从“知识”到“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