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探月”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把古人对月的迷恋写到了极致。诗人将月中之美、月中之理、月中之情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让后人为之倾倒。
  【关键词】明月;美丽;永恒;思念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其主要特色是艳丽柔靡。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却完全突破了宫体诗的藩篱,语言清新,意境清幽,充满哲思,面貌为之一新,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作者抓住扬州月下夜景中最动人的五种事物,既包括了 “春”“夜”这样的良辰,又包含了“江”“花”“月”这样的美景,构成了一幅清丽优美的画卷。其中春、江、花、夜只是背景,明月才是诗人极力渲染的意象。在《春》诗中,月的意象美好纯净,月光所到之处,万物无不染上那一份纯净、清幽,体现出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
  一、美丽之月
  唐·徐凝的《忆扬州》中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明月在古代诗人心中的分量十足。扬州明月到底有多美,我们可以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找到答案。诗歌第一章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落笔扣题 ,写“江”上之“月”,为我们绘出一幅春江潮涨,明月从潮水中冉冉升起随波跃动而华光万里的图景。明月与江水就像一对如影随形的恋人, 江水的壮阔浩瀚更衬出月的光辉无限。第二章节“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写“花”上之“月”, 诗中不着花容,尽写月色。江流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耀在鲜花树木上就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发光。月色如霜,所以空中的霜飞察觉不到了,白色的月光和白沙连成一片,分不清彼此。诗人对月光的描写极其精微:“月照花林皆似霰”,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诗的前两章,由江上之月写到花上之月,视野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紧扣江、花、月的美景,笔墨凝聚在一轮扬州明月上,展现了天地一派空明澄澈的美妙境界。
  二、永恒之月
  诗歌第三、四章写了诗人在光华万里、皎洁空明的月光下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空中月色的皎洁、玉宇的澄明让诗人联想到: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想必就有这一轮明月了吧?但不知谁第一次见到它,也不知明月是在哪年第一次照见世人?这样的问题,即使是在今天,也固然无从回答。这里,诗人表现出对宇宙奥秘的沉思冥想。人生代代相传,无穷无尽;江上明月年年相似,万古长存。进而发出感叹:今天,我们在这里看到明月,不知在我们身后,它又在等待何人?只见长江后浪推前浪,奔流不息,一去不回头。此景让人无不感叹人生易逝、唯江月永存。对月的发问,对流水的思索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思考人生哲理的开端。一般情况下,面对自然或宇宙,人易产生渺小、短暂继而悲伤。比如:李白的《把酒问月》:“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苏轼《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都表露出明月永恒,人生短暂之悲。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翻出新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这样,“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三、思念之月
  面对永恒的宇宙,作为短暂渺小的个体生命会以怎样的方式去寻得慰藉呢?那就是中国人思想文化中最看中的“团圆”,以相聚的方式驱散个体在永恒时空中的孤独。只要团圆,再多的忧愁都可暂搁一旁。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像春节、中秋、重阳节等都有“团圆”的民族心理存在。但分离是人生的固然状态,“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以相思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春》诗的第五章引入了古典诗歌中最常表现的情感——相思,一个飘荡他乡,一个独守空楼,更何况是在“春”“夜”这样的良辰,又面对“江”“花”“月”这样的美景。 “明月楼”是古人寄托着闺妇那温柔的相思常用的意象。曹植的《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宋·范仲淹 :“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春》诗第六、七章“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集中笔墨写了月光楼上的思妇。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可爱的明月在楼上徘徊不去,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如影随形的月光是思妇浓得化不开,排遣不掉的愁思。既然派遣不掉,何不借月传递思念,可怜天地辽阔,月光无涯,那份思念无法到达。
  《春》诗第八、九章“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游子春夜梦落花,连做梦都念念思归。他看着江水流春、落月西斜,更感时光易逝,归乡急切。落月沉沉,归路漫漫,游子的乡思更加浓重。有几人能在这样的春江花月夜乘月归去呢,只能将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思妇、游子,一个想借月寄情,一个想乘月归去,那一轮永恒的明月会记录下他们的一种相思,两处愁。
  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把古人对月的迷恋写到了极致。诗人将月中之美、月中之理、月中之情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让后人为之倾倒。
其他文献
传统单模光纤传感器因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易于制备的特点成为光纤传感器中的主力。然而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展,基于传统光纤的光纤传感器开始面临诸多挑战,如:灵敏度低、不能构建纤内微流通道等,已经限制了光纤传感器在新领域中的应用。因此,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结构灵活、性能优异的特种光纤。依靠特种光纤实现具有独特功能或性能更加优异的光纤传感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偏心孔助双芯光纤,并基于该光纤实现了多种功能集成式光纤传感器,对促进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
 
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依靠化石燃料,然而化石燃料终将耗尽,因此我们需要找到可持续的能源。太阳能是最合适的可持续能源,因为它在地球表面的能量远远超过世界的能源消耗。虽然硅电池这样的无机太阳能电池也可以收集太阳能,但它们价格昂贵、笨重、易碎,因此无法被广泛应用。所以我们制备了薄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了便携式和廉价,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可以和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拟。倒置平面钙钛矿型太阳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增大了能源需求,但我国自然资源储备的实际情况是富煤-少油-缺气。这决定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以煤为主要燃料的电力格局将不会改变。为实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目的,发电机厂需要提高火电机组的热效率和蒸汽温度。我国正在计划发展和建设高参数(630℃)超(超)临界机组,基于性能与成本的综合考虑,机组部分材料选用了9-12%Cr耐热钢。G115新型马氏体耐热钢已被国家能源局列为新一代超(超)临界电站的首选材料,国家工信部于2018年也已将其列在17种先进钢铁材料中的首位,G115钢成分更复杂、性能
数值仿真已成为汽车设计开发过程的必要手段,而材料力学性能数据的表征精度对分析结果有着直接影响。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对于汽车节能减排和保证安全性具有决定作用,但由于这些材料实际服役状态的复杂性,现有理论尚不能很好地描述其各种情况下的变形行为。为此,本文结合物理实验和有限元逆向优化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典型轻量化材料从均匀硬化、颈缩直至断裂的塑性大变形过程,开发了考虑多方面因素的材料数据表征技术。
  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
  ①研究了材料均匀变形阶段的塑性行为,探讨了采用形式简单、易于处理的硬化模型表征
能源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传统的化石能源由于不可再生性而日渐枯竭,并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发展一种可再生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已迫在眉睫。氢能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新型能源,具有原料丰富,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然而储存方式一直限制了它的发展。镁基储氢合金由于具有储氢量大,资源丰富,价格低,运输方便等优点,成为当今比较有前途的氢能载体,然而其过慢的动力学性能和过高的热力学性能限制了它的实用。
  本文采用熔炼+机械球磨和机械合金化法两种制备方法以及添加Ni,Y元素制备出8组Mg80NixY20-x(x
控形控性是现代材料成形的关键技术,是提升热加工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突破口。长期以来,我国重成形制造、轻控性基础,导致成形技术发展粗放,缺少高性能化制造技术。通过改变内部微观结构、应力状态等,发展控性与控形的一体化技术,有望大幅度改善和提高材料性能。在以高温、高压为特征材料成形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温度、应力、应变、应变速率和化学成份等因素共同决定了金属的流动状态、缺陷和微观结构的演变过程。因此,研究材料成形过程中微观结构调控及变形力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7MnCr5钢是一种高端淬透性齿轮
基面滑移和?101?2?拉伸孪晶具有较低的临界分切应力,是镁合金室温变形下最常见的变形机制,滑移和孪晶在晶粒内部的竞争与交互作用,以及在晶界处的协调变形会显著影响镁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化和力学性能。本文对具有典型挤压织构和强烈基面织构的AZ31镁合金分别施加单轴压缩和维氏压痕变形,并利用准原位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结合Schmid因子(SF)和复合Schmid因子(CSF)计算,系统研究了滑移和孪晶在晶粒内部和晶界处的交互作用;利用连续抛光表征了不同压痕取向的孪晶组织特征和空间分
【摘要】刘征的寓言式杂文《庄周买水》,以故事新遍的形式写庄周弃文从商,买水养鱼,结果在几个衙门间转来转去,被官僚主义弄得灰头土脸,凄苦不堪的故事。作者借此批判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官商勾结、以权谋私的丑陋现象。但此文主题之外,也不乏这样的隐喻:文人从商和从政一样,过多的浪漫主义,过多的感性思维,得来的只有失败。从此层面讲,此文在基本主题之外也折射出文人在时代大潮下的命运
期刊
镁及其合金的密度很小,有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在机械工程中作为结构部件被广泛应用。疲劳性能是结构部件在设计时所要参考的一个重要的参数,因此研究镁合金的循环变形机理和疲劳失效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商用热轧退火AZ31镁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沿其法向(ND)方向加工疲劳试样,首先采用准原位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滑移迹线法研究其在单向纯扭转载荷下,剪切应变(γ)为0.5%、1%、2%、4%时的变形机理。然后选取0.42%、0.887%和1.732%应变幅来研究其低周扭转疲劳的力学性能,之后用准原位EBSD
锆及锆合金拥有优异的抗空间辐照损伤、良好的抗原子侵蚀以及在交变温度场中能够保证结构稳定性的能力,具有作为航天航空以及深海探测领域活动构件材料的潜力。但传统锆合金普遍强度较低,难以满足活动构件材料对力学性能的要求。新型ZrTiAlV系合金具有高强度、高塑性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等,是航空航天以及深海探测领域结构件材料的有力竞争者。但是,目前关于ZrTiAlV系合金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合金的成分调控、制备工艺以及力学性能等方面,对ZrTiAlV合金,特别是亚稳态的β-ZrTiAlV合金在变形过程中的马氏体相变、孪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