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he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当前商务英语教学活动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出发,论述了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阐述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活动进行文化导入。
  关键词: 商务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交际能力 言语交流
  
  伴随着世界贸易全球化,中国入世的成功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当前社会迫切需要大量既懂得一定的商务贸易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用英语进行沟通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跨文化交际是指任何两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受阻现象时有发生,语言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交流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国际贸易中,文化问题是在与国外公司做生意时必须了解的。目前,商务英语文化教学还不够全面、不够完善、不够系统,也没有使语言教学同文化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尤其在如何导入及导入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上还没有达成共识。在如何导入问题上,有人认为对于英语文化的学习,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多讲一些背景知识,多解释一些文化点,课下学生多阅读一些有关英语文化方面的书籍、文章,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事实表明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明显。一是目前有关中英文化背景知识对比方面,系统而权威的参考资料极其匮乏;二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主要是课堂,而能够和他们交流的是拥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教师和同学,这就使他们无法经历文化冲突所带来的震动和挫折,自然意识不到了解英语文化的重要性;三是部分学生课外自学能力差。所以,如果不在课堂的语言教学中更多地融入英语文化,英语文化教学永远达不到预期效果。本文结合商务英语教学活动的实际,针对商务英语教育的特点,探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一、文化导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背景下,能够以英语为工具从事商务活动,坚持语言能力与商务技能并举。外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商务英语教学应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应借鉴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精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文化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应用能力难以得到提高。显然,传统的“英语+商务”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因而商务英语教学的走向应该是在结合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的基础上,将文化知识贯穿始终,以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语言的特点及他们的风土人情,以减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使英语真正成为自由无障碍交流信息与思想的工具,以满足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般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进行交际时所具有的多元文化意识,以及避免因受单元文化影响而出现的语用失误,使交际得以成功进行的综合能力。
  语言、商务及文化三者是密不可分的。一个科学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必须将语言教学和商务教学同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也就是在教授语言基础和商务知识的同时讲解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由此,教学活动与文化因素的密切关系可见一斑。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针对不同学生文化基础的差异、理解、认识能力的具体状况,根据商务英语的自身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结合英语专业教学的体会,笔者认为,文化导入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适度原则
  适度就是要根据教学任务和目的需要,适当地传授为达成既定目标所需要的文化内容,而不要无限制地或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地传授文化。因此教师对文化内容的讲解要有所选择,针对专业特点,对主流文化的内容或有普遍意义的内容要精讲多练。同时,还应该处理好文化内容的历史性和共时性的关系,重点应在共时文化上适当引入一些历史的内容,以利于学生了解某些文化习俗和传统的来龙去脉等。
  (二)因材施教原则
  由于学习英语的基础不同,对英语文化掌握和理解程度存在差异,在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标准就应不同。商务英语教学应侧重往来礼仪、商务谈判文化。通常,商务英语课程中较容易忽视引导学生认识文化差异的意识和敏感性。而作为商业交际的成功人士,除了应该具备专业知识、语言能力、计划、组织和协调等从事商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之外,还应该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较强的文化适应性,具有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综合处理商务的能力,综合而言,也就是要具有商业语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所侧重。
  (三)文化平等原则
  学生不仅要了解英语文化知识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还应该培养文化意识,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理解异国文化并加以借鉴和吸收,在工作和交际中传播本国文化。应注意的是,汉语和英语交际过程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它涉及的是双方或彼此。涉及文化的语言交流又是一种双向活动,交流的进行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两者不可或缺。交际的双方只有互通有无,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此外,还应注意不要让学生产生这样的错觉,认为英语民族的文化一定比本民族的文化优越或者低劣,而是应该让他们认识到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
  文化导入是商务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而又难以把握的过程。其中涉及语言学、相关商务知识和教学活动的内容、目的、方法等多个方面,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讨,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思路。
  
  三、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为了减少文化冲击的发生,我们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导入文化的教学:
  (一)言语交流
  1.问候语
  中国人见到远道而来的客人通常会嘘寒问暖地询问对方:“一路辛苦了!您吃过了吗?”如果美国人听到这样的问候语,会感到莫名其妙,他们很难理解中国人这种与对方建立密切关系的方式。如果中国人把中国式的问候以英语的方式来表达,就会引发不少的问题。
  2.称谓语
  中国社会中,由于受到社会结构的影响,在交往时,人们尤其重视社会地位的不同,讲究上下尊卑的礼貌习惯。因此在中国的商业交往活动中,“经理”、“厂长”这样的称谓语大都习以为常。但在讲求平等的美国人看来,“Manager”、“CEO”这样的称谓是根本不存在的,商务人士一般采用直接称呼对方姓名的方式。因此把中国式的称谓用到英语中,或按字面翻译成英语都是不可取的。
  3.拒绝语
  按照霍尔的语境理论,中国和日本属于高语境文化,而美国则是低语境文化。在谈判中,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一般不会直接说“不”,在商业界尤其如此。但是为了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他们会以各种其它方式来表达,比如“让我考虑一下”,“听上去不错,但可能有些难点”,“这需要点时间”,等等。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不易理解这些语言的微妙性,他们会误认为对方已经同意,因此谈判往往会误入歧途。
  (二)非言语交流
  非语言交流包含的信息往往比语言更直接。交流中,语言和非语言是相互补充、密切联系的。
  1.面部表情
  在东西方文化中,东方人比较含蓄,面部表情也不习惯过于直露,而西方人则较为直接,喜怒哀乐通常表现在脸上。比如美国人认为微笑是一种积极态度的表示,而日本人在商业谈判中几乎很少微笑,只有谈判已近成功的尾声时才会露出笑容。日本人甚至会把随意的笑视为是不严肃的,或者误解为是嘲笑。再如眼神交流,美国人把直接的目光接触视为诚实坦率的表示,闪烁不定的目光意味着缺乏诚实;而日本人却认为避免直视对方的眼睛是一种尊重。
  2.身体姿态
  身体姿态,也包括手势,在不同文化中有着较大的差别。无意中的肢体语言或者手势,都有可能导致商务交际的失败。如OK这个手势,在美国表示“可以”,而在法国,这个手势的意思正相反,意味着没有价值的“零”,在日本则代表“钱”。显然,在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商业交际时,这个手势是不能随便使用的。又如见面时的肢体语言,美国人通常习惯与对方拥抱,或者拍打对方的后背以示友好,但是中国人和日本人却很难接受这样的见面方式。再如,中国人喜欢翘二郎腿,而在中东地区,人们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不礼貌,因为他们认为脚底是人体上最低、最脏的部分,向谈判对方露出脚底无异于贬低和侮辱对方。
  3.私人空间
  彼此空间的大小,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习惯。与东方人交谈的西方人,常常会觉得个人空间被侵犯。研究发现,美国人通常认为一英尺是在正式场合中进行会谈的恰当距离,而在亚洲和阿拉伯文化中却很少考虑私人空间的问题,他们认为越近的距离会越表示关系的亲近。
  
  四、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文化意识。
  教师除传授必要的语言和专业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让他们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教学内容结合真实的语言材料,向学生教授商务交往的礼节,不同的商业价值观和谈判风格及文化差异,在言语和非言语交流中的语用表现、讲解西方国家中称呼、介绍、访问、宴请、告别等社会交往的文化因素,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使用的正确性,重视语言应用的得体性,从而逐步获得文化意识的敏感。
  (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交际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格局,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教学方法更应体现灵活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商务英语课堂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它集多种形式于一体,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协作能力。互联网丰富的文化学习资源和虚拟商务社区能有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的个性化培养。
  
  结语
  
  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商务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商务英语教学应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社会文化能力,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对商务文化差异具有宽容性,消除商务交际过程中的障碍,以有效提高商务活动的效率,最终达到能准确得体地运用语言和商务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Sylvie Donna.Teach Business English: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Business Englis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2]Leo Jones.New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glis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3]王伟军,辛国庆,王文娟.商务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7,(3):30-32.
  [4]王娟萍.从补缺假说看高职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导入[J].现代企业教育,2007,(7):20-21.
  [5]孙宝玲.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1):92-94.
其他文献
作为电气工程过程中最主要的绝缘漆,在带电导体漆包线漆中可直接用于绝缘作用。所以在整个线圈体系中它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针对宽窄比大于7的200级复合漆包铜扁线,简述
本文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将语篇教学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点明了语篇教学的科学性,论证了在《新视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语篇教学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并详细介
本文在总结历代医家对高血压认识的基础上,认为痰湿与肝火互结为其病机关键,从微生态学角度来讲即是由于感染因素而造成的菌群失调或微生态失调。用二子降压汤治疗高血压病痰浊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对难治性鼻出血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6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常规检查均未发现出血点,经前后鼻孔填塞或前鼻孔
摘要: 文章阐述了分组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了大学英语分组教学的意义,提出了大学英语分组教学的实施步骤,即:分组准备、分组实施和课后总结三个阶段,并认为这三个阶段是在不断循环往复的基础上逐渐完善的过程。  关键词: 分组教学 大学英语 实施意义 实施步骤    一、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是指将现有学生依据特点进行分组,使之共同参与课堂各项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法。[1]笔者试图从学生学习的全
本文比较了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操作及临床疗效,并对治疗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处理。随访6个月,结果,动力髋治疗组的优良率达91.5%,角钢板治疗组的优良率为79.1%,两种
针对传统数据采集系统精度不高,分辨率低,实现难度大的问题,介绍以CPLD为核心处理芯片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方法,从硬件架构与软件设计两方面给出系统的具体实现。该系统
摘要: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课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软件有其自身的优势。教师在实施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实践中还应注意一些实际可操作性问题,不断总结多媒体教学尝试中的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笔者结合多媒体教学尝试,对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 差异 可操作性问题 多媒体教学
摘要: 本文探讨了在现代教育环境下英语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创建互融互动的学习氛围及评价学习的过程等方面,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效果    一、现代教育的网络时代背景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不断发展深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学生学习自主性的
摘要: 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是改革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阐述多媒体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传统教学 多媒体 英语教学    一、引言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说:“选取最优教法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关键。”近年来,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受到挑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堂容量少、讲多练少、教法单一、学法单调、效率低下等,使很多学生失去英语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