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aj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本文论述了通过扎实备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优化学习方法等方面来论述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038
   要做到让学生在短期内学习好语文知识,同时又要避免不同学科之间的抢时间,让学生全面均衡成长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下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在要求之一。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研究和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校自新课改实施起,就不断研究和实践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高效课堂模式,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一、扎实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1.重视研读课标要求。很多教师认为语文课最好教,这是因为他们都忽视了语文课标。在备课之前,必须做好对课标的研读,然后根据要求将课程标准分解到每个模块、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甚至是每节课中,真正落实好课程目标,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2.重视课本内容的鉴赏。在给学生上课之前,教师自己首先要认真品味文章,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一点对基础薄弱的学校的语文教学更为重要。薄弱的学校的小学生阅读量相比城市孩子较少,领悟能力也相对较弱,这个差距的弥补很大程度上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只有读透了文章,才能给薄弱的学校的小学生讲透内容,才能做到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3.重视学生学情分析。薄弱的学校的学生相比城市孩子,存在其特殊性。因此在备课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兴趣爱好、生活阅历以及心理需求,然后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身心发展和要求的语文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1.多媒体教学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多种辅助效果,图像、声音、游戏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获得教学视听感受,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如果能够和教学内容进行结合,那么就能够对学生产生更多的吸引力,情景的创建也可以使用多媒体,甚至其他方法。情景创建目的是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兴趣,对课堂氛围进行改善。利用声音、画面、视频等将具体的知识生动、形象化,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快地投入学习。2.加强小组合作,取长补短。目前,对于合作学习,部分教师的理解还比较片面,并没有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和作用。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创设各种情境加强学生合作,划分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合作等。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点,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共同学习进步。激励学生开展小组之间的合作、探讨,有效促进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协调能力。3.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整个课堂的重点,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优化学习方法
   1.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学习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让学生去记住知识点,不利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遇到疑点和难点的时候,能够主动查找资料,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依赖别人。  2.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提问也是学生发挥主观性的一种表现,是思考的起点,是学生想探究问题的体现。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同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实际上是学习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结合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借鉴、解决和消化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的过程,是学生形成良好思维模式的一个过程。3.提倡学习合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自己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小组学习合作能使学生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组员相互讨论,共同摸索解决策略,能够充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小组合作讨论有效节约了课堂时间,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让每一个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提高。教师从旁引导,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思维模式。
   四、合理建构促进学生发展
   1.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新课程相比传统教学的一大理念就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因此,在师生关系上,教师要以“合作者”的身份进行语文教学。这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通过与学生的合作和交流,帮助学生自己去发现未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让农村地区的学生不再感到胆怯和羞涩,保证他们能够以更加旺盛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语文和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去。  2.及时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小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他们学习的动力一般来说不够持久。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良好表现适时地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当然,这种评价不是单纯地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要求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激发他们对于學习的兴趣,保持学习的持久性。当然,评价必须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不能随意化、扩大化以及无原则化。同时要明确,评价并不是单纯的表扬,教师要明白适当的批评也同样具有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和功能,要做到批评与赞赏相辅相成。
   总之,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双边互动的,这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重要。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不断钻研教学方法,创建更加科学合理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需求,做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参考文献
   [1]敖玉利.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群文天地,2011(14):139.
   [2]包玉珍.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吉林教育,2011(25):3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今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需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首先,我们先讨论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立足课本,发掘情感教育的意义和现今情感教育面临的问题。其次,我们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实践情感教育。最后,我们探讨了情感教育对于情感教育的意义。本文着重探讨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关键词】情感教育 中学语文 素质教育 教学实践  
从中西医对肾脏功能认识差异的比较入手,分析中国古代有关肾的造字、民俗、神话、艺术等作品中的文化象征意义,认为中医有关“肾—精—性—耳”是一个与性文化相关的隐喻系统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引起泌尿系统上尿路梗阻的常见原因,手术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方式[1]。其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rob
期刊
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对饲料产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饲用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其中蛋白原料的短缺严重限制了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目前饲料行业中常用的蛋白原料豆粕,常年需要大量
某养殖场妊娠后期(90~110 d)母猪出现发烧、厌食、继而出现流产,检测有高致病性蓝耳病毒感染,经泰万菌素的保健及高致病性蓝耳活疫苗的防控,还是有3~5头母猪产全窝死胎,经检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手术方法 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选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
目的 观察传统开放手术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诊治的62例肾盂输尿管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术式纳入A组(31例)与
目的 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疗效及踝关节功能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5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8)和实验组(n
医疗行业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之一,必然涉及因分工带来的交换,从而使医患关系具有契约性的一面。从医学史的视角看,现代医患关系满足契约的主体要件、标的要件、实质要件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