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从络论治研究进展

来源 :天津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目前西医治疗DKD仍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近年来,中医药从络论治DKD已成为焦点,积极探讨DKD的中医病名和病因病机,可以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理论依据,众多学者强调肾络损伤在DKD中的重要性,治疗上多采用分期结合分型辨证的治则治法,早期注重养气阴恢复肾脏气化功能,中期注重祛邪通络,晚期在通络的基础上注重顾护肾阳,填养肾精。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中坏死性凋亡的机制和受体交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 interaction protein kinase 1,RIPK1)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对疾病的疗效。方法:体内实验应用MRL/lpr自发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19周龄时腹腔注射RIPK1抑制剂Nec-1[3.5mg/(kg·d)]3周。检测血清肌酐、补体水平和尿蛋白肌酐比值变化,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检测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体外实验检测Nec-1处理系膜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变化,利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体内存在B细胞过度激活,产生大量针对自身的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并激活补体导致组织损伤。肾脏是临床最常见的受累脏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的传统诱导方案仅对70%~80%狼疮性肾炎(LN)患者有效,而长期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维持治疗增加感染风险,影响生活质量。新型生物制剂针对狼疮免疫紊乱的关键节点进行阻断,有可能更精准控制狼疮活动,减轻肾损伤,维持长期缓解,提高生活品质。
目的观察基于自我调节模式的干预方式对银屑病患者自身疾病感知、医学应对方式、生命质量的影响,为银屑病更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给予基于自我调节模式的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疾病感知(IPQ-R)评分、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皮肤病生命质量(DLQI)评分及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