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交互作用蛋白激酶1抑制剂necrostatin-1治疗狼疮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来源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中坏死性凋亡的机制和受体交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 interaction protein kinase 1,RIPK1)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对疾病的疗效。方法:体内实验应用MRL/lpr自发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19周龄时腹腔注射RIPK1抑制剂Nec-1[3.5mg/(kg·d)]3周。检测血清肌酐、补体水平和尿蛋白肌酐比值变化,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检测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体外实验检测Nec-1处理系膜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变化,利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替代大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科MHD患者73例,rHuEPO用量13 805.6±5 243.9 IU/周,评估换用罗沙司他前后血红蛋白(Hb)、铁蛋白、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C反应蛋白(CRP)及血压水平。结果:73例患者接受了至少一个月以上的罗沙司他治疗,年龄51.7±14.4岁;透析龄44.9±35.7月;干体重61.3±15.4 kg。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治疗腹膜透析(PD)肾性贫血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口服罗沙司他的PD患者为罗沙司他组,按
近年来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抗CD38单克隆抗体已成功应用于浆细胞疾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系列研究报道了其对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疗效,本文拟简述该药治疗
目的:总结以肾损伤起病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程特点和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肾损伤就诊于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转归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为因肾损伤起病,后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其中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3例,B型夹层5例;7例既往有控制不理想的高血压病史,1例为马凡综合征。肾外表现多为一过性或持续性腰疼、腹痛、肢体麻木等;多数患者表现为急性肾损伤,快速进入无尿并开始透析(6±2d);相较于非肾损伤的患者,7例患者病程中出
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即使血清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恢复正常,但肾脏组织中仍可遗留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损伤、微血管损伤、肾纤维化等病理改变,增加了 AKI向慢性肾脏病(C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常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CTX)、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等免疫抑制剂的联合治疗,显著改善预后。但LN患者仍然面临完全缓解率低、维持期复发率高、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导致各种不良反应如感染、肝功能损害、影响生育等诸多问题。随着对LN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针对特定靶点的免疫治疗成为可能。近年来,我科在采用RTX抗治疗LN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在此和大家分享探讨。
急性肾损伤(AKI)是各种危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在重症患者中发病率高达30%,其中>40%的与脓毒症有关.目前研究发现,肾脏替代治疗(RRT)通过清除炎症介质和体内多余水分,削弱炎症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治疗药物有限,亟待探讨新的治疗药物.近年研究证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过度活化介导足细胞损伤和FSGS发病机制.mTORC1抑制剂
体外循环细胞干预性治疗(extracorporeal cell intervention therapy,ECIT)是一种通过吸附和离心的方式清除循环中的白细胞进而缓解疾病炎症反应的辅助性非药物治疗手段.ECIT
目的:分析低温机械灌注保存扩大标准供者(ECD)供肾对肾移植术后受者移植肾功能早期恢复的影响及移植后随访情况,从而探讨其优势。方法: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完成ECD供肾移植12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将供者一侧肾脏用LifePort持续低温灌注(LifePort组,n=120),另一侧肾脏使用静态冷保存(冷保存组,n=120),然后进行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手术,观察两组受者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结果、移植物存活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受者在术后没有发生DGF的情况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