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自然教育资源,创设游戏化教育环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s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春天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夏日雨后的彩虹、秋季草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冬天银装素裹的田野,这一切都给孩子美的熏陶。我们要引导孩子发现自然界中的美,感悟自然界中的美。早春时节,我们可以在附近的小池塘里观察青蛙那又黑又粘的卵,引导孩子认识它们是怎样慢慢变成蝌蚪的,蝌蚪又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由此,幼儿学会了坚持长时间、细致地观察,并在观察中学会记录。
  一、将大自然教育资源渗透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之中
  环境布置突出“大自然与游戏化”。《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一种“隐性语言”,在园所环境的创造上,我们在“大自然与游戏化”上做足文章,为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开展导航。
  平时我们可以从大自然中收集丰富的材料,如:蔬菜、水果、种子、稻草、树葉等,共同创造具有大自然气息的环境。悬挂各种草秸秆做的五彩鱼,竞相开放的荷花,清甜可口的莲子,给人一种清新怡人的感觉;用麦秸编织螺丝贝壳组画,令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水乡之中。现在农村倡导秸秆有效利用,保护大气环境,我们为何不将它带入幼儿园,让孩子们认识并利用呢?麦秸做成的五彩草龙、麦秸编的灯笼悬挂在走廊大梁,好像缤纷的彩虹,草绳编织的稻花香球,又像星星点点,给人无限的遐想,展现了富有创意与现代气息的稻草、麦秸艺术。充分利用大自然资源,给幼儿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和审美愉悦。
  二、让自然教育资源走进区域活动,处处体现“大自然与游戏化”。
  区域活动应体现“大自然与游戏化”。我们从孩子喜闻乐见的活动入手设置区域活动,从孩子的原有经验入手,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孩子的需要,让区域活动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处处体现“大自然与游戏化”。比如:提供各类植物种子,供幼儿计算、数数、排序,用花生壳、树叶制作脸谱,用废弃的麦秆进行手工编织,等等。这些材料不仅取用简单,还能满足幼儿认知的需要。
  树立“玩具、材料就在身边”的观念,充分发动家长跟我们一起收集自然材料,把自然材料经过加工后投放到各个区域中。如:自然角中我们可以放置家长和孩子一起带来的泥鳅、鲫鱼、螃蟹、田螺、河蚌、蝌蚪、蚕宝宝、小白兔、小鸡、小鸭等,让幼儿观察了解它们的特征与生活习性,并学习如何喂养照看它们;教师、家长与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种子放在自然角中,引导幼儿认识它们,了解种子是怎么发芽、出土、长大的;废旧的毛线、布头、挂历纸、吸管、树叶、包装袋等是孩子们手工活动时最喜爱的活动材料,孩子们用树叶贴画,用草绳编织草帘与鸟窝,用花生壳、玉米粒、毛豆壳等各种果壳粘贴手工作品。
  三、利用自然材料,实现体育活动、室外教学游戏化
  利用自然材料,开展体育游戏活动。远离车水马龙的喧嚣,远离交通安全隐患的困扰,发动家长帮助幼儿开发制作那些可以让幼儿玩一玩、做一做的废旧材料。如:沙包、布飞碟、竹蜻蜓、竹马、小推车等,投放在孩子的运动活动中,孩子们玩起来远比购买的运动器具更具有童趣和挑战性,在锻炼、游戏中快乐成长。
  幼儿的成长需要一个广阔而适宜的教育环境。幼儿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大自然是幼儿的欢乐之源,教师要努力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身边的自然环境,追求最大的教育环境效益。材料是土的,环境是活的;材料是旧的,环境是新的;材料是粗的,环境是细的;材料是廉的,环境的教育价值是高的。充分发挥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开发“大自然与游戏化”的教育,能让大家认识到过去被视为“老土”的东西,其实蕴涵着丰富而浓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得到最大发展,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让我们利用大自然教育资源使孩子们能够进一步亲近自然、拥抱社会,让游戏化教育环境伴随幼儿拥有快乐的童年。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荔枝“下番枝”胚性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对荔枝体细胞胚胎发生早期进行了同步化调控;同时,对荔枝体胚发生早期各个阶段进行了蛋白质SDS-PAGE、同工酶电泳以及内源激素的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传输速率不断提高,信道资源日趋紧张,成本、体积不断压缩已经对无线系统性能提出了更高挑战。面对日益增多的性能需求,无线系统一方面需要集
摘 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初中美术教师采用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该方法不仅改变了教师及学生的思维方式,还提高了美术教学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概念,随后阐述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价值,最后列举了几种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方法。  关键词: 传统元素 流行元素 初中美术教学  学生认识美、观察美及发现美的主要途径是初中美术课堂,所以初
摘 要: 小学美术教学中欣赏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率。现如今小学美术教学不再是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而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以学生兴趣为前提,逐渐渗透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一边思考一遍欣赏的良好习惯,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摘 要: 带学困生难,带优等生更难,带好普通校的优等生难上加难,要当好一个普通高中实验班的班主任,既要从班级的整体情况把握,又要尊重个体特征因材施教,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做得更好。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重点培养 加强管理 因材施教  一些二、三级达标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潜力挖掘,培养出尽可能多的优秀高中生,根据学校规模,一个年级往往确定一至两个班级为实验班,实验班
摘 要: 本文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角度阐述我国高中美术特长生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并分别从转变学生自身学习文化课的观念;给予适当奖励,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归因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尽快完善高中美术特长生教育教学管理。  关键词: 高中美术生 文化课学习 内驱力  1.转变学生自身学习文化课的观念  我国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更加重视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对于美术专业
摘 要: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将绘画教学的主要目的放在画的像不像上面,而是要将学生的绘画要求放在学生自由发挥和提升创造力方面,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在小学美术学习过程中放松心情,画出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画面,从而为自己以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自由发挥 创造力 小学美术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首先应摆脱对学生的束缚,将更多注
摘 要: 本文对新形势下的小学生班级管理采用量化记录和统计数据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分享几点管理经验。  关键词: 班级管理 量化 数据  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项繁琐又富有挑战的工作。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通过组建班委,培养优秀的班干部,达到“管是為了不管”的目的。对于长期发展的班集体来说,对学生各项习惯进行量化记录和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