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民生新闻拍摄中的无剪辑拍摄手法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们对于新闻的关注度是很高的,依靠电视、互联网、广播、移动客户端等多种途径可以实现对新闻信息的获取。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关注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新闻。随着党和政府对“关注民生”的叫响,民生新闻也成了各类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话题。因此,电视新闻中对于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比较多,同时民生新闻记者也是连接政府和老百姓的重要桥梁。在进行民生新闻的采访中,大多采用无剪辑的拍摄手法,无剪辑的拍摄手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新闻信息的拍摄,依靠选择恰当的镜头,保证画面的流畅,不仅减少新闻的编辑工作量,还符合快速进行新闻信息收集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在民生新闻的拍摄中,如何使用无剪辑的拍摄手法。
  关键词:民生新闻;无剪辑拍摄;手法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之一,快速、完整的进行新闻事件的报道,需要记者从新闻采访和编辑中节省事件。新闻记者在完成采访后,第一时间回到台里,将新闻素材进行编辑,审批后进行播放,由于新闻要求的时效性,给新闻编辑人员带来较大的压力,而采用无剪辑的拍摄手法,依靠减少对拍摄画面的剪辑,来提升编辑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在新闻采访中使用无剪辑拍摄手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无剪辑拍摄概述
  英文对于无剪辑拍摄的表述为“no cut”或者“planning in mind”,是指有意识的拍摄。在新闻采访中,记者需要对新闻采访的画面进行捕捉,无剪辑拍摄,要求新闻记者在拍摄中,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新聞采访的主题,自主的进行拍摄内容的设计,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拍摄内容,在拍摄完成后,不需要再次进行剪辑工作,可以直接的进行新闻的播报。无剪辑拍摄技术要求拍摄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在以往的新闻采访中,记者为了获取更多的新闻素材,往往会采集较多的新闻画面,导致新闻画面的剪辑工作量比较大。在新闻采访中,无剪辑拍摄技术,可以大幅度的缩减进行新闻制作所需要的时间,提升了新闻的时效,可以保证第一时间内将新闻信息传达给受众。采用无剪辑新闻拍摄技术,要求记者在进行画面拍摄之前,对镜头的选择,拍摄角度和位置等,提前进行思考,根据采访要求,进行画面的捕捉,减少画面的后期编辑。
  二、民生新闻无剪辑拍摄手法
  所谓的无剪辑拍摄意识,是指新闻拍摄人员,在进行新闻拍摄时,对需要新闻的主题和想要拍摄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在大脑中进行拍摄的构思,进行新闻的拍摄工作。电视新闻记者的下标记意识,将直接的影响到电视新闻的节目效果。利用无剪辑拍摄手法,需要在拍摄中,融入“蒙太奇”的编辑意识,常用的两种“蒙太奇”编辑意识有,表现性蒙太奇和叙事性蒙太奇。
  (一)表现性蒙太奇
  表现性蒙太奇是指对新闻事件进行情绪的渲染,突出新闻事件的内涵,因此,在新闻拍摄中,可能会忽略新闻事件的时间以及新闻事件的连续性,更加考虑的是突出画面质检的联系。表现性蒙太奇拍摄意识,可以将摄像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在进行无剪辑的拍摄时,通常采用对照、叠加、冲突等,依靠镜头的有效组合来进行内容拍摄。
  (二)叙事性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拍摄意识是指按照因果关系、事件顺序或者逻辑关系进行拍摄镜头的切换,保证新闻事件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实现对新闻的完整叙事。在新闻拍摄中,叙事蒙太奇是较为常见的拍摄方式。叙事蒙太奇的编辑方式可以分为前进式叙事、后退式叙事、组合式叙事。
  1.前进式叙事
  前进式叙事在进行拍摄时,比较注意对受众注意力的引导,采用由大到小的拍摄手法,可以实现对受众视觉的引导,从整体引导到细节,在拍摄的细节部门展现出新闻的重点内容,受众可以有层次的了解到新闻事件的全过程,例如,在进行记录性质的新闻拍摄时,可以按照事件的顺序进行拍摄,比如,农村节日庆典活动的新闻报道。
  2.后退式叙事
  相较于前进式叙事手法,后退式叙事手法,可以给受众更强的视觉刺激,有着明显的悬念感,可以在新闻播报的一开始就可以抓住观众的好奇心。例如,在对领导视察贫困村的新闻报道中,可以先对贫困的整体面貌拍摄,房屋、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等,对农民进行特写,然后在拍摄领导干部对贫困村民的慰问,可以让人们全面的了解贫困地区的情况。
  3.组合式叙事
  组合式叙事方式是指将多个片段进行组合,形成完整的新闻事件,这种叙事方式,对于拍摄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在拍摄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镜头选择,在拍摄结束后,需要后期予以简单的处理。这种叙事方式,无剪辑拍摄难度较大,应用不是很广泛。
  三、民生新闻无剪辑拍摄镜头
  (一)长镜头
  长镜头是民生新闻无剪辑拍摄中常用的拍摄手法,长镜头可以保证民生新闻拍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可以将民生新闻的真实现场展示出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渲染力,属于无剪辑拍摄中的最高境界,充分展示出摄像师自身的编辑意识。
  (二)组合镜头
  组合镜头的使用可以反映出拍摄记者的基础能力,属于无剪辑拍摄中的基础拍摄手法,例如,在进行民生新闻的拍摄中,工作人员需要拟定出拍摄的内容,制定拍摄大纲,然后根据民生采访现场,按照拍摄拟定的主题进行画面的拍摄,组合镜头作为基础的拍摄手法,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三)核心镜头
  核心镜头是无剪辑拍摄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民生新闻报道更加的突出重点内容,所以,在进行民生新闻的报道中,摄像师必须对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提前构思,在新闻拍摄中,进行重点内容的核心镜头拍摄,在保证民生新闻全面,同时突出新闻的重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民生新闻拍摄中,无剪辑拍摄手法,可以减少后期新闻编辑的工作量,提升新闻的时效,因此,摄影师在进行民生新闻拍摄时,需要对新闻的主题有所了解,提前在大脑中进行拍摄的构思,包括叙事手法和拍摄镜头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无剪辑拍摄的质量,充分发挥出无剪辑拍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成良,何君蓉.试论电视新闻中无剪辑拍摄手法的运用[J].新闻传播,2014(18):24-24.
  [2]杨大兰.无剪辑拍摄手法在民生新闻中的运用[J].东南传播,2007(3):34-35.
  (作者单位:忻州市广播电视台)
其他文献
“百姓富生态美,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的标准。  近年来,吉林省提出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让生态产业提升吉林生态文明的绿色“效益”。将“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如何既立足生态保护,又推进经济发展,努力实现生态经济双赢已成为当前党和国家、政府所关注的课题。  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
期刊
摘 要: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工程机械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要想提高行业竞争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工业机械的科技技术含量。也正是因为如此,机电一体化应运而生,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提出和发展代表着工程机械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代表着工业机械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是未来机械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标。通过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工程机械的性能和运行效率,因而备受业界关注和青睐,可以说,机电一体化在工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古代有一种“穹然高起,如伞如盖”的装饰常常出现在宫殿、坛庙、寺庙建筑室内正中的宝座或神佛等上方的天花板上,这就是藻井。本文通过对藻井图案的缘起及各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历史继承性和创新性的角度出发,探索藻井图案的再创作方法,将其应用到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  关键词:藻井;创新;应用  一、藻井图案概述  1 藻井图案的诞生  藻井者,交木为井,饰以藻纹,位于中国传统木构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室内灯光设计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室内灯光能够给餐饮空间环境营造很好的氛围,能够满足顾客对温馨舒适就餐环境的要求。在中餐厅中,灯光是影响顾客用餐享受的重要因素,因此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本文分析现今灯光设计应用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灯光在中餐厅应用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灯光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及其重要
期刊
一、徐元庆复仇案的始末  “时有同州下邽人,父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后师韫为御史,元庆变姓名于驿家佣人力,候师韫,手刃杀之,白囚诣官。议者以元庆孝烈,欲舍其罪,后欲赦死。”县尉赵师韫杀了徐元庆的父亲,在赵师韫升任御史后,徐元庆则更换姓名藏于驿馆之中,等待时机,最终得以手刃仇人,并向官府自首。徐元庆犯的是杀人罪,这在当时应处以死刑。但考虑到徐元庆的杀人动机是为父报仇,就存在另一种看法了。“父之仇,弗与共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群众文艺创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参与的群众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作品形式也愈发多样,然而在群众文艺创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给组织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群众文艺创作的效果也不是十分的理想。本文将对我国群众文艺创作的现状加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组织工作的有效措施,以期充分激发群众文艺创作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创作水平,从而为群眾文艺创作的长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群众;文艺
期刊
摘 要:北宋是中国美术发展的光辉时代,随着图画翰林院的发展北宋的绘画达到顶峰,在山水、花鸟、人物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成就。继五代、徐熙、黄筌之后两宋花鸟画有着重要的发展和建树皇。室的这种赞助形式对于绘画的影响极大。花鸟画是中国三大绘画之一,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宋代花鸟画以宫廷绘画为主脉,才有了高贵的院体风格,题材不仅广泛还有着生活气息,宋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画家继承隋唐五代的风气,使得世俗的美术脱离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象征,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当地文化建设水平,它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人们前去探究文学作品,深层次地提高群众文化教育水平。在二十一世纪下,博物馆应该积极利用各种各样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化传播,进一步扩大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塑造良好的文化品牌形象,积极承担博物馆传播文化元素的责任,促进社会文化进步。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博物馆文化元素的内涵,然后根据博物馆建设现状以及主要存
期刊
摘 要:一部高质量的电视专题片需要经过不同环节的制作与配合,而当中的拍摄环节则属于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只有运用正确的技巧,才能够全面保证拍摄的质量与内容的完善性,以便于后期的制作工作,从而将更好的作品展现给广大观众。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拍摄技巧;分析  引言  一部成功的电视专题片作品与其画面效果及后期制作工作有着密切的關联,而怎样进一步提高镜头的拍摄效果,以及需要掌握哪些拍摄技巧则是一个值得思
期刊
摘 要:《活着》作为余华创作前后期的变调之作,无论内容、笔调,较余华之前作品都更显悲悯与温情。这与余华将自身所浸透的中国传统文化恰如其分的运用到作品之中是分不开的。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余华作品《活着》,主要呈现为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心态与农民形象;以血缘为主导,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制特征。  关键词:活着;中国传统文化;农业与农民;家国同构  《活着》作为先锋作家余华创作前后期的变调之作,通过叙述福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