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bankc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速度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前往城市务工,使得农村人口数量锐减,适龄学生的数量自然也在减少,使得农村学校班级内学生数量减少。文中以农村小规模学校数学教学为切入点,分析课堂教学中渗透信息化技术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学校;数学教学;信息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3-0003-02
  农村小规模学校最显著特点,就是班级少、学生数量少,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教师要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全身心的学习。
  1.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分析
  (1)教学特点
  学校教职人员数量是依据学生总数而定,大多数农村小学现实是班级多学生数量少,课时较多,而现实情况就是每位老师的课时量增加,教学任务量加重,一位教师平均负责好几科的教学工作。教师教的科目多,自然会课时数增加,教师精力不够就会疲于应付,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小班制教学背景下学生数量减少,使得可以交流对象减少,交际面变得狭窄,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数量少,则意味着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无法形成学习竞争氛围。此外,交流减少不利于落实素质教育;“小班制”背景下学生数量减少,教师可以更好的关注每一位学生,这意味着班级管理力度增加。但农村地区大多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心智不成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偏偏喜欢和教师作对,使得班级管理陷入到尴尬境地,不利于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2)小班制教学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大量农村地区人口带着子女流向城市,使得各地农村地区生源萎缩,尤其是偏远山区,生源减少尤为凸出,甚至部分班级人数达不到10人,在这种形势下研究“小班化教学”已成为现实课题。
  小班化教学优势与特点大于传统大班额教学。“小班化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相应减少班级内部的学生人数,缩减班级容量,使得传统大班额变成小班化,更能体现出“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也能凸显教师的作用,实现“双主体”教学活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学来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素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培养学生个性与特长,使得小学生逐步形成健康人格。
  2.农村小规模学校数学教学信息化应用分析
  (1)丰富教学内容,分享优质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教学,课本只是基础,仅是教师教学的立足点。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所有内容都按照课本讲述,要有自己的观点和创新。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适当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借助网络搜集一些先进的教学资源,融入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应用,对自己的讲义进行丰富,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收集一些专家名师讲课的教学资料,同时在自己讲课过程中将这些优秀教学资源融入进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拓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
  教育资源数量很多但并不是都适用,也不是所有知识点都能找到相应资源。更何况农村小学本身资源有限。依据这种情况,农村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如,构建学校教学资源库,存储所需的资源分类,方便教师筛选利用;鼓励教师下载相关教学资源;与兄弟学校之间相互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购买相关教学资源;各级各类部门技术人员要为学校开发教学资源,方便教师选择使用。
  (2)挖掘现有资源,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在农村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有条件,已经配备了多媒体设施的学校,教师在数学教学时,应尽可能多的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以此唤醒数学课堂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激情。实际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相比于传统听讲式课堂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更多优势。而对一些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借助电子白板,比较而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用性更强,也更符合数学教学需求,能帮助教师及时观察学生上课表现,并获取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能力,帮助教学效果稳步提升。
  同时为了普及应用信息技术,学校可以提供相应的支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农村地区与发达城市相比,本身教育资源有限,需要学校建立区域性资源库,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及时更新、维护资源库;提供必要的多媒体设备,依据不同学生制定相应的软件与多媒体课件;数学教师要更好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校依据实际情况搜集教材、专题资料包等,降低教师选择与整合资源所需的时间,促进劳动效率的提升。传统教学资源主要为教材与其他教辅材料,单纯依靠教材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就需要教师持续开发与设计教材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低不同,体现为青年教师有着较高信息技术水品,但他们缺乏足够教学经验,教学经验丰富的年长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限,阻碍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针对此,学校可以采取互相帮扶、优势互补等方式促使年长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合作,制作出符合农村教育特色得教育教学资源。
  (3)发挥多媒体作用
  数学课程具有极强的逻辑性与思维性,也是启蒙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课程,直接影响到学生后期数学学习。应用题作为综合题型,多数学生审题时不仔细遗漏已知条件,造成解题错误等。因为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是来源于我们日常生活的,而且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延续我们的生活,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数学知识的存在,所以教师如果想要给小学生们渗透数学思想,就要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条件,让学生们在这其中体会到数学思想的存在。教师不应该只让数学理论存在于教材中,要让它有机会在生活中体现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将数学思想有效的运用,全面推进数学教学的发展。
  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数学就是在小学时期,在这之前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较少,也没有接触过此类的知识,教师针对这一问题,要将问题情境设置的较为简单,比较贴近于生活,这样能够让他们更加快速清晰地理解数学知识。所涉及的数学知识都要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会经常使用到的自己接触的较多的,使学生能够充分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教师要运用生活化的相关数学案例来对知识进行铺垫,从而带领小学生们更好的去掌握和吸收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形面积的这一知识点时,学生不能够理解三角形的构造,这就导致了他们无法正确的去理解和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而且可能会出现抗拒的心理。在这时,教师就应充分的引入一些三角形状的例子来帮助学生认识并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式,借助多媒体展现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现象,使得学生对于三角形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红领巾来进行教学,红领巾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他们也很熟悉,这就是一个三角形的构造,教师就可以利用红领巾作为切入口,进而让他们快速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3.结语
  总之,农村小规模学校背景下数学教学应用信息化技术,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打破常规教学模式的限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切实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芳东.浅析信息化條件下农村小学数学教育学习方式的变革[J].学周刊,2019(11):138
  [2]彭波.信息技术与农村数学教学整合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5):199
  [3]乔志军.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9):14-16
其他文献
摘要:唐诗、宋词等古诗词对于整个华夏民族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以其独特的形式记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文明的历程,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另一部文化“史记”,本文从高中生学习古诗词的重大意义出发,基于现状,认为古诗词有必要成为学生文化自信的源泉,学生也应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有力载体。  关键词:古诗词;学习意义;现状;对策选择  【中圖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
摘要:针对于小学生这一群体而言,其具有着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重等特点,通过德育教育的开展,虽然能对其的思想价值、行为个性起到引导作用,但假如一味的说教,却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德育教育的实际实施时,结合小学生现阶段的特点,教师也应该借助激励策略,使得学生的参与兴趣更加浓郁,使得德育教育的实施效果得到提升。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激励策略的实施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
提出了一种以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为核心的盲分离算法,给出了用盲信号分离技术来分离心电信号的方案,并对模拟信号进行了分离。实验是有效的且鲁棒
用密度泛函B3LYP/6—311++G(3df,3pd)//6—311G(2d,p)法研究了CrO2+(2A1/^4A″)+C2H4生成P1[Cr(OCH2)^+(^2A″/^4A″)+CH2O]和P2[CrO^+(^2∑g/^4∑g)+C2H2O]的气相反应,重点对影响反应机理和反应速率的
摘要:智障儿童学习数学缺乏兴趣、接受知识比较困难,但他们喜欢扑克牌游戏。培智数学课堂中有效运用扑克牌,让智障儿童在观察迁移中学会知识;组建扑克牌游戏兴趣小组,让智障儿童在交往合作中习得知识;家庭辅导时有意运用扑克牌,让智障儿童在亲子互动中学习知识。在智障儿童数学学习中灵活运用扑克牌游戏,可以很好的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智障儿童;扑克牌游戏;数学学习  【中
摘要:在学生做题过程中,难免不会出现错误,而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是进行简单的纠错,要善于利用“错误资源”,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追根溯源,找出问题所在,从而引导学生探知正确答案,并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错题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错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186-01 
文章在解决流行病的若干问题时应用了吸收马尔柯夫链数学模型,并对城市中人口寿命、人口结构状况及死亡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给出了分析的理论依据和使用方法。
变形数据分析与预报是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的重要内容。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特性,研究了应用AR模型对建筑物沉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预报的方法步骤,并通过实例计算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报精度。
传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由于资源储量有限,日益成为阻碍各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源,在未来的10多年中将得
摘 要:物理属于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由于高中物理学习难度较大,难点较多,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理解记忆困难。思维导图也称之为心智导图,是有效表达发散思维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重视图文关系,能够突出各级知识点间的关联性,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应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物理学习,帮助学生构建学习模式,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思考与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研讨,如何应用思维导